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的使命

&nbsp馬太福音28章16~20節

◎陳清芳(美國北維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聖經記載耶穌從死裡復活後,在地上停留了40天之久,10次向門徒顯現,這次是第8次的顯現,學者認為就是哥林多前書15章6節所記載向500人的顯現,這是顯現的最高潮。耶穌將傳福音的大使命託付給這些男女門徒,這段經文被稱為「大使命」。這個使命今日也向教會及每一位信徒發出,將這使命託付給我們的教會及我們每一位。這段經文也被認為是耶穌登基為王的典禮,祂擁有權柄、王權(authority and lordship)、被敬拜和頒布使命。

 教會使命的 預備與宣告 (16~17節)

第17節開始有「但」字,表示仍然有人懷疑耶穌復活的真實性,但他們仍遵照祂的吩咐來到約定的山上,與祂相會,見到祂,就拜祂。「禮拜,敬拜」是教會最重要的使命,也是為其他使命的預備。耶穌宣告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耶穌的權柄裝備我們,我們奉祂的權柄去事奉。所以說,我們基督徒主日來禮拜:1.是慶祝主耶穌已勝過死亡和復活,我們也得著復活的生命。2.是與祂相會,與祂建立更親密的關係,更認識祂和祂的權柄。3.是裝備我們出去事奉。領受祂的教訓、使命與祂所賜的能力。我們要看重每主日的敬拜,敬拜是對上帝命令的順服,是享受祂全然的恩典,是振奮人心與上帝相會的神聖時刻。

「敬拜」英語可以用「service」,提醒我們除了獻上最高的讚美給上帝之外,若沒有奉獻與服事,就失去敬拜的意義。敬拜祂,就要服事祂,樂意遵行祂吩咐的命令。19世紀一位偉大的神學家士萊馬赫的一本小書《聖誕節座談》描述一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們一起歡度聖誕節晚會。男士們熱烈地爭辯有關基督身分的神學問題,對於聖誕節的氣氛完全無動於衷,女士及兒童們卻盡情地享受聖誕禮物、音樂與閒談。書中的女人說:「你們男人爭辯關於祂的事,我們卻愛祂、崇敬祂。」士萊馬赫說到,「那些用心來領受的是最大的祝福。」今日教會內有些現象宛如這些男士,來禮拜卻為著禮拜的音樂、儀式、佈置等等大大地爭辯,來到教會對於所要敬拜的三位一體的神卻無動於衷。那些帶著心靈和誠實,用心來禮拜的,才會領受上帝最大的賜福。我們要更新禮拜的,是我們內心的態度,要參與敬拜,而不是外表的形式,不要存觀賞的態度。

位於美國加州,全球知名的水晶大教堂因財務狀況而於2010年10月宣告破產。2011年11月17日獲得聯邦破產法庭的法官同意以5750萬元出售給柑縣天主教區。水晶大教堂禮拜各項禮拜節目的完美,無話可說,似乎非專業無法參與事奉,參加禮拜的人可能不少是存觀賞的心態來赴會。今日不少教會舉辦各式各樣的大型活動,也投資在美化建築物,無非要吸引更多人來教會,享受教會所給的好處。這真是上帝的心意嗎?我們應該衡量這些活動和美化建築物是否瓜分和減弱了教會花在傳福音的時間和資源?耶穌沒有金錢,沒有軍隊,沒有國家,卻擁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和少數相信祂的男女門徒,這些門徒也沒有金錢,沒有軍隊,他們卻擁有無比的熱情、愛心、信心、盼望和主的應許與能力來承擔這項大使命,他們勝過了世界,帶領成千上萬的世人成為主耶穌的門徒。這少數人扭轉了乾坤,不負使命,將福音傳遍了天下。今天我們的主也召我們來承繼這項使命,要我們繼續為祂贏得全人類。

 教會使命的 內涵與教導 (18~20節)

教會使命的內涵是「使萬民作主的門徒」。這使命只有一個命令動詞「使作門徒」,這是教會使命的目的。有3個分詞來作補充,教導之用:「去」、「施洗」、「教訓」:

1.「你們要去」,是完成使命的第一步行動。今日教會的做法,是請人「來」,以致教會的活動越來越多,建築物越建越大。耶穌以身示範去傳福音,「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馬太福音9章35節)保羅也作了典範,多次到亞洲和歐洲傳福音、建立教會。初代的使徒和門徒也四散到各地傳福音,不少人更為福音殉道。可能從基督教成為國教,人們來到修道院、來到教會,出去傳福音的呼聲越來越弱。直到19世紀,對大使命的經文有新的詮釋與了解,掀起了宣教的大復興,許多宣教師被興起,差派到世界各地傳福音。當時著名的口號:「人人前往,前往普世」(All should go, go to all);「從西方世界到全世界」(From the west to the rest);也宣告:「在我們世代把福音帶給全世界」(Evangelization of the world in our generation)。福音也在那時傳到台灣,1865年馬雅各醫生是第一位來到南台灣的宣教師,1872年馬偕博士也把福音帶到台灣北部。

今日我們身為基督徒有責任,至少在居住的社區和工作的職場,以身教與言教傳福音,帶領他人信主,這是「去的行動」。然而教會傳統的作法,是把同事、朋友、鄰居,甚至陌生人帶進教會,「請他們來」參加教會的聚會。希臘文「傳」(euangelizo, proclaim)和「福音」(euangelio, gospel)兩字不同,一是動詞,一是名詞,「傳福音」直譯是「宣布好消息好消息」,雙重好消息的宣揚。

2.「為他們施洗」,施洗是成為門徒的起點,是受洗者願意作門徒的一種承諾的表示,是信仰追求的開始。

3.「教訓他們遵守」,教導他們遵守耶穌所有的教訓,也就是作門徒一生的功課。耶穌所有的教訓是什麼?有可能嗎?耶穌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和「愛人如己」,也說:「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福音22章37~40節)。耶穌所有的教訓也可以凝集在「十字架的道理」上,正如保羅所說:「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加拉太書6章14節),也說:「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哥林多前書2章2節)十字架是受苦受死的記號,藉痛苦與犧牲表達出愛。我們跟隨主耶穌基督的人必須承擔代價,更堅毅持續地為信仰付出犧牲的代價。

教會除了看重查經和主日學教育的言教,明白主耶穌的教訓,更要用身教教導信徒共同以行動實踐耶穌的教訓。

 教會使命的 應許與保證 (20節)

主耶穌說:「看哪(中文聖經沒有譯出),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這是主的應許,也是主的保證。雖然主耶穌離開了這世界,卻要繼續天天與所有的門徒同在。上帝的同在並不保證我們的環境一帆風順,一定成功。上帝的同在是賜給我們力量、勇氣和肯為正確的價值觀堅持,使我們甘心樂意順從大使命,激發我們竭力傳福音,使萬國都認識基督,使萬民都知道基督是主。

名作家楊腓力在他的著作《靈魂倖存者──他們助我跨越信仰危機》書中,提到馬丁路德‧金恩為了民權遭受嚴酷的毆打、下監、被炸、侮辱,甚至多次遭到生命的危險,他都能置身度外,逆流而上,他的貢獻實在非同小可,今天把他的生日成為全國假日來記念。書中記載金恩牧師的禱告:「主啊,我在這裡想做一些正確的事情,我想我是正確的。我想我們所代表的目標是正確的。但主啊,我必須承認我現在很軟弱。我正在顫抖著。我正在失去勇氣。」就在那個時候,他彷彿聽見一個微小聲音對他說:「為公義站起來,為正義站起來,我就常與你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上帝這個同在的應許、保證,使他在幾乎氣餒時,能夠重新得力,持定正確的價值觀,不放棄使命,完成他應盡的使命。他在被暗殺前一個晚上,最後的演講說到:「&hellip&hellip所以我今晚很高興。我心中一無掛慮。我不怕任何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上主榮耀的來臨。」

*  *  *

教會裡的每一位信徒都應看重敬拜,先知以賽亞在敬拜中,受到潔淨,也願意被差遣。今日教會的失敗,在於太注重活動而不是禮拜。其活動又常限於教會的圍牆內,看不見社會的需要,有時教會活動本身太多,讓人疲乏,以致缺乏力氣從事社會關懷與傳福音的重任。我們要有正確的傳福音策略,走入人群中,讓上帝的愛與恩典臨到他們。我們如此做,上帝應許的保證,必讓我們不懼怕任何的遭遇。教會就能成為社區的光與鹽,榮耀上帝的名。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