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隱形戰爭,中國資訊戰暗潮洶湧

(相片提供/維基百科)

 黃芃郁

維基百科(Wikipedia)是網路上一個致力於提供免費知識且可以被任何人編輯的百科全書。雖然由於其能被任何人編寫的特性,多被外界認為內容權威性不足,但經過多年的發展以及各地區編輯者的維護,維基已成為普羅大眾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知識獲取工具,大多數的搜索引擎、語音助理等,也常引用維基百科資料,將其視作核查事實的工具。

然而,在英國廣播公司(BBC)9月18日的報導中,維基媒體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表示,維基百科已經遭到「滲透」,其目的是幫助中國推進目標,並認為這種滲透已經威脅「維基百科的根基」。亦表示在歷經長期深入調查後,日前已經撤銷七名被指與中國組織有關的編輯權限,並且停止其他12名用戶的管理和編輯權限。

在前幾年BBC就曾經報導過,中國的網路控制已經開始越界向外延伸。在香港的「反送中」運動發生後,相關的維基百科頁面在一天內發生了65次修改,而「台灣」這一詞條的定義亦於一天之內被改了又改。以上都只是中國所引發之「編輯戰」的冰山一角,維基百科儼然已成為爭奪詞條主導權的戰場。

儘管如此,在當時的報導過後,維基百科官方並未做任何嚴格的處置,不少專家認為這可能是不同國家之間認知與定義的差異,中國有權以中國的視角講述自己國家的故事。以香港「反送中」的示威抗議者為例,雖然在香港、台灣及多數國際社會的眼裡,這是民眾上街對政府不當的政策表達其不滿及訴求而進行的抗議行為,然而在中國所建立的社會脈絡定義下,對中國民眾而言,這些示威群眾是造成社會騷亂的暴徒。因為視角觀點的差異而有不同的定義,我們所認為的事實,在他人眼裡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情況。

事實上,中國早在2004年6月開始,就多次封鎖維基百科,更於2019年4月23日起利用中國國家防火牆將維基百科全站封鎖,中國民眾無法正常進入任何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不禁讓人懷疑那些進行詞條拉鋸戰的中國網友,可能是受到中國政府操控而有計畫地對外界實施「大外宣」。

中國傾盡舉國之力在進行大外宣,即使國際間已對此小心防範,礙於諸多因素仍然防不勝防,因此讀者在閱讀資訊時,仔細了解內容撰寫視角並以此分辨出可用資訊顯得格外重要。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