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基督徒在教會中感到被忽略?

編譯◎唐致美

單身人口的成長已成為世界各國普遍趨勢,不論是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此情形在富裕的西方國家更明顯,在美國目前成年者未婚人口就占半數;2011年英國的人口調查也顯示,結婚的家庭數首次降為少數,只有47%,而單人家庭以一年16萬6000戶的驚人比例在增加。而台灣自2000年起,單人家庭取代三代同堂,變成台灣第二大家庭類型,2010年台灣單身人口更佔成年人口的42%,多達760萬人。

那麼,單身者在教會中的處境又是如何?根據英國一個基督徒約會網站調查顯示,單身的基督徒在教會中普遍感到孤立及被忽略。

根據此調查顯示,年輕人上教會的比例減少,意謂著許多單身基督徒不只是難以找到終身伴侶,也必須在主要聚焦於家庭的教會中,努力找到他們的位置和價值。許多家庭取向的教會將單身者邊緣化,40%受訪者覺得在教會裡沒有受到如家人般的對待,許多單身基督徒覺得被疏忽或者無法融入群體;超過1/3的人反應他們和已婚者受到的待遇不同,單身的女性基督徒甚至被另眼看待,因為一些單身女性被視為是已婚夫婦的威脅。

此外,許多單身的基督徒在教會裡,因為結婚的壓力而產生社交焦慮。多數人認為結婚是教會期待且接受的生活方式,單身者常為了是否能結婚,以融入教會的大家庭而感到焦慮。許多人對他們單身的情況感到憂慮及失望,失去自我價值。將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教會不知道如何對待他們,一些人甚至覺得在教會外,比在教會裡要自在且更有自我價值。

單身基督徒表示,他們難以在教會找到其他單身異性,因此最後不得不使用網路約會的方法。許多女性反應在教會中要尋獲單身男性,須面臨激烈的競爭。有些教會缺少單身男性,有些則缺少單身女性。在較傳統教會,男性相對較多,而在以家庭為焦點的教會中,則相反的較多女性。

即使許多基督徒難以遇到其他單身的基督徒,超過半數的人仍堅持他們絕不會和非基督徒結婚,而略低於1/3的人則表示,只有當他們的非基督徒對象贊同基督教信仰,才會考慮和他們結婚。

單身者感到在教會中像隱形人,而思考要離開教會,部分原因是缺乏教會的支持,雖然教會希望單身者能結婚,但是對他們的約會並未給予鼓勵或支持。許多教會沒有讓人數漸多的單身者的需要獲得滿足。

世界在改變,但教會並沒有學習如何因應這些改變;若缺乏對單身者的關懷,可能會致使許多人因此放棄再去教會。教會應該學習調整,向所有想要聽神信息的人伸出友誼之手,讓每一個來教會的人感受到愛和被歡迎,而不是孤單寂寞。期望隨著單身人口的增長,教會能找到方法讓單身者感到被歡迎及完全的被接納。(資料來源http://www.christiantoday.com)

 

【教會牧養大哉問】40歲單身,該去哪個團契?

◎陳韋鑑

單身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如何看待單身者。單身是個複雜的社會現象,可以從性別議題、青年貧窮或是階級激化等角度來看,即便是要從教會的現況來看,也不可能跳脫上述這些角度。

教會確實要正面接納與面對單身者越來越多的現況,但是這樣的呼籲首先就會遇到許多的質疑與否認,「我們哪有不接納單身者?」

如果教會是滿足於信徒每週日固定坐在台下聽講道,那麼我們的確沒有不接納單身者,然而,教會生活不該只是如此。讓我們來想想,當一個人40歲還單身的時候,應該在哪個團契聚會?

在青年團契?放眼望去都是弟弟妹妹,甚至可能是你以前的主日學學生,他們討論的話題大概是你10年前所關心的議題,但是現在你可能早就忘了當時的心情。而過去一起在青年團契聚會的人,不是去了夫婦團契,要不早就離開了青年團契,甚至是離開教會……。

當然,會有兄姊舉出很多例子,指出很多年過40的單身兄姊在教會服事非常傑出,但是相對的,這是不是也指出了問題所在,已婚者會不會認為,反正單身者沒有家庭壓力,所以可以承擔更多的服事?另一個問題是,針對這些服事者,教會在牧養上卻無視其需要?

無視單身者的牧養需求,某個程度上來自於教會傳統上把「單身」視為一種暫時的狀態,認為只是過渡時期,因此無法有針對式的牧養,甚至會擔心,如果有針對性的牧養,是否會有歧視單身的嫌疑。

或許我們可以看看另一種更被漠視的單身狀態,來找出教會可以關心的方向,例如喪偶或離婚者,有舉辦過第二春聯誼的同工大概都會有種體悟,第二春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如何安慰這些人受過傷的心情,第二春聯誼到最後常常變成療癒分享;事實上,單身者不論是否有談過戀愛,都很有可能在感情方面受過傷害,即使這個傷害只是寂寞所帶來的自我否定。

教會中有許多人為單身者努力地介紹對象,或者積極鼓勵單身者參與未婚聯誼,甚至某些中會有婚姻部或是婚姻組,專責來關心這件事。我們並不否認這方面的努力,但是也許我們可以思考的是,單身者所需要的,除了是改變現況外,是否也需要更多的認同?各中會其實可以考慮舉辦跨教會的單身團契,除了有聯誼的功能外,也有彼此認同、支持與團體療癒的功能,甚至更深入地從各種角度來思考單身者的環境與狀態,才有可能真實觸摸到單身者的需求。

 

【客觀看待單身者】不結婚,有獨身恩賜不好嗎?

◎王乾任

某種程度上,我們必須要承認,在基督的教會裡,隱隱約約仍然存在著「單身歧視」。例如:進入適婚年齡的弟兄姊妹,若還沒有穩定交往的對象,會受到關切,甚至被介紹對象。我們其實認為,結婚比不結婚好。

我們生活在一個過度高舉戀愛與婚姻,把單身視為公害,不自覺歧視單身的社會環境裡。君不見電影戲劇也好,小說文學也罷,甚至社會制度的設計(單身者要多繳稅),都是鼓勵結婚,不利單身。於是,教會也跟隨了世俗的思潮,不自覺地追問起單身弟兄姊妹的情感狀態,好心而積極地為其尋找人生伴侶,甚至引用聖經經文替結婚這件事背書。

「結婚比較好」的想法,可能會讓想獨身但還不確定,或想結婚但找不到對象的弟兄姊妹迷惘、自卑。

「獨身恩賜」是聖經中保羅明顯點出的一項事實,保羅明白表示,能夠不婚專心為主傳道是最好的;只是如果情慾攻心,不得已還是婚娶為好,免得犯姦淫。某種程度上來說,天主教的獨身制度也應該是基於此一思想開展出來的,顯見基督的教會並不看輕獨身者,至少並不覺得結婚比不結婚好,甚至視獨身為一種能夠親近服事神的恩賜。

如果還不明白神的旨意者,教會應該協助他們尋求神的心意,不將個人的偏好假託聖經之言,加在單身弟兄姊妹身上。如果確信不是獨身恩賜,想要尋找人生伴侶,教會應該給予更多實際的支持與協助,且無論對方最後找到的對象是否為基督徒,都應該尊重,不應該以神職人員的權威干預對方的人生選擇。

偏偏今天的教會界,女多男少的懸殊性,成了短時間內不可動搖的事實,雪上加霜的是,部分教會與牧長還不允許「族外婚」(從日常教導、婚前輔導,便可看出教會對於弟兄姊妹擇偶的態度),又不積極地替單身弟兄姊妹安排聯誼,建立認識其他教會單身弟兄姊妹的暢通管道,甚至反以更多服事綁住單身弟兄姊妹的行程。結果,弄得大家都很焦慮。

畢竟女多男少是既定事實,如果要每個單身弟兄姊妹都有歸宿,勢必得有某種程度的妥協。

部分不能談戀愛或無法結婚者,有可能是心裡或性格裡某些軟弱沒有被對付,必須透過深入而有系統的方法來找出問題所在,以確認是獨身恩賜 還是有過創傷而無法戀愛。只有空談婚姻與愛情,卻沒有實際作為幫助單身弟兄姊妹,是最糟糕的教導型態!教會最好在每個階段的團契/小組都安排兩性關係課程,幫助弟兄姊妹更正確的認識兩性交往、婚姻、獨身恩賜等議題,且更務實地替單身者安排課程、聯誼活動,讓每一個想要找對象的單身弟兄姊妹,都得到最實際的支持與幫助,也讓每一個擁有獨身恩賜的弟兄姊妹,得到支持與必要的信仰造就。

 

讓單身青年在教會更自在

◎陳思豪(七星中會古亭教會牧師)

**為什麼不結婚?

單身男女在婚禮上常會被問:「什麼時候輪到妳/你啊?」被詢問者如果是想婚且正朝這方向努力的,還可以輕鬆應對哈啦幾句;但若是根本不想結婚,或是正愁找不到合適對象者,聽到這一類「好意」的問話,還真會煩到想立誓以後不參加別人婚禮了……。

或許有人會說:「這只是長輩、朋友們的關心問候,有那麼嚴重嗎?」然而事實上,會問這類問題的親朋好友,大多不是真的關心你的感情狀態,只是無聊隨便找話題胡扯一下罷了。因為真正關心的人,早就在一旁努力幫你找對象,想辦法促成了。(但或許,這些真正關心的做法會讓你更煩!)

結婚真的那麼重要嗎?結婚會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好嗎?就這樣跟朋友們開開心心地生活,不也蠻不錯的嘛!一個人過日子就一定比較遜嗎?而且結婚了又怎麼樣?結了又離婚的大有人在。

根據資料顯示,這些年來台灣人結婚年齡遞延,離婚率則逐漸上揚。日前甚至有電視節目指出,台灣每10分鐘就有1對離婚,離婚率居亞洲最高!如果,婚姻真的這麼脆弱,而又不會比單身來得幸福,那結婚做什麼? 

**為什麼要結婚?

要回答「為什麼要結婚?」的提問,如果從社會學、人類學的角度,如傳宗接代、生養眾多、互相為伴等功能去回答,會發現其實不用結婚,也可以達到那些功能,甚至可能還更輕鬆自在些呢!故我們試試從聖經上去找答案。

從創世記描述第一對夫妻的敘事,我們或許可以看出上帝在婚姻一事的心意。當上帝把夏娃帶到亞當面前時,亞當驚嘆地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接著他為這個女人命名說:「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創世記2章23節)

我們讀中文聖經這段敘述時,似乎流暢通順沒有什麼罣礙。但如果注意希伯來原文在用詞上的安排,會發現文中的「女人」、「男人」,都是第一次出現在創世記中。亞當的原文是「塵土」之意,這個字並沒有特意強調他是「男人」(當然,也不可據此認為亞當是個「中性人」)。而這一位亞當,是因為在與女人會遇中,認知有女人的存在同時,自己成為了一個男人。

意即,當男人與女人藉著會遇的時候,確立了彼此是相對而獨立自主的個體,但隨即又進而彼此結合成為一體,「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世記2章24節)男人與女人彼此都要放棄自我的需求,才能與另外一半在結合中而完全。這不是1+1=2的關係,這反而是0.5+0.5=1的關係。藉著婚姻,上帝要讓人的生命更完全。這就是上帝在婚姻中對人的心意。

**為什麼在意別人結不結婚?

那麼要問的是,人若沒有結婚就不完全了嗎?雖然,人在婚姻中為著心愛的人破碎自己、改變自己,這誠然會讓生命更成熟完美。但是,不代表每個人都必須進入婚姻,才能有成熟完美的生命。

筆者相信,一個人只要能適應孤獨的狀態、排遣寂寞的心境,並且具備願意為別人犧牲、奉獻的生命特質,就算不必進入婚姻也能擁有成熟完美的生命。以德蕾莎修女為例,她一生為主守獨身,喜樂甘心為著不相干的人奉獻、犧牲,她那美麗純淨的生命,就不是在婚姻中鍛造凝塑出來的。

因此,人當然是不一定要結婚的。但筆者提醒,要不要進入婚姻,卻一定必須是經過獨立思考、評估以後的決定。很多人是迫於家人的壓力而結婚,特別是來自父母的壓力。一個奇怪的現象是,有些父母雖然自己沒有美好的婚姻,甚至在婚姻中受到極大的傷害,卻還是非要看到兒女結婚不可。

所以,「為什麼要結婚?」並不是一個大家會仔細思考的問題。通常,我們是因為傳統已經認定「人就是要結婚」,故跳過「為什麼要結婚?」,而直接進入「誰是合適的對象」、「要跟誰結婚」?其實,筆者認為,即便婚姻是有必要性,仍是要經過詳細檢視、思考,然後慎重地走進這個神聖的關係。

請尊重我們周遭有一群決定不婚,或是尚未想婚的弟兄姊妹們。不論他們徘徊在婚姻外面的原因是什麼,我們該關心該做的,與其自作主張、連哄帶騙地把他們送做堆,不如陪伴他們檢視其生命的特質,幫助他們在當下讓生命更自在更成熟。不要再將單身、獨身者視為二等公民了。將原本憐憫、可惜的眼神,轉換成欣賞、成全的眼光;讓那些看似孤單卻不寂寞的生命,散發出其特有自在的氣息吧!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