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白冷會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下)

採訪◎林曉盈  相片提供/林曉盈

前一期特別企畫介紹白冷會來台創立背景及僅存的四位神父,並認識白冷會多間教堂的建築特色,飽覽「東海岸的珍珠」迷人風采。這一期則介紹白冷會在這塊土地上的貢獻:認識台灣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幕後推手──公東高工錫質平神父和東區職訓中心雷化民神父,以及推動台東醫療與社福工作的修女們──愛爾蘭聖母醫療傳教會和瑞士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

 

教育是希望,讓孩子遠離貧窮

白冷會自1953年來台,不僅傳福,還幫助許多孩子接受職業教育或訓練、獲得一技之長,日後得以謀得穩定工作,擺脫貧窮。當中,神父錫質平(Jakob Hilber)和雷化民(Franz Leimer)是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幕後極重要的推手。

 公東高工 × 錫質平神父 

1917年生於瑞士的錫質平,1953年來到台東。1959年募得籌建公東高工的經費後破土建校,隔年正式招生。之所以名為公東,是從羅馬「公」教會及台「東」各取一字而來。不看重學位、只在意學生能否習得一技之長的錫質平,引入「技藝學校──學徒教育制」,要讓學生接受扎實的術科訓練後,一畢業就能立刻工作,因此聘請歐洲許多專業技師來此任教。到1975年止,前後共有21位瑞士、德國、奧地利籍的老師,以不支薪方式來到偏僻的台東傳授水電、木工、機械工程等課程。

公東高工創校之初,僅成立機工、家具木工兩科,之後陸續增設建築製圖科、機械製圖科、資訊科、室內空間設計科等。強調訓練與實習的公東高工培養出許多優秀人材,不僅在校時期就參加國際比賽、屢獲佳績,甚至連尚未畢業的學生都有工廠在等著聘用,十分搶手。

錫質平給人一絲不苟、嚴肅的印象,不過事實上是個面惡心善的人。曾是校友也在此任教過的陳美玲老師表示,每年5月1日校慶前兩個月,錫質平就會開始將操場上的草皮移開、做出跑道,移開的草皮則交由各班認領照顧。每次看到學生踩草皮,錫質平就會在背後邊追邊罵:「不要踩草皮!」若被逮個正著,他就會作勢給學生兩拳,但更多時候是學生故意跑給他追。錫質平對學生關愛至深,只要學生身體不適,他必定騎摩托車送他們到醫院,晚上就寢前也會到宿舍為學生擦香港腳藥、蓋被子,身兼嚴父慈母雙重角色。
1983年3月,錫質平攝護腺癌擴散,必須回瑞士治療。送別當天,在機場送行的人都強顏歡笑,嘴裡雖說著「早日康復」,卻憂心錫質平這一去也許不復返。不料五個月後,錫質平硬撐著身體從瑞士返台,用超乎常人的毅力與病魔搏鬥;直到1985年逝世,享年68歲。

公東高工因私校之故,必須自籌經費,政府雖有補助,但學校必須支付相對的金額,在財務上備感吃力。目前學校也出售學生們的作品,一方面磨練他們的手藝,一方面增加學校收入。

 

公東高工牆上記錄著白冷會及錫質平對學校的貢獻足跡。
公東高工的第一棟建築物,當時一樓是實習工廠,二、三樓是學生宿舍。
錫質平癌末時,將弟弟給他的醫療費全數捐出,為學生蓋了籃球場。

 

 東區職訓中心 × 雷化民神父 

東區職業訓練中心,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個職訓中心,1977年成立不久後,分別在台北新莊、桃園楊梅、台中工業區、台南官田及高雄成立職訓中心,這五個訓練中心皆以雷化民神父所建立的東區職訓中心為藍本。

若說東區職訓中心是雷化民一手催生,一點也不為過。1928年出生的雷化民,22歲加入白冷會,經過七年訓練後,1957年成為神父。1958年雷化民奉派來台灣,先在新竹學習語言,之後到台東長濱傳福音。1963年雷化民調派到台東市寶桑天主堂,因為注意到農村青年在農忙過後無事可做,便利用天主堂旁的空地搭建房子作為工廠,開設技藝訓練所,招募原住民和經濟困難的東區平地青年加入,他的目的是要讓這些青年擁有一技之長,之後能獲得工作機會,並靠著穩定的收入擺脫貧困,同時也消除長久以來身處社會弱勢中的自卑感。

技藝訓練所的師資來自公東高工的老師,開設的班別從洋裁班開始,教導原住民婦女使用裁縫車做衣服。1965年雷化民正式成立學徒班,加入機工、水電、木工、水泥、汽車修護等班別外,對於身體有殘疾的青年也不放棄,並為他們開設「自強班」。這些青年白天到實習工廠工作,晚上則回到訓練所上課,由老師教導與實作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還有提供膳宿。

1967年技藝訓練所升級為公東高工附設技藝訓練中心,結訓學員紛獲不錯待遇,訓練成效傑出,引起台東縣政府注意。1973年台東縣政府委託技藝訓練中心開辦技術訓練,積極引入家庭貧困的國中畢業青年。1974年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李登輝耳聞技藝訓練中心的成就,專程來訪並協助白冷會購買土地;兩年後,白冷會在康樂里買下兩甲多的地,技藝訓練中心後來便搬遷到現址。

1977年,技藝訓練中心通過申請成為財團法人東區職業訓練中心。雷化民飛回瑞士報告這個好消息,同時也為經費奔走,得到當地熱心人士捐款新台幣512萬元,後又申請到德國天主教米索爾基金會(MISEREOR)德國馬克150萬元經費,並獲內政部補助新台幣1000萬元。財務上無後顧之憂,又有先進設備以及來自瑞士、德國技師的技術指導,雷化民終於把東區職訓中心打造得更加完善。

雷化民有「雷公」的稱號,因為他對青年學生的要求嚴格,他常告訴學生:「技術沒有差不多的,如果一開始差一點點,那麼到最後就會差好幾寸!」雷化民知道自己被取了這樣的綽號後並不以為意,因為他知道這個稱號跟自己的個性頗為相符,有時甚至會以此自稱。1992年,雷化民發現肺部出現病變,返回瑞士接受治療。1997年雷化民罹患大腸癌並於家鄉病逝,享年69歲,而他所創立的東區職訓中心仍如常運作。

近年來東區職訓中心發展遭遇瓶頸,該中心董事長暨天主教花蓮教區主教黃兆明委託台東聖母醫院進行活化計畫。2018年因應長照需求,加上聖母健康農莊搬遷過來,職訓中心部分場地改造為高齡服務培訓中心,也為長期照顧者設置喘息服務及照顧的空間,而傳統職訓也加入高齡友善的課程,更貼近民眾需求。

公東高工學生手作──十字架與平板架。
東區職訓中心聖堂內部的一角。

推動醫療與社福,女力不缺席

農莊內專為長輩設計的運動館。

自1955年以來,對台東注入心力的異鄉人不只有白冷會而已,事實上來自愛爾蘭的聖母醫療傳教會(Medical Missionaries of Mary)和瑞士的天主教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Sisters of the Mercy of Holy Cross)也在生活中力行耶穌所說:「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40節)特別是在醫療及社福事業上,她們不分宗教、不論貧富,陪伴人們度過人生中黯淡的時光。

 台東聖母醫院 × 愛爾蘭聖母醫療傳教會 

走訪過白冷院會的人應該都知道,緊鄰一旁的是台東聖母醫院。1953年白冷會的神父錫質平和司路加(Lukas Stoffel)來台後,除了宣揚福音,也投入教育、醫療、社會關懷等工作。1960年代,白冷會邀請愛爾蘭聖母醫療傳教會來台協助醫療傳教工作。當時來台的柯淑賢(Kieran Saunders)及蘇蘊芳(Shirley Smith)兩位修女,在某次宣教時驚見懷孕婦女在田埂間生產,加上那時台東醫療環境差,新生兒死亡率高,遂萌發創立助產院的念頭。

1961年,聖母助產院成立,以一個門診與四張病床開始了產科醫療,成為當時台東第一間婦產科醫院。由於接生的嬰兒數眾多,遂有「囝仔醫院」之美名。1975年,法國的醫療傳福組織仁愛修女會接手聖母助產院,增設外科及小兒科,進而轉型成為醫院。1980年代聖母醫院擴大服務,在白冷會的幫助下擴編醫療設備,並且開始社區醫療與居家護理,範圍擴及山區部落、偏鄉和離島。1990年代,聖母醫院被納入衛生署(今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院內的病床也增至100床,醫療服務項目已包括婦產科、內科、外科、小兒科、家醫科、物理治療、社區居家照護。不過隨著捐款逐漸減少,1999年時聖母醫院已入不敷出,營運陷入困難。

由於不堪長期虧損,天主教花蓮教區主教黃兆明與前聖母醫院院長鄭雲修女提出建議,朝「安寧療護」與「健康促進」方向進行轉型。2003年聖母醫院忍痛結束婦產科與開刀房業務,這對近半數在此出生的台東縣民眾而言,相當不捨。2004年,聖母醫院成立安寧照護病房,成為台東第一家以安寧照護為主的醫院,並在2008年得到厚生基金會頒發的醫療奉獻團體獎,努力獲得肯定。

至於健康促進方面,聖母醫院也積極邁出腳步,2008年聖母健康會館開幕,提供民眾安全無毒的蔬食,讓促進健康不是在診間與術後,而是回歸日常飲食。聖母醫院在2010年更進一步從餐桌回推產地,向台東農場承租土地,開辦聖母健康農莊,種植有機蔬果、推廣有機農業。

聖母健康農莊一隅。

所謂的健康,除了指身體也包括心靈層次。2009年東部受莫拉克颱風重創,災民們徬徨無助、晚上睡不著之際,聖母醫院引進芳療按摩,幫助災民度過那段時期。在接受芳療按摩後,有人當場睡著,有人甚至哭了。這段經歷促成芳香照護推廣中心成立,2013年設立專為老人、病人、照顧者提供芳療的芳心好美館。

人口老化的問題在東部更嚴峻,青壯人口大量流失,讓長者照護更顯窘迫。聖母醫院深感問題的嚴重性,2010年起開辦聖母老人日間照顧中心,之後更設立長期照護輔具中心及聖母樂齡健康活力中心。2016年強颱尼伯特重創聖母醫院及健康農莊,但修女們並沒有被擊倒,捲起袖子義賣祈福蛋糕籌款重建。靠著社會大眾的愛心,聖母醫院繼續為台東民眾屹立,2018年聖母健康農莊遷至東區職業訓練中心重新開幕,高齡服務中心也同時啟用。

農莊內設有照顧喘息咖啡館。

 救星教養院 × 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 

1975年,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在台東縣大武鄉創設救星教養院,服務身心障礙兒童。之所以創辦這樣的機構,要追溯到1971年一段與神父蘇德豐(Suter Gottfried)有關的故事。

當年,在山區傳道的蘇德豐看見一位身心障礙兒童被關在籠子裡,原來是孩子的父母因為必須出外工作無暇顧及,加上孩子經常不見蹤影,不得已才出此下策。於心不忍的蘇德豐,徵得孩子父母同意後,找人用板車把孩子一路從山上帶到平地,託付給同為瑞士籍的修女石秀玉(Ida Maria Schnetzer)照顧。當時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正在思考未來方向,經過這次事件後,決定自籌經費做身心障礙者教養服務的工作,並於1975年創設救星教養院。

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和白冷會同樣源自瑞士,1927年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開始外派修女到中國傳教,由於自1908年起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和白冷會已有多年合作,因此赴中國傳教時也是選定東北的齊齊哈爾市。1955年,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應白冷會之邀來到台東馬蘭,自此開始提供醫療、人道關懷及傳道工作。

最先來台的四位修女是費玉範(Benigna Fassler)、徐芝柏(Lima Sulzbacher)、孟淑貞(Moderata Zwicker)、孟蘊範(Blandina Zwicker),加上前後抵台服務者共有34位,她們有的是傳教士,有的是護士、教師(師範學校或家政科畢業),這樣的背景彌補了當時台東醫療、教育、家政及家事等專業人才不足問題。這些修女們到達台東後,分別被派往成功、長光、關山、池上、尚武、初鹿、康樂,投入教育、診所、堂區、監獄牧靈等領域服務,為改善人們的生活盡心盡力。

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的修女原本都是從國外招募而來,後來漸漸開始徵召本地修女,例如潘秀嬌、吳富妹、高素雲、邱山美等四位修女,都是1960年代後期在瑞士發初願後回台服務。這群修女持續愛與奉獻,隨著時間的累積,後來有人獲得醫療奉獻獎,有人成為首位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會長,而部落女性也跟隨著前人的腳步,陸續加入奉獻與造福故鄉的行列。

修女們心中的愛越聚越大,創辦的機構也越來越多,除了設有會院、救星教養院,還創立了貞德學舍(後改名貞德文教中心)、聖十字架醫院(後改名聖十字架療養院)、天仁與天琪幼兒園(後者轉型為日間失能照顧中心)。然而,隨著少子化與高齡化等社會趨勢的改變,許多機構也隨之進行轉型,持續陪伴台東的鄉親,為人們尋找生命的亮光。

聖母健康會館內挑高明亮、舒適宜人的用餐環境。
農莊內餐廳供應有機蔬食。
農莊前庭停滿送餐及輔具物流車。
牆面上有台東聖母醫院事業體系圖。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