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ul採訪報導】本年度第二次新眼光工作坊,邀請曾任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新約教授、新加坡浸信會神學院院長,主攻新約的台神退休教授孫寶玲表示信息分享在教會與在學校是十分不同的,應該要針對受眾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安排以及方式。
他回應到,聖經要是要帶有意義的閱讀,才會有所獲得;但聖經本身就是文本,如何去做解釋、理解,其實作者占了很大一部分,特別像是聖經中所記載的歷史與現代讀者之間年代的差距,涵蓋偤太人的歷史,最少有三千多年,所以要如何跟平信徒分享,從研讀聖經上的人來講,要如何去消化、轉化,講述給會友們聽,其實要有很多角度;他也提到,在課堂上的確可以明確分析每段經文中所帶有的意涵、歷史意義,但在會堂中、一般聖經閱讀刊物,如新眼光讀經本,要有不一樣的變化。
孫寶玲舉例,就如同開車一樣,駕駛並不用特別了解機械理論、電機理論,只要懂得駕駛、打檔、適當踩油門以及剎車、抓好距離感,就能使車子向前邁進;如果要了解其中含意,更是要平信徒本身有相關經歷、以及特別學習,才有辦法運用自己的方式瞭解聖經,但也要有對聖經基礎的認識,就像油門以及剎車,才可以有好的方向以及目標來認識經節。
孫寶玲也提到撰寫寫靈修教材以及書籍,不應該是純技術性解釋經文,因為受眾也就是信徒,並不是受過很專業訓練,可以懂其中所涵蓋的意涵,而很多人常在思考,在講道或是書寫靈修材料時,很容易陷入要用技術性解經的方式,抑或是用主題來從經文中分享見解以及看法。
但孫寶玲認為,分享信息時,不該陷入這種二元論的看法,應是兩者兼具,像是馬太福音,當然可以用主題的方式來去理解,但也能從其中故事的講述、人物的關係、歷史時間點的意義,來去分享給信徒,重點還是依循著受眾種類的不同來去設計分享信息的方式,在教會面對信徒,更應該是藉由經文來使信徒有所感動,進而有自身的體會。
最後,孫寶玲也說明,靈修材料的作者所寫出來的東西,都會成為循環,藉由作者的解釋,讀者理解之後可以分享給其他人,再次成為一種循環,也能因為生命經驗的不同,有不同的感動之後,創造出自身的理解聖經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