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沉默 防治犯罪 完善兒少性侵調查與揭弊保護

(相片來源/監察院)

【林宜瑩採訪報導】監察委員紀惠容、王美玉、張菊芳、葉大華4人,12月8日舉行「揭弊者揪性侵狼困難重重」記者會,直言完備揭弊程序、保障揭弊者、建構第三方調查及審議機制、打破不敢求助的沉默文化及政府挹注資源、增加監控機制,才能避免兒少性侵犯罪案件的持續發生。

延伸閱讀:成為重要他人 兒少熟人性侵害防治

4位監委從今年8月起,進行「政府對防範兒少性侵案件執行成效」的探討通案調查研究,針對監察院2009年7月至2020年7月這10年間、共17件兒少性犯罪案件加以分析,其中加害者113人、被害者247人,4件的加害者是被害人轉為加害人,其他13件則為老師、教練、長官等權勢者,發生地11件為學校、2件在兒少機構、4件於身障安置機構。

葉大華指出,247位受害人中,其中124人為男性,可見男性兒少性侵受害者比例明顯,也因男性不符合傳統「完美或理想受害人」性別刻板印象,在蒐證上相對困難外;受害者更不易主動或被鼓勵求助、站出來揭弊,導致過往性侵害案件中,男性受害者往往是被嚴重忽視的。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09年男性被性侵案件人數(不分年齡)為573人,到了2019年有1339人,即全國性侵案件中約有17%男性是性侵被害者,其中12至18歲少男有962人,高達72%(佔全體總人數12%),且71%加害人是被害者認識的人。

紀惠容直言,多數人對兒少性侵不敢揭弊的原因,多是礙於加害者權勢、機構文化禁錮及生活壓力,因為一旦揭弊,揭弊者在職場恐屢遭不利對待,且心理上會有「替代性創傷症候群」、憂鬱、抑鬱現象,擔心盼不到正義到來;她也說明,第三方調查與審議機制如何建置仍需深入了解與研議,但絕不能有相關利害關係者介入,因為過往經驗發現,學校教師身兼調查委員就常常護短,導致相關調查最後不了了之。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