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水災2週年 教會關心不打折

普世教會機構肯定PCT 88重建事工 &nbsp突顯政府怠惰失職

【李信仁專題報導】88水災屆滿2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致力於88重建事工,用「上帝國宣教」精神與受災居民攜手努力;PCT的88重建事工,獲得多個普世宣教機構肯定,經驗值得各國借鏡,與政府處理88水災怠惰失職,形成強烈對比。

普世教協(WCC)、世界傳道會(CWM)、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CRC)等重要普世宣教機構,均派員來台了解PCT的重建事工;2011年4月26日至29日,第56屆總會通常年會,19個普世教會和機構40位代表參加,由於日本震災嚴重,各國期待參考PCT的921大地震、88水災重建經驗,使教會在災難中善盡職責。

其中,WCRC發行全球的通訊刊物,7月份大篇幅介紹PCT的88重建事工,WCRC大眾傳播幹事Kristine Greenway在4月下旬來台參訪花東,看到台東88重建關懷站不只從事災後產業、家園重建,並與東排、東美、布農、東部、達悟等中、區會組成「台東宣教聯盟」,號召反核廢料、反對「東部發展條例」和「美麗灣渡假村」等開發案,控訴政府和財團破壞花東,使Kristine Greenway留下深刻印象,認為PCT的88重建具有整全性,不單是災難救援或經費補助,更結合社區宣教,進一步訴求改革,從根本解決人民的苦難。

另外,WCC今年5月17日至25日在牙買加舉行「國際普世和平會議」(International Ecumenical Peace Convocatio,IEPC),來自全球的WCC會員教會代表超過千人與會,IEPC設100多個議題工作坊,PCT的88重建是其中之一,總會莫拉克重建中心執行長林芳仲牧師、教社委員會主委Avai牧師(陳清發)代表報告,多國代表對這項議題有高度興趣。

WCC全球各會員教會當中,有能力規劃和執行災後重建的並不多,可見PCT經驗重要且可貴,與台灣同屬海島國家的馬達加斯加代表提到,馬國經常遭遇颶風侵襲,但教會對救災、重建束手無策,而PCT有完整的事工規劃,組織、人力與資源整合妥善,希望PCT傳授經驗給其他國家;美國長老教會(PC(USA))代表也表示,美國近年天災不斷,PC(USA)組織龐大卻無法有效參與救災,盼望來台考察PCT的88重建。

PCT在88水災後設立7個重建關懷站,今年開始宣教轉型,持續深耕並延續重建成果,協助當地中、區會建立事工和宣教長久發展架構;88重建事工計畫從2009年8月8日至2013年8月總共4年,分為救援安置、關懷重建、宣教轉型等階段,總會設莫拉克重建中心,設台東、屏東、鄒族、魯凱、排灣、部落、南布等7個重建關懷站,為了使重建期屆滿後事工能夠持續,重建站進行宣教轉型,自給自立。

今年2月,88重建聯席會議討論宣教轉型,各重建站協助當地中會設專職單位,推動重建站轉型成為中、區會常設機構,協助各教會推動社區宣教、急難救助。

不過,馬英九政府88災後每逢週年,經常誇耀政府重建成果,對此,長老教會88部落重建站以及原住民、部落和民間社團組成的「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提出控訴,真實的情況是許多88受災的原鄉族人,因政府不當政策流離失所,被迫住在「永久屋」與部落脫離,許多族人無法回到原鄉繼續耕作,生活不安,錯誤政策,誰來檢討負責?政府各類重建會議,消耗大筆預算,卻沒有族人主體的聲音。

8月1日,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舉辦論壇,綜合88災區代表意見,提出「政府重建政策錯誤清單」,包括:1.以安置取代重建是嚴重錯誤。2.馬政府強制集體遷村造成部落族人對立,撕裂原鄉部落。3.入住高雄杉林大愛永久屋族人失業,生活出現問題。4.戶籍遷至都會區永久屋,將喪失原鄉土地的權利與主張。5.原鄉家屋強制斷水斷電、家屋拆除。6.入住永久屋的災民需要遷出戶口,而且只能遷出,不得再遷回原鄉,嚴重違反人民有遷徙的自由。7.災區土地使用遭受限制。8.原鄉重建牛步化,道路交通問題最嚴重。

2年來,長老教會關切政府的88重建政策,尤其行政院災後倉促制定《災後重建條例》對災民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政府明顯失職,長老教會與受災地區自救會與居民、NGO團體站在一起,用自主力量突破政府失能的困境,自立重建災區文化和產業。

重建計畫完整 經費專款專用

【李信仁專題報導】針對長老教會88水災重建,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強調,重建事工有完整計畫,經費「專款專用」,並將事工經驗貢獻普世教會和國內各界,災後2週年來對政府重建政策的缺失提出看法。

根據長老教會公布88重建奉獻收支表,截至今年5月24日總共收到新台幣2億7039萬2763元,支出1億1710萬7123元,經費使用項目包括:中區會辦理災民生活安置補助、各重建站事工執行、家屋重建、災區牧者補助、心靈關懷等;長老教會88專款奉獻和募款向內政部報備核准,從88災後至今,每週都要將經費收支送交內政部審查,每筆都通過嚴格審核,公開透明。

張德謙表示,88水災一發生,就收到教會和社會各界的奉獻,長老教會提出4年重建計畫分階段進行,當時有牧長質疑:「為何不將奉獻立即發給災區居民,而要分階段執行?」總會88水災重建中心說明,重建不只是經費補助,更要幫助在地自給自立,使重建結合社區宣教,才能讓重建成果永續發展。災後2週年檢視重建事工和經費使用,如果當時就將奉獻全數支出,沒有長期和階段性計畫,不只無法讓重建與宣教深耕,更可能造成各地為了經費分配產生不必要的衝突。

目前長老教會88重建進入第2階段,總會輔導各關懷重建站轉型,重建站規劃當地事工,中區會、地方教會提供支援和關心。第1階段和第2階段的事工重點不同,第一階段以急難救助為主,搜集、了解各地災情,以中、區會設立救災系統,總會在災區設置救援重建站等;第2階段則有家屋重建、農產復耕、重建站事工等,需要長期進行。

2年來,長老教會重建事工獲得各界肯定,尤其是普世教會機構認為值得借鏡,張德謙表示,從88重建中累積的寶貴經驗,期待能分享給普世教會。另外,長老教會重建經費使用通過最嚴格的審查,得到各界信任,甚至世界傳道會為日本大地震奉獻,也透過長老教會轉交日本基督教團,可見長老教會急難救助、災後重建能夠貢獻世界,盼望眾教會持續關心參與。

原民自治論壇 指出結構問題

【陳韋鑑專題報導】88水災2週年,馬英九總統表示,政府的重建工作迅速,永久屋進度已達9成;然而,在第一線服事災民的牧者同工及專家學者,卻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

7月31日至8月2日,由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主辦的「2011原住民紀念日──原住民族自治論壇」在新竹聖經書院舉辦,邀請各族群中區會幹部同工,及許多關心此議題的專家學者參與,討論88水災重建2週年相關問題。會中邀請南布中會高中教會理斷.搭給嚕嘟嗯牧師及魯凱中會總幹事Pelenge(陳松得)牧師分享,並請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執行長金惠雯回應。

「各部落重建都有相同的問題,因為沒有好的自治法,」總會原宣幹事歐蜜‧偉浪牧師表示,「許多部落NGO只能與地方政府對話,但很多問題都是中央政府的結構性問題,」因此總會原宣推動「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結合各部落力量,指出中央的問題。

「山上除了便道,其他的重建都是零,產業重建也是零!」提到桃源及那瑪夏災區的狀況,理斷氣憤地表示,政府與商人蓋的都是每次下大雨會壞的道路工程;針對永久屋,他也表示,「2週年才是災難的開始,」面對失業嚴重,當局又發函告知,「凡住進永久屋的居民,就不能回到原居地,連子孫都不能回去,根本違反憲法中的遷徙自由,」「2年了,平地也許會逐漸忘記88水災,但是88水災卻在部落持續發生著。」他感嘆的說。

Pelenge提醒族人,並非意見領袖的決定都是對的,「還是很多族人相信政府不會出錯!」他認為官方應該先來了解部落族人的文化,魯凱族群有4大基督宗派提出3次聯署,包括8大訴求等等,「可惜被採納的還是很少,」「慈濟都是房子蓋好了才叫人去住,也沒有保留教會的預定地,甚至教會自行募款起造的教堂也不能擁有產權。」

與談人金惠雯表示,執政黨的永久屋政策是一群都市人的思考,認為家就只是房子,完全不考慮「部落」的概念,未來等到國土規劃法加上特定區重劃,「所有非災區的原住民也都會變成受害者!」

88重建中心總召/石連城

聯席會分享進度 訓練教會自救救人

【特稿/石連城】88水災迄今已屆2年,據官方統計,此次水災共造成681人死亡、18人失蹤。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社委員會於災後隨即動員展開救援,總會事務所也隨即成立應變小組定下救援計畫與行動綱領,並由總會議長緊急召開臨時幹部會議,於全國成立6個救災指揮中心,並責成屬下各中區會分組協助災區的救災工作。

直到救災告一段落之後,於災區成立6個重建關懷站協助災區重建,並因災後的種種經驗與看見,成立了第7個以政策評析、部落組織串連為主的重建關懷站。

88水災迄今已過2年,或許有些人漸漸淡忘,但事實上,在災後第2天,長老教會就已經提及造村及建永久屋的構想,更與受災的災民商洽將來的可行性。在救災即將告一段落之際,又主動開始思考後續重建的計畫;當重建計畫逐漸完成時,長老教會已經進一步開始思考重建轉型的問題。

我們所期盼的是,不要在災難發生才看到教會,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就有教會的身影,一旦有災情發生,教會就在其中,隨時提供必要的協助。更重要的是,我們訓練災區的人在重建過程中,懂得如何在受災中聳立不被擊倒,進而自救救人。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認同於這塊土地,尊重多元化的族群社會,所以在整個救災與重建的過程中,是以分享而不是給予的心志,以尊重災民的意願及其文化特質,尤其是原住民受災戶的文化來進行。事實上,在整個重建過程中,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困難,與一些不切實際、不合乎受災戶的需求的政策,讓負責協助重建的工作人員,疲於奔命的與相關單位來進行協調,爭取。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募得的款項不多,只有近3億,可能是NGO中最少的一個團體,但我們深信藉著上帝所給予我們的智慧與信仰的教導,會做最妥善的運用,發揮最大的效益來榮神益人。目前,我們的7個重建關懷站仍然很積極且盡責的進行著相關事工,我們也邀請當地的中區會參與督導與協助,並於2個月1次分別在不同的重建關懷站之所在地舉行的聯席會議上,觀摩分享事工的所得與推動的可行性。

如果進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官方網站www.pct.org.tw中,可以看到88水災救援重建中心的專頁,弟兄姊妹可以發現,除了家屋重建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產業復耕、心靈重建、就學協助、課業輔導&hellip&hellip等等事工。我們也可以從各個重建關懷站網頁中的報告,得知這些訊息。

期盼全能的上帝,藉著我們的分享所做的工,讓我們能早日脫離88水災所造成之傷害的陰影,也藉著許多人的關心、協助與代禱,讓災區成為樂土。

88重建中心執行長/林芳仲

重建中心將轉型 透過信仰持續服事

【特稿/林芳仲】泰雅爾中會的牧長兄姊,在2009年莫拉克颱風之後,結合嘉義中會的牧長兄姊,以徒步登山、下溪谷,背著民生物資、發電機,送進阿里山各部落,當時所有交通工具都無法進入,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發動的救援行動,讓缺乏糧食的部落得到支持,具體表達台灣人民對於飢餓的人的憐憫愛心。

後來,長老教會得到各教會、非政府組職、國內外夥伴教會的奉獻,陸續設置9個救援關懷站、7個重建關懷站,進行救援與重建工作,讓受災居民、教會能夠恢復生活的機能,回復到正常的生活,甚至更好的境遇。因此,我們推動的工作項目包括:臨時安置、發放慰問金、以工代賑、農業復耕、弱勢教會牧者津貼、災區神學生學雜費補助、家屋重建及禮拜堂修建等。

策略上尊重災區原住民的意願、族群文化,支持「我要回家」的訴求,期待馬英九政府能夠依「原住民基本法」修改重建特別條例,這些工作的層次,不僅止於慈善工作,更關心到受災者的人性尊嚴及人權,以及重建的政策。這些工作雖然很不容易,但是我們基於信仰,仍須與災民站在一起,讓公義得以實現。

我們教會將以4年時間進行重建,目前的任務型組職與工作,將於2013年8月完成。為使教會投入的人力、財力、物力,能在任務結束之後,對重建的中、區會有持續的助益,轉化有助於中會和教會的宣教,從2011年8月起,重建工作的第3年,開始推動「宣教轉型」。

這2年來,依教會的體制及情況逐漸得到NGO、基金會及公部門的肯定,能夠信任我們教會所做的重建工作。這些團體基於對災區重建的關懷,希望透過可信任的重建團體,執行重建工作,捐贈財物。我們希望透過重建的服事所建立的彼此信任,能夠在任務結束後,繼續維持,讓重建的中會繼續擁有足夠的人力和經費,以基督的信仰進行服事這個世代、地方的人民。

因此,我們陸續在重建的中區會討論,推動重建的宣教轉型,期待以2年的時間預備,在2013年8月之後,重建的中會更有能力持續宣教。

屏東重建站主任/陶月梅

針對年齡辦活動 眼光放遠有機成長

【特稿/陶月梅】屏東重建站與大鵬灣、竹仔腳、林邊、佳冬、麟洛教會攜手合作展開重建的工作。5個教會都成立課輔班來輔導,陪伴經濟弱勢與家庭功能不足的孩童,讓他們不致因不同的弱勢身分,失去翻轉生命與階級的機會。

為因應屏東縣老年人口不斷上升的趨勢,針對長者健康、心靈照顧、信仰與文化傳承舉辦活動。透過教會與社區據點,提供長者「運動促進」、「生命回顧」,提升長輩生理機能、促進身體健康,同時也增加長輩社會參與度,與社區其他居民有著更多互動交誼之機會,以達「成功老化」與「老人宣教」之目標。這是目前屏東重建站著墨最多的工作。

88水災重建工作已進入第3年,我們的工作既是伴隨水災而來,自有其階段性。因此,總會重建中心預計在2013年8月將88重建工作告一段落。各地重建站已累積了2、3年與公部門、私部門合作,撰寫方案的經驗,並募集各種不同資源。正思考如何藉由這些寶貴的操作經驗,轉型成一般性的常態機構。

總會重建中心在今年7月中旬時,邀請屏東中會災區教會、重建站同工與中會幹部一同會議,重建站如何進行轉型?在思考轉型的時候,眼光不只是放在災區而已,而是思考什麼樣的事工是中會內各教會所需要。同時思考所需經費從何而來?要做為一個可長可久的非營利組織,多元的經費來源是必要的。

屏東重建站在未來的服事,持續關懷不同的年齡層與對象,結合各種不同型態的工作進行著。有策略的提供中會內教會發展社區工作的方案,符合教會的期待與需求。與教會共同持續前進,有機成長。

遷村政策藏陷阱
原鄉重建才有望

【李信仁專題報導】88災後長老教會投入原鄉重建和協助興建永久屋,以「尊重在地居民意願,恢復既有生活和產業」為原則,高雄那瑪夏南沙魯、勤和部落避難屋陸續完成,使居民能在原鄉安心生活;長老教會與紅十字會承建的屏東長治百合園區第2期4月已開工。

政府災後將許多災區列為不適合居住地區,強制搬遷,引起居民不滿,雖然宣稱遵照「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原則,但《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強制遷居、限制居住,剝奪居民生存權和土地所有權。

莫拉克颱風重創災區,長老教會認同在地重建理念,協助留在原鄉重建的居民規劃避災、家屋修繕及產業、文化與生態重建,特別是雨季和颱風帶來豪雨可能造成道路中斷,因此興建避難屋,平日居民在自家生活,大雨來時到設備完善的避難屋安置,不必離開家鄉。為了屏東縣霧台、阿禮、吉露、佳暮、伊拉、大武及三地門受災戶興建「長治百合園區第2期工程」,由長老教會魯凱中會、循理會、天主教、復臨安息日會組成「魯凱基督宗教聯盟」和排灣中會共同參與,包含家屋106戶、學校、活動中心和10間禮拜堂,是「全球教會密度最高的園區」,成為原住民向平地宣教的新起點。

8月7日88水災2週年前夕,馬英九總統夜宿屏東縣瑪鄉禮納里永久屋表示,遷村過程可望成為研究原住民歷史,尤其是社會學中很重要的題目,但是馬英九漠視居民真正的心聲,多數居民仍期待返回原鄉在地重建,透過夜宿和媒體宣傳,對外塑造關懷受災居的印象,對於政策缺失卻沒有任何回應。

88受災的德文部落堅持原鄉重建,德文教會牧師李耀光(&rsquoaravas)5月18日於長老教會、展望會、基督教救助協會3機構救災訓練中指出,部落曾討論是否要遷居永久屋,發現《重建條例》有很多陷阱,例如中央政府可強制居民搬遷,部落沒有自主權,住永久屋就要放棄山上土地,可見重建委員會「騙很大」,政府不能用強制手段剝奪原鄉土地!為了保留土地與生活文化,教會和部落形成共識,多數居民同意在地重建,生活與產業發展良好。長老教會持續關心支持原鄉在地重建,協助恢復農業生產,建立居民的自信心,反對馬政府強制性集體遷村,造成部落族人對立,撕裂部落團結。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