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文也有語言認同

Image by Joseph Mucira from Pixabay

◎天風

談到語言認同,常講的通常是英語、華語、台語以及台灣各式各樣豐富的原住民語,不過還有一種屬於次文化的語言認同,那就是「火星文」。

火星文並非一種有一套專屬文法的正式文字,而是某個年代之間流行的用語。火星文被廣泛討論主要於網路普及後,由於網路傳遞資訊迅速,一些特殊用字、用法很快就傳遞開來,並普及於特定族群。每個年代的火星文都有點差異,例如早期一點的「LKK」(老硞硞)、「BJ4」(不解釋)、「KUSO」(惡搞),到近代一點的「咩噗」(表傷心又要裝可愛用)、「是在哈囉」(質疑對方到底在做啥)等。

有趣的是,每當新聞報導新一代流行用語後,留言區域總是充滿「酸言酸語」,譴責這些年輕人「好好說話很難嗎?」「講話都講不好、國文老師在哭泣」等。而更諷刺的是,譴責的不乏有愛用自己年代火星語的人,但這些人與新時代的年輕人脫節、有了隔閡,有非我族類需黨同伐異的心態。

不過也有些人不排斥學習這些看似奇怪的新流行火星語,反倒樂於學習並與年輕人交談時使用。若使用得當,不但不會感到彆扭,反倒更容易與年輕人拉近距離,對年輕人來說也會感到親切與被認同(或至少不因被斥責而反彈)。

對年輕人來說,這些詞語是同儕之間互相溝通、彼此產生認同重要的用語,也是小團體之間的默契。老一輩的人若一味地排斥,不但無法改變對方,反而容易被討厭。或許可以先試著不要去斥責,而是多一點接納,去理解他們的認同,藉此拉近兩代之間的關係,並衍生出更多的對話空間。

(作者為長老教會青年)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