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獻曝,淺談雙語教育

Image by svetlanabar from Pixabay

◎盧成發

我既不是英文系也非教育或語言教學專業,僅從學英文的慘痛經驗,分享愚者千慮必有的一得。

記得小時候我看地圖,奇道:「台北旁邊怎麼有鳥來?」三姑應:「是烏來不是鳥來。」又有次看招牌「東華成鞋店」,就很得意叫弟弟們來看,二弟詳細看了看,說:「不對!是『皮』鞋店不是『成』鞋店。」那時我已國小三年級了,不曉得是程度差還是眼睛花,反正錯別字一籮筐,何況學英文?

我想,沒人敢說自己的台文、華文或英文之類的很厲害,台文、華文是很豐富優美的語文,誰能讀透摸熟?華文有許多字典或Google可查,台文只有幾種字典可參考,又台語是一種傾向「說」的語言,有八音加上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能表達出不同的意味,所以台文的寫作、出版與閱讀滿難的。而英文屬印歐語系德語系的末支,也深受外來文字影響,既豐富也多采,對台人來講是全然不同的音字與文法,所以辛苦是必然的,但也是有益的。

我小時英文很爛,大學時才開始用心,讀神學院又加點努力,到外國進修必備的英文也是低空掠過而已,最大的進步是因牧會的需要,勤讀不同版本的英文《研讀本聖經》(Study Bible)、神學的原版書,閒時閱讀一些有名的英文著作,直到如今,雖然程度仍不好,但總有收穫。

我兩次出國短期進修,參與者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牧長,每個人都用英文溝通,腔調與嗓音雖然各異,卻基本上都可理解,沒有說誰的才標準。我記得剛到伯明罕大學的賽利橡樹學院(Selly Oak College)進修時,我真的聽不懂在宿舍打掃的當地婦女所說的英文,很是挫折,就問倫敦人教授,沒想到他剛來時也是「困難聽」,因為她們說的是伯明罕當地的方言,所以不要怕去聽、去問。果然一週後,我就明白了。

我覺得兩種人英文學不好,一是認為自己程度差,所以不開口;另一則是英文不錯,但要求完美又怕出錯,所以不敢講。有一些華人會友到美國多年,不學、不敢說,只混在華人圈,所以幾年下來程度等同中小學而已,實在可惜。那怎樣學英文?我常鼓勵青少年說:「外國人向我們說華文,再破我們多少都聽得懂,所以不要怕開口,要敢說、敢講、敢表達。」碰到外國人時,有空我就主動聊天,這是練習英文的好機會。

語言是活的,離不開生活上的應用,多使用才會進步,我喜歡在通訊軟體上用簡單的英文表達與回應,不是我厲害或臭屁,而是學習遣詞用字造句作文,雖常錯誤百出,仍樂此不疲,因看懂的就懂,看不懂的請猜吧!若有人指教與改正,我必感謝接受。另外是,若不多用,可能會一無所用。我認為只要存平常心,常檢視、修正、求進步就可以了!

學海浩瀚,在眾多的人文、社會、科學、近代、古典的名書前,我們只能謙卑學習或多少拾穗以止心靈的飢渴。雖然「讀書多,身體疲倦」(傳道書12章12節),但不讀、不學良籍美書,特別是英文聖經實在可惜。我也喜歡各國得獎的作品,如普立茲獎,而《紐約時報》的十大作品或報紙期刊都是很好的選擇。這些都只是拋磚引玉,也期待有更多高明人來分享與指教。

(作者為退休牧師)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