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文化展演 記念民主反獨裁

德國結束分裂30週年 免費舉辦200場藝術活動邀民眾參與 聚焦討論東德各邦演變

▲布蘭登堡門前的藝術裝置是由教會贊助支持。(圖片來源/EKBO)

【曾菀妤編譯】震驚世界的柏林圍牆倒塌,迄今已經30年,這道分割東西歐鐵幕的冷戰建築,如今被賦予新的意義,成了自由與民主的象徵。為了記念人類歷史上重大意義的事件,柏林規劃了一系列藝術展演,希望提醒人們,過去曾有一群人在街頭上,主張民主、反對獨裁、爭取人權,並取得最終勝利。

藝術展演活動總共規劃了200多場音樂會、讀書會、戲劇和電影表演以及議題討論坊,尤其針對兩德統一以來的演變,以及對東德各邦的影響。露天展覽選在1989、1990年兩德統一前後,發生指標性事件的七個地點:客西馬尼教堂(Gethsemanekirche)、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宮廷廣場(Schloßplatz)、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選帝侯大街 (Kurfürstendamm)、東邊畫廊(East Side Gallery),和位於利希滕貝格(Lichtenberg)的前史塔西總部,民眾可免費參與。包括前民主活動家伊夫琳‧祖普克(Evelyn Zupke)及前客西馬尼教堂牧師伯恩德‧阿巴尼(Bernd Albani)皆受邀出席演講。

負責承辦此次活動的莫里茨‧範‧杜爾門(Moritz van Dülmen)表示,之所以盛大舉行,是為了記念過去曾有一群人在街頭主張民主、爭取人權,並取得最終勝利,「1989年11月9日是德國最幸福的一天,對柏林人來說,這天比聖誕節和新年還重要。」

9日,德國首相梅克爾(Angela Merkel)與東歐諸國政治領袖一同出席柏林圍牆倒塌30週年紀念活動。出身自東德牧師家庭的她表示,沒有一道高牆能夠限制人民自由,沒有一道牆高聳得無法被摧毀,民主人權價值並非不證自明,它們必須一次次地被重振與捍衛。

柏林市長穆勒(Michael Müller)也回朔歷史,稱讚柏林牆倒塌時東德公民的勇氣和決心。「東德人民憑藉他們的勇氣,打破了那些虐待他們長達40年的人為力量。」 「憑藉勇氣,他們推翻了專政。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就,又是多麼幸運。」所有這些人都應得到承認和尊重。

日前梅克爾接受《明鏡週刊》(Der Spiegel)採訪時,也談及她將努力打破東西之間鴻溝並阻止民粹主義崛起。她表示,兩德統一是由東西方共同塑造,也許政治技術和盟友信任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和平革命和圍牆倒塌是全部東西德人民的工作。

此外,天主教歐洲主教團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克羅恰塔日前接受天主教媒體訪問,也表示,柏林牆的倒塌是劃時代的事件,它催生了國家之間的新型對話關係。雖然實體的障礙已經倒塌,許多無形的障礙卻依然存在,像是經濟和社會差異的墻以及對外國人和移民冷漠的牆。(資料來源:EKBO)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