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要用農地去養什麼?

Image by Roy Buri from Pixabay
◎李道勇

去年冬天,受60年前教過的學生邀請,我前往花蓮玉里旅遊,學生還安排前往光復鄉「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她地處花東縱谷,占地相當於48座大安森林公園,是符合生態保育、節能減碳的園區。園內滿布單車道與健康步道,並與自然景緻連結,提供了優質遊憩服務。然而,返北時,卻傳來「台糖規劃砍伐,南從枋寮北到高樹的200公頃林園,改為『光電園區』」的消息。我情急之下,馬上撰文〈林地變光電園區?請問台糖,要留什麼給將來的台灣?〉籲請台糖刀下留情。

沒想到,事隔不到半年,一篇〈重磅調查:光電侵農大調查,直擊數百案場,揭發四大亂象〉把我撞擊到幾乎暈厥。記者走遍台南、屏東,目睹光電在農地上猶如傳染病蔓延,只要有一處種電,附近很快就會新增好幾處,光電板在農地上的馬賽克式分布,使得原本應該完整綿延的農村地景變得支離破碎,如同胡亂張貼的一塊塊灰黑色狗皮膏藥。台灣還能發展什麼觀光事業嗎?過去我們的農地上不只種作物,還種工廠、種別墅,現在又多了「種電」。我國糧食自給率僅三成,農地本該餵養的是人民的肚子。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近日終於看到事態嚴重,宣布即將修法,把各種不當農地種電「關門」,且2公頃以上變更均改由中央審查。他宣示三大原則,「只要傷害到農漁民、農漁業生產以及生態環境的,都不准。」農委會捍衛農地的話一出口,能源業界立即反彈,指責農委會本位主義「不接地氣」,並揚言,若農委會不配合釋放土地,將影響綠能政策成敗,「國家有80幾萬公頃農地,我們只要2萬公頃而已。」事實上,業者口中的80幾萬公頃農地,在數十年工業與豪宅的侵吞盤據下,農委會盤點發現僅剩下57萬公頃,被占用的農地根本收不回來。

往後,我們還要用農地去養什麼? (作者為城南文史工作室負責人)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