聯合緊急救援訓練

長老教會、世界展望會、救助協會討論合作方式 &nbsp建立救災資源平台 &nbsp因應未來更嚴峻的災難挑戰

【李信仁屏東報導】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委員會、世界展望會、基督教救助協會3機構聯合緊急救援訓練營,5月17至18日在屏東舉行,實際了解災難中訊息傳達和動員的問題,3機構討論合作具體做法,建立資源平台,發揮基督徒參與緊急救援最大功效。

今年籌備時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幹事黃哲彥牧師提出,既然是緊急救援訓練,應到災區實地體驗、了解,預定到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部落的「獵人學校」學習野外求生技能。

不過,17日上午大雨不斷,有可能封山,加上山路蜿蜒以及88水災後仍有路段坍方,臨時借用水門社區活動中心做訓練場地,3機構將近100位與會人員,提前震撼教育。

黃哲彥說,從交通聯繫就能體會急難發生時不同機構訊息傳達、事工合作常遇到困難,以本次訓練來說,德文教會牧師李耀光(&rsquoaravas)在大雨中能順利開車上山來回部落,可見交通暢通,但團隊行動只要有人傳達訊息,整個團隊就要配合,大雨對交通影響有限,可是車隊傳出掉頭下山指令,團隊聽令行事,不論下達的指令是否妥善,都會影響團隊任務執行,特別是急難發生時。

這場訓練會以88水災遭遇的情況,模擬各個單位應變策略,依照過去救援經驗,分成:1.災難孤立地區,例如高雄那瑪夏;2.沿海災區,例如屏東林邊、佳冬;3.災民安置中心,例如佛光山;4.災後永久屋,例如長治百合園區、禮納里部落(瑪家農場);5.總會事工;6.志工動員等6大組,依照88水災情況,檢視各機構救援工作,修正當時缺失,提出更完善的救援計畫。

多位曾經參與88水災救援的與會者指出,水災第1週各單位救援應變、物資和人員管理顯得凌亂,過了2週才有具體的流程,工作才能順暢,而且長老教會、展望會、救助協會3機構各自行事,很多資源與工作重複,造成浪費,如果能建立統整機制,讓事工、人員、物資在災難發生最短時間內就緒,就能讓更多需要救援的人得到即時幫助。

救助協會北區主任柴中鳳說,以88水災時的那瑪夏救援為例,3機構有各自的特點,長老教會遍佈全國各地,成為受災地資源和聯絡中心,教會也能安撫人心;展望會的物資調動迅速,組織裡的專業人員最多;救助協會器材完備,有許多人能更夠操作救助機具,透過訓練使3機構各司其職,發揮所長,同時建立密切聯繫,使救援更具效率。

另外,與會者提到急難時遇到慈濟志工,災民暫住佛光山等寺廟,廟方有素食等生活規定,究竟在急難中要如何面對不同宗教?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常委李孝忠牧師回應,急難救援要回到基督教信仰核心思考,就是學習耶穌,用信仰整合連結,但基督教與其他宗教在救災上沒有衝突,佛教中也有「人間佛教」進入社會服務,要用更開闊的心態面對,如果住在寺廟,配合生活作息「有時吃素也不錯」,這也是信仰學習與反省。

經過3機構聯合急難救援訓練,展望會牧師Tabas期許各機構持續交流聯繫,88水災使得各機構體認合作的重要,透過合辦訓練3機構建立更緊密關係,倚靠上帝帶領共同面對日後更嚴峻的災難挑戰。

&nbsp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