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希望會宣布撤出印度

政府激化民族主義 基督教慈善團體遭波及 宣布3月15日結束長達48年事工

【黃星樺、曾菀妤編譯】礙於印度政府對海外基督教團體愈見嚴格的限制,長期賑助印度貧困兒童的基督教慈善團體「國際希望會」(Compassion International)正式宣布,3月15日將終結該會於印度長達48年的慈善事工。

國際希望會印度辦事處有589名工作人員,在當地實行超過500項兒童援助計畫;每年投入約5000萬美金進行人道救援,照顧當地15萬名兒童,是現行全球所有辦事處中事工量最大的。2011年,印度政府改變了外國捐贈法規,以便規範國內的非政府組織,國際希望會被列為受管制的海外基金會,除非得到印度政府的允許,否則將無法由海外輸入慈善資金。此舉被視為是政府朝向印度民族主義邁出的第一步。

針對質疑,印度內政部發言人指出,國際希望會底下的兩個附屬組織都登記為「社會、文化、經濟和教育」組織,卻在未經允許之下資助宗教活動。發言人並說,官方代表曾在1月時和該會職員會面,表示政府願協助該會轉登記為宗教組織的立場,但遭到該會拒絕。

事實上,近兩年來,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和其所屬的印度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的壓制下,國際組織在印度的活動已減少一半以上。以2016年11月為例,有25個組織被禁止接受海外資金;超過一萬個組織無法通過最新的執照申請。印度內政部表示,此舉是由於它們「不符合印度的國家利益」。

針對印度政府的舉措,聯合國特別報告員批評道:「莫迪政府為了政治目的,打壓對自己不利的組織,包括人權團體、環境團體等。」究其實,對以印度教為主要宗教的印度而言,任何具有基督教或伊斯蘭教背景的團體,都容易踩到印度社會的敏感神經。對提倡「印度教性」(Hindutva)的莫迪政府及其支持群眾來說,更是如此。

國際希望會雖持續遊說美國政府進行干預,但該會在發給贊助者的電子郵件中承認,目前的困境不太可能好轉。國際希望會主席梅里亞多(Santiago Mellado)也在信中指出,印度政府「封鎖」海外團體的政策毫無任何理由,只是因為它們展現了某種基督教價值。(資料來源:Guardian、Christianity Today)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