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宣教師的腳蹤之側影

李孝忠(新加坡大會宣教顧問)

新加坡長老會(PCS)今年慶祝宣教140週年,主題是「生命共同體」,國內議題是教會和社區的合一與認同,亞洲區域宣教運動則強調「休戚與共和相互建造」:不因PCS是資源和人力的提供者而產生「施與受」「富與貧」「母與子」「強與弱」的互動關係;需在「基督的肢體」前提下以相互尊重、互助互惠的態度來實踐上帝的使命。該主題的理念分享已受到東南亞眾教會領導者的正向回應。

早期台灣宣教師和星國宣教師均來自蘇格蘭教會(Church of Scotland),若能蒐集17至19世紀該國政治、社會和教會處境的資料,或許有助於論述星國和台灣宣教運動的神學反思和展望。如當時英國殖民主義的政治背景、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轉型和教會的主流價值,對當時英國的海外宣教運動應有一定的影響。

17世紀荷蘭改革宗教會的牧師抵台時的任務,原本是為了關顧荷蘭士兵的信仰生活,後來開始向南部西拉雅原住民宣教,初期的態度是尊重本地文化、學習本土語言、翻譯西拉雅語聖經,設立神學院和培育本地人才。但後期的宣教師卻改變策略,要求本地信徒學習歐洲教會的教義傳統,排斥本地的風土文化,這些改變影響了教會本土化的願景。

相對的,19世紀派駐台灣的蘇格蘭、加拿大宣教師初期各自在台灣南北宣揚福音,卻不約而同地以醫療、教育作為傳道事工的媒介來建立本地教會,最後由本地信仰領導人促成南北教會合一,設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今日教會在回顧宣教師腳蹤時,固然要以感恩的態度來記念並跟隨他們美好的信仰見證;但其中若有偏差的動機、不當的態度和策略,教會也應避免重蹈覆轍。

12月3日參加了由PCT歷史檔案館舉辦的《馬雅各醫師手稿與張瑞雄牧師的史料》發表會,筆者身為今日國外宣教師,就前人宣教腳蹤有一些反思:一、真理的涵義之一是「真實」;二、鑽研歷史的任務之一是發掘真相;三、蘇格蘭17世紀海外殖民和宣教的處境應是可幫助台灣教會更了解早期宣教師的事工和信仰思維;四、台灣早期教會信徒和宣教師之間的信仰互動應是相互性的激勵,共同的見證。

因此,教會歷史的神學反思可能要跳脫歌功頌德式的表層陳述,而是以上帝的拯救和耶穌基督的使命來檢視教會在過去、現在和將來的見證是否合乎上帝呼召和差遣教會的心意。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