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文學展 林立青談萬華互助系統與自救行動

林立青透過時間表帶線上聽眾們回顧疫情期間的援助行動。(相片提供/永勝5號直播截圖)

【林婉婷採訪報導】屏東縣政府與屏東縣境內獨立書店聯合策劃線上動態文學展,「永勝5號」於6月20日下午邀請作家林立青以「疫情之下,我們在做什麼」為題,分享他與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台灣社區實踐協會及多個公民團體、當地商家、民眾串連,在這波疫情期間為台北市萬華區無家者(街友)和弱勢族群募集資源的過程。

林立青指出,當一個地方遭到過度檢視和汙名歧視,反而會有反彈的力量產生,而萬華就是一個例子,過程中亦連結不同人物和團體,例如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對食物銀行的物資管理和媒合深有經驗,或是在台北市市議員吳沛憶協助下開設防疫資訊平台。商家也發展出互助系統,例如「蔴油李」為弱勢家庭製作冷凍料理真空包,「涼粉伯」在萬華社福中心關閉後提供店鋪作為寄放物資空間等。

林立青提到,讓無家者們能在原地穩定生存,不用為了物資四處移動,公民團體發放物資包除了包含食物、水,還有醫療口罩和隨身酒精噴瓶、乾洗手等;過去無家者們會在公共廁所擦洗清潔,但現在因為防疫,不少公共廁所關閉,因此他們也正在籌募擦澡物資;另考量健康,也要募集更營養且易咀嚼的粥品。

廣告

關心無家者之外,眾人也募集兒少物資,支援弱勢家庭、社福機構等。其中,關注「月經貧窮」議題的非營利組織「小紅帽」也提醒要募集生理用品包;林立青坦言身為男性確實沒留意到這部分需求,還因此四處請教,這就是疫情期間的另一種學習。林立青也強調,自己算是「第二線人員」,幫忙傳遞消息、詢問資源、整理物資等;萬華自救行動的參與者眾多,自己只是其中一位、且剛好能夠透過書寫表達的公眾人物。

在問答時間,有人請教如果現在與未來想要固定捐款幫助弱勢,捐到哪個單位較為適合?林立青建議先找熟識、信任的議題和團體,並親自參與義工活動;在捐款額度方面,可以去年吃過最貴的一餐為基準。他提醒,不要太勉強反而讓自己生活困難,「行善不要造成壓力。」

也有人提到其他社區是否可能效仿萬華的互助網絡?林立青坦言「有難度」,因為萬華有相關組織長期投入關懷系統、甚至長達10、20年,其他社區要跟進,需要看看是否也有這類長期蹲點團體;他點出,互助網絡是「救急不救窮」,還是要有公部門介入和學者協助歸納,才能發展成更系統化的模式。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