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靈與體 如何化干戈為玉帛──台神身體神學與整全信仰教牧研習會

台神各領域師資發揮所長 領眾人打破陳見 重新認識上帝啟示

座談會照片。(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專題報導】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在5月11~13日舉辦雙連講座「身體神學與整全信仰」教牧研習會,盼從新舊約聖經、系統神學、歷史、實踐、靈性諮商各層面,來探討身體、靈性與信仰之間的相互連結,期望在台灣現今的處境省思如何落實整全宣教與牧養。

三天兩夜的教牧研習會,集結台神的菁英教授群擔任各場次主講人,針對身體與全人的關係,從身體經驗幫助人認識上帝和啟示的奧祕,並探討身體與上帝、群體、禱告、福音的深切關係,盼望教會在了解身體後找出適切的全人關顧方法,藉由基督信仰能對身心靈有正面積極的治癒與影響。

台神校長蔡慈倫表示,這是台神首度嘗試擬定特定主題,讓台神老師就各自專業領域發表相關論文,並在教牧研習會發表,未來也不排除集結成書,讓大家的學術研究成為台神與眾教會的重要資產。

神學方面,系統神學教授林鴻信從多位神學家探討,如何面對身體與靈魂之間的張力,學習平衡的藝術,也以尼撒的貴格利的智慧期勉大家成長、終身學習。

教會歷史學教授鄭仰恩也從1960年末期,德國神學家梅茲(J. B. Metz)、于爾根‧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杜樂蒂‧左勒(Dorothee Sölle)為代表的政治神學(Political theology),談到20世紀上半葉在北美洲盛行的過程神學(Process theology),以及拉丁美洲為主體的解放神學,到當代的婦女神學等,都是當代身體神學崛起的幾個重要時程。

舊約助理教授曾宗盛、賴弘專、徐萬麟等人,分別談上帝形像與上帝身體、以賽亞書中的母親隱喻與上帝形像談生產與養育的上帝,以及從哀歌類型看詩人使用身體語言的禱告初探詩篇中的身體形象。新約教授孫寶玲則從羅馬書中的軀體語言的社會意義談身體與肉體;新約助理教授吳孟翰從哥林多前書9章看傳福音,談身體紀律與主題塑造。

在實務方面,宗教與社會助理教授邱凱莉以身體做為啟示為主題,探討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身體神學及其影響;宗教、宣教學副教授蔡約拿(Jonathan Seitz)更直接從「肌肉」基督教到「有毒的」陽剛談身體神學與男性問題;台神靈性諮商教授錢玉芬則是從《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一書,從創傷研究來反思牧養與福音。

蔡慈倫從實踐神學的角度,以身體與禮拜的關係,提醒大家應該把禮拜作為一種牧養關顧,她借用詹姆斯‧懷特(James F. White)提出的方法論,透過歷史、神學、教牧三個標準判斷什麼是好的基督教禮拜。她直言,禮拜重視身體在敬拜中的參與,認為現今教會傳道人須正視禮拜具有牧養關顧的功能,也再三提醒禮拜的禮儀與象徵「醫治的禮儀」的重要性。

除了神學與如何實踐的論述,這場教牧研習會也邀請七星中會雙連教會牧師蔡政道、台北中會永光教會牧師潘純冕、馬偕紀念醫院院牧部主任鄭頌苑、Bunun Ciubu(中布)中會Tumpu(東埔)教會Supinaz Naqaisulan(蘇畢娜‧那凱蘇蘭)牧師擔任與談人,在林鴻信主持下進行「身體神學在信仰和牧養上的實踐」座談會。


台神師資,左上起為蔡慈倫、鄭仰恩、鄭頌苑、賴弘專、錢玉芬、Supinaz Naqaisulan(蘇畢娜);左下起為蔡約拿、蔡政道、潘純冕、曾宗盛、徐萬麟、邱凱莉、林鴻信。(照片排序未按照任何規律。)

均衡整全再思考  重新看待靈與體

【黃文瑜專題報導】「台灣人已經夠身體了!怎麼還談身體?」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鄭仰恩在專講中舉出台灣詩人李敏勇及蘇格蘭宣教師梅監務(Campbell Naismith Moody)對於台灣文化的影響,並提出自己的社會觀察,發現台灣人從百年前至今深受「身體論」和「現實主義」的影響。但從教會的傳統而論,是比較偏向靈性層面,長期以來邊緣化、否定、壓迫、焚燒非心靈層面的。

實際上,身體與靈性不該只是二元對立,而是要均衡整全的思考。鄭仰恩指出,近半世紀來,身體神學崛起,無論是德國神學家梅茲、莫特曼、左勒,將我們帶入公共世界;北美的神學家也不再視世界的本質為二元論,而是「關係性」的。解放神學、婦女神學則進一步將經驗置於神學建構的核心,使身體也能成為啟示的場域。

鄭仰恩引用伊莉沙白‧莫特曼—溫德爾(Elizabeth Moltmann-Wendel)的論點強調,我們不該認為「我們擁有身體」,而是認知「我們就是身體」。透過身體的經驗,做為自己的認同,避免我們將他人排除在上帝團契的共同體之外。

「其實我們應該回到聖經,也回到主要的神學家來看。」台神系統神學教授林鴻信表示,基督教長期以來被認為重靈性、輕身體的思想主要來自希臘,也就是新約的時代多少受到影響。但主要的神學家都秉持聖經的立場,看身體是神創造的,神既是好的,那祂的創造也是好的。林鴻信引用加爾文的話說:「身體就像美好的被造,反映神的美好。」這也是神學上的主流。

雖然人活在罪惡中,不過活在罪惡中卻非因身體,林鴻信舉出奧古斯丁的觀點:「人活在罪惡中是因為驕傲。」身體就成了驕傲或邪惡抒發的管道,因此我們在身體的需要方面要有節制。然而現代人卻歌頌身體而看輕靈性、靈魂,他提醒,人們若忽略罪惡,身體仍是罪惡的工具,雖經歷神的恩典被更新,但今世的身體仍會過去。林鴻信強調「終末的身體」,信仰對終末的盼望,使人復活是靈魂的甦醒,同時也是得著靈性的身體,才是完整的畫面。


從有肌肉到有毒  探聖經性別意象

【黃文瑜專題報導】「上帝真的有身體嗎?」「上帝是男的還是女的?」許多人經常如此提問。舊約助理教授曾宗盛以舊約經文解釋上帝的身體,他指出,希伯來聖經的上帝有身體,是擬人化形容上帝的身體,像是「上帝是能量」或是「上帝具有像人一樣的身體」。

曾宗盛表示,在舊約經文中,也可以看見上帝身體的三類型:第一類是「上帝以人顯現」,描述上帝的身體透過人類身體,顯示上帝和人建立一種緊密的人神關係;第二類是「超人的身體」像是「整個神殿成為祂的寶座」,或是雅威(Yahweh,舊譯耶和華)對摩西說:「用我的手遮掩你。」這是神祕獨特的顯現。另外是「宇宙、天空的身體」,暗示人類根本無法理解上帝。而上帝顯現於人體的觀念也影響基督教的道成肉身神學。不同的上帝身體模式,使上帝既可以親近,又神秘不可知,更是一位熱情的神,祂接受了人的脆弱,以有意義的方式親近人類。

舊約助理教授賴弘專也舉出以賽亞書中的母親隱喻,指出以賽亞書中以男性隱喻來描述上帝形像的段落為多數,但在40~66章卻出現不少以「母親」形像呈現上帝的段落,像是「臨產呼叫的上帝」「無痛生產的鍚安」「安慰養育的上帝」。賴弘專表示,這兩段經文使用身體性的語言,體現上帝創造新生命的能力,並餵養受壓迫的百姓。如此,透過上帝的母性面容,打破聽眾所持男性化的上帝觀,並屏棄、淡化傳統母親隱喻對女性的負面刻劃,肯定女性的身體。

有趣的是,聖經中上帝的性別隱喻有其功能,但宗教學副教授蔡約拿指出,從歷史上看,大多數基督徒多為女性,因此美國歷史運動曾透過「肌肉的基督教」增加男性氣質來吸引男性對教會的參與;而「有毒的男子氣概」(俗稱大男人),則是從厭惡男人身上的女性氣質探討基督徒健康的男性氣質。

宗教與社會助理教授邱凱莉則從身體做為啟示來探討,當身體與位格是不可疏離或分割,在人際上共融互為他人的關係,上帝與人的聖愛關係,並且更深度的理解人類生命,我們能更寬廣的理解「身體、生命」,就能夠更尊重受造界。


用愛修復關係 切勿忽略苦痛事實

【林宜瑩專題報導】身體神學在信仰與教牧上如何實踐?5月13日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系統神學教授林鴻信主持的「身體神學在信仰和牧養上的實踐」座談會上,校長蔡慈倫認為,現在教會太強調靈性或理性,卻忽略身體受苦的真實需要與覺察,導致人無法在教會主日禮拜中讚嘆上帝的奧祕與敬畏神,因為人所經歷的苦痛,是無法用言語完全安慰,或許可透過必要的禮儀醫治人心創傷。例如,透過愛宴讓人之間關係有好的變化,透過教導促成接納與認同的實踐。

七星中會雙連教會牧師蔡政道則指出,身體與靈性有密切關係,尤其是屬靈操練上跟身體心靈的健康有密切關聯性,無論「進食」還是「禁食」,都可讓人從中體會上帝滿滿供應,或是在飢餓禱告中操練靈性。不過,他也提醒,人的身體會逐漸老化,縱使人類想用藥物、手術、養生或美容來抗老化,但這是上帝讓人必經的宿命,其效果真的很有限。

蔡政道也引用儒家《論語》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鬭;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說明人生每個階段有不同的挑戰與生命功課,期望大家能在肉體衰老走向臨終之前,都可在生命高低起伏中,體驗到上帝給予的恩典。

蔡政道分享道,他曾去加護病房替一位生命垂危的姊妹祈禱,上帝垂聽眾人的祈禱,讓她從鬼門關又被救回來。陪伴與關懷的時間中,他向她說,耶穌讓人從死裡復活,是讓人在尚有氣息時,能明白自己還有永恆生命的盼望。結果,這姊妹比預計多活了半年,在這半年中,她與家人的生命及關係也因基督信仰改變了。

台北中會永光教會牧師潘純冕說,人生命的核心價值,就是成為屬神的兒女,如果沒有認知到這個屬靈的身分,那麼身體不過是一個空的器皿。因此,人如何透過聖經、祈禱、做禮拜、參與服事,讓自己生命與上帝連結,這是基督徒應該要省思與實踐的。

潘純冕坦言,自己出生在基督徒家庭,但成為基督徒的前50年,她並不喜樂與自由。然而,5年前她去加拿大接受內在醫治後,整個生命改變了,回台牧會服事過程中,曾經歷主親口對她說:「牧師在主日禮拜講道是『肉身成道』,平常生活去探訪關懷人就是『道成肉身』。」讓她重新體認到屬神兒女身分的尊貴與重要。另外,她也認為,主內肢體彼此的認罪、悔改、道歉、擁抱,是很好的身體神學的實踐。

馬偕紀念醫院院牧部主任鄭頌苑表示,基督教醫院關懷、醫治的病人多是未信主的,院牧曾為一位罹癌畫家舉辦一場畫展,邀請他的親朋好友前來,藉此改善、恢復關係,讓病患重新感受生命的價值與幸福感。另一位半導體企業家因罹癌住院時,鄭頌苑教導他每晚可為三件事向上帝感恩,隔天這病患跟他說,沒去想都沒感覺,越感謝就越喜樂,他也驚訝於聖經「喜樂乃是良藥」的真理教導,後來受洗成為基督徒。

Bunun Ciubu(中布)中會Tumpu(東埔)教會牧師Supinaz Naqaisulan(蘇畢娜‧那凱蘇蘭)說,在今年母親節時,她從負面兒時經驗角度設計一個主日學講章,教導教會孩童要饒恕父母親,結果一位生活在破碎家庭的孩子回去照做後,沒想到未得到親人的認同,家裡依舊上演了過去一貫的戲碼,讓這孩子氣到差一點離家出走。為此,Supinaz Naqaisulan也自我反省,是否忽略了應讓親子彼此有相互饒恕、擁抱等身體接觸,或忽略原住民部落家庭的環境因素。


 錢玉芬│台灣神學研究學院靈性諮商教授│
     醫治創傷並非如此容易     

【林宜瑩專題報導】「請牧師不要輕易地宣告醫治,或是根本避談,以罪簡化人類一切苦難、痛苦的原因。」靈性諮商教授錢玉芬直言,很多牧者透過大型特會,讓與會者倒的倒、哭的哭,然後就宣告神的醫治臨到。特會結束後,這些人沒被繼續跟進、追蹤,也難怪一位來神學院上課的醫生跟她說,他懷疑那些牧者在大型特會、靈醫佈道會中安排一些暗樁、製造效果,因為他每次看到相同一群人追著這些特會跑攤。

錢玉芬以耶利米書6章14節、8章11節:「他們輕輕忽忽地醫治我百姓的損傷,說平安了!平安了!其實沒有平安。」呼籲牧者要以此自我檢視,千萬不要像聖經中那些教牧人員,像庸醫一樣用紗布裹覆他人身上的毒瘤,然後說:「沒事了!沒事了!」這種作為不是神的醫治,牧傳要特別警醒才是。

錢玉芬指出,另外一種極端是,有些牧者完全避談醫治,彷彿人間沒有苦難、人們不曾創傷一樣,只傳講「在地上有平安喜樂,在天上有榮華富貴」這樣的信息。她質疑,基督教的福音是這樣的福音嗎?更有甚者,竟把人的創傷簡化成罪,叫信徒回去認罪悔改就好。她認為,過度簡化的福音信息,容易引發人性抗拒,反而離福音越來越遠。

錢玉芬說,創傷經驗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罪惡、天性的報應,而是有生理基礎的生命困境,這也是《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的核心論述,而現代醫學與科學的檢驗,已可印證人心靈創傷的真實存在。因此,她也引用香港輔導專家霍玉蓮的觀點指出,基督教的醫治神學,要在心理學、醫學、靈修與實務之間不斷對話。

錢玉芬也引用神學家米羅斯拉夫‧沃弗(Miroslav Volf)的論點,人的記憶與醫治是完全連結在一起的,人必須忍受回憶帶來的痛苦,才有可能經歷醫治,他這樣的神學主張,與當代身心理論取向的心理諮商、靈性療癒的觀點不謀而合。她認為,教會界必須趕緊建構一個包括靈修、創傷經驗、實證科學、醫治等多方對話的醫治神學,如此才能展現基督福音的功效。


 徐萬麟│台灣神學研究學院舊約助理教授│
     祈禱要慢且運用想像力     

【林宜瑩專題報導】透過詩篇中詩人使用有關身體的詞語,向神祈禱、尋求幫助,舊約助理教授徐萬麟分享自己多年對這些哀歌的研究,透過歸納、分析,讓大家看見詩篇中的詩人如何對自己與敵人身體的認識與描述、怎樣用一元或多元關聯性與精神身體的整全,來到神的面前,透過全身心的禱告,看似使用屬肉體的語言,其禱告卻更加的屬靈、進入內心更深層的宇宙,達到自我認識的檢視。

徐萬麟表示,詩篇中的詩人在向神禱告、哀訴中,常把內心伴隨外在肢體的描述一起禱告,把心、手或心、嘴巴,或將眼睛與心連結一起禱告,例如:「我心裡籌算,終日愁苦時,求祢使我眼睛明亮」(13章2~3節)。又如「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的心靈渴想祢;我的肉身切慕祢。」(63章1b節)將人生經驗的渴與自然界乾旱的應對,來向神傾心吐意。

另外,詩人也把身體外在的頭、頭髮、臉面、鼻子、耳朵、牙齒、舌頭、脖子、喉嚨、胸部、背部、手、右手、腳,與身體內在的血、肚腹、肺腑、腰、子宮、力量、氣息、靈魂、聲音、骨頭及心,藉由這些身體語言的禱告,拉進或改變人與神、人與人(個人或群體)的空間距離,詩人也透過眼跟手等身體語言,以僕人的眼睛望著主人的手、婢女的眼睛望著主母的手,來具體描述或突破社會階級的距離。

徐萬麟強調,讀詩篇的要訣就是「慢」,透過慢慢讀,就能了解跟學習古代詩人怎樣向神祈禱。他建議,在祈禱時多用想像力,多用身體語言向神禱告,這樣做可以更專一的與神溝通。


 

 蔡慈倫│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校長│
     禮拜也有牧養關顧功能     

【黃文瑜專題報導】聖經在約翰福音4章24節提到,「上帝是個靈,所以拜祂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強調敬拜上帝的本質和態度,但這也常讓人誤解敬拜用靈所以身體不重要,甚至延伸出「不需要到教會禮拜,只要用心靈就好」的觀念。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校長蔡慈倫指出,在2000多年的教會歷史中,身體在禮拜中就受到許多關注。

蔡慈倫表示,若以詹姆斯‧懷特(James F. White)所主張好的基督教禮拜的三個標準來判斷,包含歷史的、神學的與教牧的,探討身體在基督教禮拜中的重要性時,除了基督是教會的頭外,禮拜應是表達耶穌道成肉身以及我們的身體是上帝的殿之教義,甚至在禮拜中,通往靈魂的道路是藉由身體。像是洗禮、醫治禮儀、平安禮等各種禮儀也都是透過身體來進行。

「每個主日來禮拜的人,都是生命破碎的人。」面對現代人的需要,蔡慈倫強調,禮拜也有牧養關顧的功能。這點經常令人費解,因牧養關顧應屬個人性、一對一的個別關懷,而禮拜是公眾、集體的活動,兩者似乎無法並存,但牧養關顧有四大功能:醫治、扶持、引導與修復。

在思考禮拜時也會發現這四點在禮拜中,且禮拜能保護教牧關顧,幫助人們聚焦在上帝身上;關顧是整個群體的責任,因會眾有群體的關係;教牧關顧也需聆聽神學,因此禮拜做為教牧關顧的主題上,我們需要在真理上被引導、和解與赦免、信靠上帝、健康的身分認同、有終未的盼望。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