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聖靈如風,在瘟疫中運行

在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之際, 聖靈仍然運行著, 讓我們一方面體驗瘟疫噩夢, 也一方面感受到那在瘟疫蔓延時滋長的愛……

(相片提供/Freepik)

 美善終究會戰勝醜惡 

文圖◎鍾淑惠(PCT派駐德國宣教師)

因封城禁令,曼城的公園變得冷清。

自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爆發,陸續蔓延全球以來,我們所帶領、住在德國和英國的台灣團契契友,個個高度警戒,與歐洲當地人普遍以流行性感冒視之成了極大反差。疫情在德國和英國流行初期,英政府以全面染疫得抗體為策略,令我們備感擔憂。後來,疫情大爆發,政府採取鎖國封城、保持社交距離政策,不僅造成生活不便,也讓人鬱悶、備感壓力。但我們知道不管局勢如何,政府防疫政策成效如何,最重要的是,我們倚靠上帝,謙卑讓耶穌醫治,並有聖靈運行引導我們彼此連結,讓我們憑著信心、愛心與盼望,繼續每一天的生活。

◆待在家,就是拯救生命

德國與英國是歐洲兩大強國,卻因政令不同反映出兩國疫情之落差。德國疫情已顯著趨緩,英國仍處於高峰。身處歐洲的我們,不免跟著疫情高低而心情起伏。德國近期宣布5月4日將陸續解除封城禁令,並下達4月27日起全國人民外出須戴口罩之命令。然而,英國面對居高不降的確診和死亡人數,媒體依然大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指示,僅第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與病患需要戴口罩。

在封城鎖國之後,我們的生活「待在家就是拯救生命」,成為支持抗疫的小行動。除了購買民生日用品和藥物,每天僅可以遛狗、運動大約半小時到一小時。餐飲業都關門了,超商製訂採購規則,一個家庭一個人進去採購,一種產品至多可買三個,保持1.5至2公尺的社交距離……。各種運動賽事、音樂會都停止了,所有展覽、嘉年華大小盛事也延期或取消,文化中心、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全都大門深鎖。不僅生活沒有了娛樂,學校和公司關門,除了維持城市運作必要的工作人員,如第一線的醫療工作人員、公車司機、郵差、超市工作人員、警察等,其餘的人都得在家學習、工作。

◆線上聚會,突破限制傳主愛

今年3月初,剛成立的「柏林台灣小組」展開線上團契聚會,並透過臉書關心所有加入社群的人。其中,有不少人是因為看到「台灣」二字而加入,聯繫後才知道我們是基督徒社群。即便如此,這些台灣朋友仍持續參與我們每週線上聚會,想更多認識基督信仰。4月開始,我們加入主題式查經,由基督徒契友帶領討論並分享詩歌,在感恩代禱中結束。

另一方面,負責英國曼徹斯特華語團契的平信徒傳道也開設線上團契,固定時間與大家分享詩歌、經文、代禱。透過線上聚會,不僅繼續凝聚曼城的契友,甚至也打破距離限制,畢業離開曼城的舊契友從世界不同角落也一起參加。而英國教會也都改採線上禮拜,原本平均只有個位數的禮拜人數,近來竟屢創新高。從上述例子,我們看到在某方面的自由被限制之時,透過科技,上帝將人的距離拉近了。

雖然我們不能去教會禮拜、聚會,但我們就是教會。縱使我們無法面對面握手、寒暄、拍肩、擁抱,卻可透過網路傳遞友誼、親情和關愛。即便我們在地球不同的角落,卻可以空中相會,線上分享、相互代禱,彼此支撐生命旅程的每一個步伐。

許多家庭和商店在門口張貼彩虹圖樣,除了代表希望,更藉此支持醫療工作人員。

◆危難中,愛與創意更加倍

英國彩虹徽章倡議起源於愛薇莉納倫敦兒童醫院(Evelina London children’s hospital),希望通過宣傳包容的資訊產生積極的影響。由於英國每五個性少數社群(LGBTQ)的人當中,就有一人在尋求一般醫療服務時,沒有向任何醫護人員透露自己的性取向;每七個LGBTQ中就有一人因為害怕被歧視,而逃避治療。為此,英國醫療團隊工作人員自2018年起,希望藉著佩戴彩虹徽章以提升人們對這些問題的關注。而在此次嚴峻疫情下,我們看到許多家庭或商店在門口張貼彩虹圖樣,不但代表希望,更期待藉此支持醫療工作人員。其實只要細心觀察,即使在這艱難時刻,像這樣一幅幅美麗的畫面,都會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的周遭。

曼城一位台商和愛丁堡匿名友人在3月封城之初,即寄送一批口罩援助英國前線醫療和警消工作人員,以及台灣住英僑民。此外,許多人也開始縫製口罩套分送大家。學校老師向家長們募集材料,以製作防護裝備給缺乏醫療物資的前線醫護人員,音樂家錄製樂曲為第一線醫護工作人員加油打氣並安慰鼓勵受創的人。台僑們更開設線上自救社團,除了讓亟需協助的人可藉此詢問醫療民生問題之外,各行各業也分享生活創意新點子。為了在家學習、工作、生活,彼此分享好用的連結,相互鼓勵加油打氣,有人因此激發了廚藝,找到了新嗜好。危難臨到時,互助就加倍;生活被局限時,創意就無限。

在上主創造的美麗世界,全球經歷新冠病毒的浩劫,祂憐憫體恤我們;在病痛失去中,我們居家隔離線上記念主耶穌的受難,仍然歡慶祂的復活,經歷祂大能的醫治與平安的包圍;不實流言四散,恐怖謠言亂竄,假消息欺騙和負面評論如洶湧大浪圍繞之際,主聖靈運行,引導我們堅定事實,見證虛假不攻自破,美善終究會戰勝醜惡。只要當我們多一句讚美、增一行鼓舞、加一篇正向思考、再一頁積極主動,一定會讓生活充滿熱情與能量。

在歐洲的我們,已隔空攜手經過封城在家的一個多月,相信我們能繼續從主上帝得著力量,從主耶穌得著平安,從聖靈得著安慰與智慧,同心度過這次疫情,勇敢面對疫情後所改變的新/心生活。

 在封城中迎接春日 

文圖◎宋訡瑄(英國愛丁堡大學神學生)

封城令下,愛丁堡台灣團契改採線上聚會。

坐在安靜的書桌前,截至4月26日,是英國封城第34天。英國對疫情反應與緊張程度,相較於亞洲國家或其他受影響甚鉅的歐陸國家稍嫌緩慢。今年1月底,愛丁堡台灣團契一起吃團圓飯時,甚至直到3月初,我們都是遙遙隔著網路新聞關心著在亞洲和義大利、德國的消息。突然間,英國情勢急轉之下,3月正式宣布封城前兩週,各地開始出現搶購潮,架上的衛生用品和食品全被搶購一空。猶記得當時與一位國際學生在咖啡廳聊著疫情與搶購潮,希望不會太嚴重,我們打趣地說,就算沒東西吃,還是可以去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等跨國速食連鎖店,相信這些店不管怎麼樣一定都會開著。

3月下旬開始,每天陸續收到不同單位發出的消息,先是學校停止實體授課、各系分館圖書館關閉、學校圖書館總館由24小時開放改為部分時間開放、學校建築物緊急關閉、博物館關閉、咖啡廳只可外帶……。直到3月23日英國政府正式宣布封城,在不知前方的日子會怎麼樣的情況下,我們共同迎向了這始料未及的一日──咖啡廳、餐廳、所有非必要消費場所、公共觀光場所都關閉、公車減班,一切店面都張貼「疫情關閉,等候進一步通知」公告,只剩超市還開著。

接著,新聞播報著邊界關閉、航班取消,接連傳出一些因為身體不適頻頻向國民保健署(NHS,英國以下四大公營醫療系統的統稱)求診失敗的例子,加上焦慮的家人與朋友的關切,不少滯留海外的學生和工作者在英國封城之初面臨難以言喻的焦躁,因為我們也不知道疫情究竟會持續多久,一切都是未知數。

在封城的情況下,愛丁堡台灣人團契也不得不面臨聚會型態改變。一方面,我們關注到網路通訊軟體的資安問題,於是大家開始研究市面上數款軟體操作介面、使用人數上限。記得第一次線上團契,突然發現線上會議限定10個使用者加入,於是我們隨機應變讓住同寢室和住附近的契友整併為一個使用者,讓其他人也能加入。這些努力與嘗試,是我們做為一個信仰群體不斷互相理解、溝通的共同經歷,也是我們堅守原則而做出選擇,回應當前社會的議題。

仍在封城中的此刻,春日來臨,白晝時間越來越長,近日到了晚間9點半,天還是微微亮著,大家彷彿漸漸習慣了封城的步調,習慣了在超市購買食物要排隊並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習慣了瘋狂洗手,也看見越來越多西洋臉孔習慣戴著口罩,只是間歇的失去了時間感、失去生活感。我們常常關心台灣防疫的消息,看著台灣人還能過著如常的生活、擁有迅速可得的專業醫療協助,感覺到身為台灣人的幸福,而因為許多不同顧慮而決定留在愛丁堡的我們,透過網路連結彼此,偶爾彼此分享做了什麼菜、做了什麼運動、看了什麼影集、關心彼此的近況。

腳踏車店營業了,在地上以粉筆畫出適當社交距離的圈圈。

在封城失去時間感的日子,我們靜靜迎接棕樹主日、受難日,再靜靜迎接主的復活。沒有了教會這實體建築、沒辦法參加實體禮拜,也許赤裸地只剩下自己與信仰,不斷探問所信的是什麼、所禱告的是什麼、如何回應整個動盪的世界,以及許許多多科技、政治、經濟、生態、醫療、心靈、正義、和平等問題。耶穌基督在封城隔離中死去,在人們失去時間感中復活,然而聖靈來了,三一上帝的醫治、並與整體受造世界和好的計畫將會繼續。為此,我們是否願意從過去可能是盲目、偏狹、自戀自憐、自利的信仰認識中醒來,不再麻痺的認為上帝的治理如此狹隘,不再自以為是為上帝切分祂可以管理的區域?

封城與隔離總有一天會結束,但願我們不要健忘,在歷史洪流中有過這樣一段時間,謊言、死亡、利益交纏跨越國界,在這段時間有許多人無辜受苦、死去……。但願我們記得這段日子,復活的主呼喚我們,要繼續追求祂的慈愛、公義、和平,從我們生活的每個微小選擇、各種面向議題的投入,不斷追求祂的旨意實現在地上,如同在天上。

 絕望中的人性光輝 

◎曾如芳(領養機構工作者、文字生產者)

社區媽媽團體以行動關懷社區朋友

美國面對武漢肺炎疫情,就像大家在新聞裡看到的那樣,從本來十位數、百位數,幾個禮拜後超倍數成長。

從2月以來,美國政府對疫情的低估,導致3月中幾乎所有的州都開始下達「居家避疫令」,也就是除非你是醫療人員、銀行或金融相關、農牧業和超市等,其他行業都必須要轉成遠距上班。可想而知,學校開啟遠距教學、所有的餐廳都關門大吉,任何你能想到跟「育樂」相關的行業,包括旅遊、各種娛樂業、美容、健身,全部都受到影響。

很多人因此失去了收入,新聞報導說,大概有十分之一的人失業了,很難想像這是人們眼中富庶的美國。2月,美國還在慶祝失業率新低的榮景,到了3、4月,經濟立刻跟股市一起掉入無盡的深淵中。一個地方連鎖餐廳的大老闆告訴我,他大部分的員工都不能上班了,他不知道該怎麼辦。我之前的室友是餐廳的服務生,我不敢問他現在如何謀生。一個朋友的先生是機場的運將,已經完全沒有收入,她成年的孩子裡,有一個是牙醫助理,很早就被請回家,留職停薪。

在這麼多負面的消息當中,我們該如何應對?我卻意外在這場災難中看見亮光──社區的居民,竟然一起捲袖開始幫助有需要的朋友,而且幾乎成了全民運動。

美國的租金高昂,吃的費用也不便宜,一旦沒有收入,不僅會被房東趕出門,而且將是真正的斷炊。這裡附近的家長自己發動了送餐服務,幾位媽媽煮上熱食,給一些家庭送餐。我們參加的一間猶太人基督徒會堂,總是接受附近商家快過期的食物,然後讓曾經參與聚會的人領取。現在食物的存量,竟然比以往都多。原本我有些不好意思,看到這些堆積如山的蔬果都快放爛了,我們不僅能拿自己所需的,還能幫其他有困難的家庭多拿一些。

人們擔心飢餓的人吃不飽,但現在反而是一個食物比平常都還多的時刻。讓我想到五餅二魚的故事,以前我聽盧俊義牧師講這段故事時,他說這的確是個神蹟,不過這個神蹟是因為每個人都慷慨地分了食物出來給其他人吃,才能讓大家都吃飽並還有剩餘。

我們現在正經歷這種神蹟。之前的室友、來自委內瑞拉的美女醫生婕妮,三不五時就要我們去拿點蔬菜水果,因為總有人送她們食物,估計也是豐盛有餘的結果。隔壁鄰居要訂外送肉類蔬果,總是特別問我們需要什麼,我們從來都買不到的衛生紙,就靠他們供應。

某天早上,附近朋友放了一袋甜點在門口,按了電鈴之後,她在我一開門的剎那,就遠遠地跳開了──因為要保持社交距離……。我們來美國十幾年,第一次看到她戴口罩。看著戴口罩的她,倒退著揮手向我們道別致意,真是一個既詭異又感動的時刻。那袋巧克力布朗尼,是我近來吃過最可口的甜點。

突然之間,我們都像初代教會一樣,凡物公用,過著以物易物的農業社會生活。但實際上,雖無法相見,只能在網路和電話中相會,但關心卻是比之前還甚。

我們一方面體驗瘟疫噩夢,也一方面感受到那在瘟疫蔓延時滋長的愛。現在不是考驗適者生存的時候,而是不論適或不適,我們都該同舟共濟一起活下去。當我們分享出多餘的那點食物,不僅能讓五千人都吃飽,還能讓五千人堅強地活下去。

讓人見證五餅二魚的神蹟。(相片提供/Medium Rare Care)
讓人見證五餅二魚的神蹟。(相片提供/Medium Rare Care)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