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做光做鹽 基督徒青年 社會參與工作坊 拉近基督徒與公眾關係

從政治和媒體關係認識切身議題 向世界發出聲音

9月5日Payuan(排灣)中會Kazazaljan(萬安)教會舉辦社會參與工作坊。(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Payuan(排灣)中會Kazazaljan(萬安)教會青年團契主辦之「做光做鹽:基督徒青年社會參與工作坊」,於9月5日、12日登場,共有六位相關領域講師接力談基督徒與政治和媒體關係。

首場工作坊邀請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王昭文談「行動代號耶穌基督:公義的行為實踐」、牧師鄭世璋談「我們與社會的距離:愛人如己是最政治性的宣言」、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Si’ong Balay(方喜恩)談「群聚基督徒:組織工作培力」。

王昭文。(攝影/林婉婷)

王昭文回顧2016年總統蔡英文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時,引發的期待與不滿,例如原住民族獨立音樂人Panai Kusui(巴奈‧庫穗)等人在凱達格蘭大道抗議政府誠意不足。此外,王昭文簡述道歉文的承諾內容,包含設置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定期召開《原住民族基本法》推動會、平埔族得到應有身分與權利、劃設和公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等;其中多項確實執行,雖然成效並未得到全部人的認同。

王昭文以轉型正義的定義與國際案例,點出轉型正義是讓社會認識威權統治時代侵害人權的事實。台灣設有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與原轉會,其中原轉會分土地、歷史、語言、文化、和解小組處理原住民族各方面的轉型正義議題。不過她也提醒,原住民族議題由於脈絡龐雜、深遠,難以透過單一立法在短期內解決,必須透過許多討論,建立社會共識。

●認識切身相關的原住民族轉型正義

回首這段歷史後,王昭文邀請學員思想這些事件所帶來的感觸。Kazazaljan教會青年團契會長Ljavakaw(張劭謙)提出,雖然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議題切身相關,卻總有點距離感,或許除了向政府部門呼籲,族群內部也需要更多對話與交流。

青年團契顧問張正和長老提問:「原轉會委員們有多少代表性?他們對部落與族人的了解有多少?」亦盼有管道能夠真正傳遞部落與族人的聲音。Kazazaljan教會牧師Dremedreman(稜樂曼‧導穌努克)說,原住民族最終目標是自治,但在那之前確實需要很多準備工作,如原轉會等組織能成為交換想法的平台。而蔡英文以國家領袖身分道歉與承擔,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與信心,她個人有受到尊重的感覺,這也是長期以來原權運動所得到的一個較正面的回應,「對於長期以來累積的不公義,很難一次就給出讓所有原住民族都滿意的結果,但這是開始,誠意也有展現出來。」

Ljavakaw提問,談到轉型正義時常會有基督徒說要原諒,但在問題解決前,是否要饒恕?如何去饒恕?王昭文坦言,這不能直接論斷孰是孰非,因為這關係到每個人怎麼看待議題。她認為,討論必須建立在共同認知的事實上,例如原住民族的土地被侵奪是事實,但原本的土地為哪些?這些就需要更多調查。很多時候歷史的詮釋權掌握在執政者手上,因此原住民族第一步要訓練「訴說自己觀點並令人信服」的能力。另外,還得面對政府以及其他公民,他們可能服從政府,也可能有自己的意見,這也考驗著原住民族的發聲能力。

「政府能夠做出改變,但改變必須得到足夠支持。」王昭文說,然因為民粹的存在,政府在處理議題時必須留意、謹慎;很多時候政府願意行動,但其他族群可能會有反對的聲音,將原住民的轉型正義補償視為「特權」。王昭文延伸解釋為何爭取自治不易,需要取得政府與整體社會極大的信任與支持才可能,也因此類似「原轉小教室」這類活動更顯重要,發揮社會教育與維持議題熱度的功能。

王昭文分享《新使者雜誌》155期的「原住民族與轉型正義議題」研討會專文,也引用當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幹事Omi Wilang(歐蜜‧偉浪)牧師的發言來談教會與原住民族關係。事實上,早期許多牧者和神學生,秉持為族群爭取權益的使命感,因此走上街頭抗爭,也因為他們的努力,發起正名運動、還我土地等社會運動,讓原住民族權益得以一步一步地前進。

●政治與信仰有何關係?

「教會為何要關心公共事務?」王昭文分析,長老教會在制度方面是代議政治,鼓勵民主參與;在威權時代,長老教會積極發聲,例如發表三大宣言。教會作為耶穌的跟隨者,以愛心說誠實話,故監督與推動政府進行改革;那麼,身為原住民族,最渴望爭取與改變的究竟是什麼,這需要大家去思想。

最後王昭文與學員們討論平埔族議題,論及有些原住民族懷有平埔族納入原住民身分後可能會稀釋保障資源的擔憂。Payuan中會青年幹事Qelen Zingla(額冷‧璟拉)認為,這是多數人意識裡「自己需要資源」的心態尚未轉換,所以有些人會感到焦慮。

Dremedreman表示,應先釐清想要「資源」還是需要「身分」之別,也直言在過去原住民族被歧視的時代,很多族人其實不敢、不願承認自己是原住民,但當政府政策改變,很多人又開始追溯、回歸原住民身分。王昭文解說,有學者提出台灣的原住民族政策其實需要全盤重來,雖然目前看來不太可能實踐,但平埔族議題確實是個充滿挑戰、需要重視的議題。

●從自己能做的事情開始實踐

Si’ong Balay(方喜恩)。(攝影/林婉婷)

2007年,Si’ong Balay因為參加菲律賓「科地埃拉日」學習之旅得到的感動,重新聆聽長老講述部落故事,了解水源被國家侵占的歷史,並開始相關抗爭。後來也反思能多做些什麼,於是同年10月,在一場颱風中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們成立「宜蘭縣崗給原住民永續發展協會」。後來因母親參與台灣世界展望會計畫,有居家照顧經驗,便以婦女舞蹈班成員為基礎人力,2010年開始居家關懷及清潔服務,就此開始原住民族長照服務道路;過程中亦逐漸尋回以前族人互相幫助、互相照顧的精神。

Si’ong Balay除了過去辦理多次原住民長照會議以及記者會,還成立協會促進並監督相關政策的執行。今年更辦理「HONGU UTUX‧勒巴彥回顧微型展」、成立部落青年會、辦「原民長照另設專法,落實健康自主權」記者會。他鼓勵在地組織應承接政府的長照任務,「在地單位才最了解在地需求。」

Si’ong Balay邀請眾人以紙筆記下可以實踐什麼,大事或小事都可以,但必須以禱告的心書寫,「就像跟上帝說話。」在分享時段,有人觀察到原住民學生們對未來的想像僵化,盼望自己能透過課程、活動幫助他們拓展視野;也有族語老師想要和其他基督徒老師合作、建立職場祭壇,為孩子守望禱告,並到學生家辦理家庭族語教育,透過親子共學,讓年輕一代的家長一起學習母語,也藉此了解每個家庭的情形與需要。


 

以聖經、神學及教會切入
發現時事與信仰息息相關

【張原境專題報導】「做光做鹽:基督徒青年社會參與工作坊」9月5日邀請台南神學院牧師鄭世璋以聖經、神學及教會三個面向切入,談論信仰為何與社會時事的關懷息息相關。

「聖經是基督徒信仰啟示的來源,神學代表信仰反省的結果,信仰的實踐則在於教會做了哪些事情,三者是不斷循環的關係。」鄭世璋表示,聖經處處關乎政治,不論是出埃及記中身分認同的追尋及族群磨合,或是羅馬帝國時期被稱呼為彌賽亞的耶穌有向當權者宣戰的嫌疑等,均是顯著例子,若去政治化地閱讀詮釋,容易忽略聖經背後帝國因素的影響。他認為,信仰是在處境當中不斷磨合、修整後逐步成形,而非一開始即固化的存在。

談到神學,鄭世璋指出耶穌在關心世人時,不僅僅是宣揚神愛所有人,而是特別關注被壓迫的邊緣群體。教宗良十三世(Leo PP. XIII)於1891年時曾頒布一道通諭(Rerum novarum),認為不公平的苦難與不幸正壓迫著工人階級,當有捍衛個人權利時,應特別考慮貧窮和過失者。

 

鄭世璋。(攝影/林婉婷)

在教會與社會方面,鄭世璋分享過去台灣面對威權,以及今日香港面臨反送中事件及《港版國安法》時,諸多基督徒與牧者本著信仰精神勇於投身社會運動的故事,指出社會正義是基督教傳統而非議程(Agenda),「即使耶穌愛每個人,祂仍竭力為特定族群提供幫助,包括被疏遠、受虐待和遭不公義對待的人群。」

基督徒可以參與政治嗎?鄭世璋認為這個問法本身就有問題,並以馬可福音8章34節的經文指出,十字架即是政治刑罰的記號,基督徒的信仰本身即來自於政治性的處境,應當思考的是如何在政治中活出信仰。


 ◁ 別害怕犯錯 以愛說實話促進交流 ▷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做光做鹽:基督徒青年社會參與工作坊」第二場在9月12日登場,主題定為「基督徒與媒體」,邀請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管中祥、臉書粉絲專頁「神學生Tulbus的歷險記」創辦兼經營人Tulbus(劉文凱)、台灣教會公報社副總編輯陳逸凡主講。

「線上使徒:基督徒新媒體經營」專講中,講師Bunun Ciubu(中布)中會Bukzavan(麥寮恩惠)傳道師Tulbus Isinkaunan回顧自己在2017年構思、創立粉專過程,也節錄幾篇有趣或深刻的貼文。這些連結迷因、時事、節期、基督徒生活等創作的圖片與文章,有的是博君一笑,有的是深刻探討,例如從電視節目觀察到社會大眾和娛樂圈對原住民族仍存有刻板印象,包含以諧音訕笑族語創作,或以偏概全認為原住民族都愛喝酒。

Tulbus Isinkaunan指出,粉專的影響力在於「話語權」,讓基督教界中被封閉的不同聲音、被壓迫者得釋放,以及讓非基督徒認識基督徒。另外他也點出,寫作其實並不複雜,不用害怕寫錯,需要的是保持開放的心,接受別人指教,「哪怕沒有辦法針對議題給出答案也沒關係,可以拋出疑問一起討論。」

Payuan(排灣)中會Kazazaljan(萬安)教會青年團契輔導江靜怡則提出,雖然教會界看似封閉,但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裡,始終有人不斷質疑與省察,也透過隨時反省而產生不同的信仰眼光,這是長老教會的特質。

Kazazaljan教會青年團契會長Ljavakaw(張劭謙)說,自己看了Tulbus Isinkaunan論「醫治特會」的發文,回想到自己參加醫治特會的經驗,也會思考為何是在舞台效果好的大型會場行醫治佈道,而不是走入醫院病房與弱勢家庭中,讓那些承受痛苦、甚至無法離開床榻的患者享有?他強調,醫治事工確實有其必要,基督徒或許不用到完全反對,但是要能夠反思。

Kazazaljan教會牧師Dremedreman(稜樂曼‧導穌努克)表示,透過專講可以看見,經營社群媒體確實有壓力,也隨時要回應留言與評論,但媒體運用也是為信仰做見證的機會;長老教會是改革宗教會,應不斷回到上帝與聖經中反省,「有時我們會去迎合別人,而不管符不符合真理,這是不對的。」勉勵眾人要繼續努力,秉持「超越的愛」勇敢發聲。

陳逸凡以「台灣教會公報社的看見──報社的生態與轉型」為題專講時指出,《台灣教會公報》是台灣第一份報紙,自牧師巴克禮於1885年創刊以來,歷經清國、日本及中華民國的統治,對於台灣的觀察自然有別於其他基督教媒體。

陳逸凡表示,1977年8月21日出刊的《教會公報》以長老教會總會發表的〈人權宣言〉為頭版,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期盼台灣能夠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這在當時戒嚴的社會可能招來禍患,就算是教會信徒也不盡然支持,但它是這個信仰團體的重要里程碑,成為台灣民主運動史上的重要文獻。另外,「時代的米該雅」曾是《教會公報》的刊頭標語,源自列王紀上22章,先知米該雅即使意見與其他400位巴結奉承當權者的先知相左,仍堅持「耶和華對我說什麼,我就說什麼」,甚至遭到摑掌與軟禁仍不退縮。

陳逸凡點出,相較於其他的基督教媒體,《教會公報》探討的議題或許不若其他基督教媒體討人喜歡,卻是持守著米該雅的精神,傳達這個時代信徒應該關心探討的議題。面對網路媒體的快速轉變,往往需要大量經費更新軟、硬體,公報社雖然資源有限,但紮實的第一手採訪內容是《教會公報》的堅持,這也是能夠立足台灣136年的根基。

Payuan中會青年事工部部長Aruwai(蔣筱梅)受訪談學習心得,認為透過環環相扣的課程,將過去自己對媒體的想像都串連、整合在一起。她特別認同管中祥分享的:「你所看到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媒體再現的結果。」她指出,在部落中還是能觀察到部分族人對公共事務與議題冷漠的情形,因此她也特別強調「說誠實話」與「主動付出關懷」的重要。

Aruwai表示,Tulbus Isinkaunan的分享可以清楚看出,新媒體經營確實不簡單,「尤其是要對自己所傳達的觀點負責。」她亦認同陳逸凡結語點出「理性也能屬靈」,因為部落長輩沒有經歷炫麗的聲光效果和驚奇的大型特會,卻擁有無比堅定且能夠代代相傳的信仰,這是美麗且真實的見證。

Dremedrema在帶領活動結束的祝禱前,肯定青年團契舉辦工作坊的用心與付出,也期待明年除了討論,也能產生具體的行動方案,讓活動產生更多影響力。


 ➤萬安青年談工作坊理念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Payuan(排灣)中會Kazazaljan(萬安)教會兩場「做光做鹽:基督徒青年社會參與工作坊」的幕後功臣是教會團契的青年,分別是青年團契會長Ljavakaw(張劭謙)、副會長Tjanubak(黃睿宇)、書記Balu(張懷謙)、會計Ljavaus(奧絲)等人。他們曾在活動前受訪,談辦理工作坊的理念。

Ljavakaw說明,2018年時,同性婚姻相關公投案引起社會與教會熱議,當時便反思「基督徒青年在議題中應扮演什麼角色」。後來到2019年時,青年團契辦理系列課程,邀請牧長從信仰角度談論性別、土地、社會參與等議題,使不同立場的與會者有機會傾聽他人的想法,「或許很難達成共識,但必須先相互理解。」今年則盼透過互動性更高的工作坊,以及不限教派、族群的學員們,碰撞出更精采火花、產生更多元迴響。

Tjanubak強調,本次工作坊特別以「做光做鹽」為題,是邀請大家以行動來回應上主呼召,「每件事情都是息息相關的,不是政治歸政治、信仰歸信仰,耶穌也是以身作則,成為那個世代的改革家。」因此現代青年亦應以耶穌為效仿對象,勇敢嘗試突破。


 

 │學員心得│ 

活出基督的樣式
扎根福音於普世

Ljavakaw(張劭謙)(攝影/林婉婷)

【特稿/Ljavakaw(張劭謙)】基督徒如何活出耶穌的樣式,並將福音扎根於世呢?於台南神學院任教的牧師鄭世璋提到馬丁路德的兩個國度論──「兩個國度,一個是屬靈、沒有刀劍的;另一個是屬世,用刀劍行事。」有些教會採用這一論點,卻闡釋為教會是屬聖靈的國度,俗世不用在乎,導致很多信徒只經營自身的靈命、在乎教會的服事,而不太去關心周遭所發生的事。或說,不會去關心一些國家的社會議題。

可是基督徒也是國民,真的能置國家事務於自身事外嗎?台灣一直以來都發生著許多關乎正義、必須伸張的事件,近年亦蹦出了一些挑戰基督徒價值觀的議題,這在在顯示出,除非你想當陶淵明隱居,否則身為基督徒,就須思考如何實踐耶穌關心弱勢及社會的精神。

鄭世璋舉例,有位牧師被詢問是不是基督徒,那位牧師回覆:「可以去問問我的鄰居。」鄭世璋以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是否為基督徒,不需刻意

表明和解釋,而是要能讓人親眼看見耶穌的形像在自己身上。關於展現耶穌關懷的形像,台灣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權益促進會的中常委方喜恩提及了他的榜樣──護理師張淑蘭。張淑蘭在蘭嶼將長照帶入基督信仰,許多族人因此領受到了福音與實質的幫助。

在社會上發聲的部分,台灣教會公報社副總編輯陳逸凡提到了報社宗旨,便是學習米該雅為神說真話的態度。公報社將不公義的事如實報導,使受壓迫之人的需要被看見,進而受重視。

在參與社會議題時,常會面對與自己持相反意見的人。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王昭文講到「以愛心說誠實話也很重要」,有時人們並非惡意中傷彼此,而是因價值觀的不同造成了無意間的傷害乃至對立。此刻要做的,無非是換位思考,先同理,再以溝通把己身需求或事實陳述給對方。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管中祥說:「溝通是為了透過對話來理解、尊重、認識彼此。」因此,要化解雙方衝突,長久溝通就是條必經之路。「神學生Tulbus的歷險記」臉書粉絲專頁經營人Tulbus,他曾在阿督音樂節看見一項參與者道出身分交織的活動,當時有人說自己是阿督(原住民多元性別),但也是長老教會神學生。藉此案例反思,要找到自己身分間的衝突,然後嘗試找出對話的空間。我想,身為台灣的基督徒便能說:「我是『基督徒』,但我也是『台灣公民』。」衝突、國家議題是避不開的,唯有學習耶穌挺身而出、以愛來溝通,才能逐步走向和解、在主裡合一。

身為跟隨耶穌的門徒,應在意社會與理解他人心境、處境,更用愛心來溝通,且以身作則地將愛與公義落實在生活裡,使人真切地感受到基督精神。如此,才能夠將福音深植於人心和這世上。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