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嘉義東石 蚵棚蔓延湛藍海岸

(相片提供/洪敬慧、黃樂行)

◎洪敬慧

雖然是冬日,因為日頭熱情照著,走在這個漁村的街道上並不覺得冷。只是海面陣陣襲來的寒風將人的頭髮吹亂,也帶來大海的氣味。

 漁 村 樣 貌 

這裡是臨台灣海峽的嘉義縣東石鄉東石村,全台重要養蚵地之一。位在嘉義縣西北海岸的東石鄉,東邊接連朴子、六腳,南邊為布袋。東石開發得早,在清國時期已有許多從中國閩南泉州東石過來的移民,在此形成了聚落,並沿用故鄉「東石」為名。當時,海峽兩岸的東石相對,成為通商貿易的重要港口。

(相片提供/洪敬慧、黃樂行)

因氣候合適、沿海資源豐富,東石早期也曾有農業,種稻、甘蔗,後期則多種植經濟作物。然而因人口老化,從事農業人口減少,農地多改為魚塭。而養蚵產業由始興盛至今,銷路遍及全台,一簍簍剛採回來的蚵是常見的路邊即景。

走在街巷裡,左右兩旁多是紅磚屋,木頭窗櫺顯然經過幾十載的風吹日晒,已有了歲月的痕跡,門楣上的春聯在海風吹襲下老得很快,一年未過,邊角已隨著風飄啊飄。臨近最熱鬧的村落中心,才開始看到兩、三層樓的樓房,好幾戶尚保留老式的鐵花窗。不變的是,每走幾步路,就會看到房子外堆著幾簍蚵,再走幾步路,就會看到幾個婦女穿戴遮陽的斗笠和袖套,腳穿雨鞋,坐在矮凳上剝蚵殼,面前的矮木桌堆著小山般的蚵,都在等著她們一一相中,好脫殼而出。

(相片提供/洪敬慧、黃樂行)

 廟 埕 風 景 

東石是一個高齡化的村落,村民多從事養蚵、剝蚵殼工作,年齡偏長。我近距離觀察婦女們工作時專注的身影,她們常年被陽光晒得偏黑的皮膚上分布著辛勤度日累積的皺紋,神情極為專注。只見她們用小刀將蚵殼剝開、取出白嫩的蚵肉,再將蚵肉放進碗中、空殼放置一邊,動作一氣呵成,沒有絲毫遲滯,幾乎沒有多餘的動作。想到她們如此日復一日安靜地工作著,讓我不由得打從心裡敬佩起來。

(相片提供/洪敬慧、黃樂行)
(相片提供/洪敬慧、黃樂行)

村裡最熱鬧的地方,是規模最大的先天宮前的廣場。站在廟埕,可以聽見蚵仔煎攤販的吆喝聲此起彼落,勾引遊客進去坐坐,吃一盤產地直送(可能就在隔壁)的蚵仔煎。口渴時,可以到「調茶局」買杯手搖飲,當地朋友說:「這間就是我們東石的迷客夏!」

我們喝著解渴的冰涼茶飲,繼續穿越廟前廣場,正想從左側的巷子鑽出去時,有個男孩大喊一聲:「樂行哥哥!」叫住我的朋友,於是我們一群人站在毫無遮蔽物的廟埕中央聊了一會兒。男孩一手拉著推車,原來他的家人在廟埕邊賣菜,他也來幫忙。朋友和他聊了幾句,關心他怎麼許久沒去教會。我看著烈陽下他們的背影,朋友時不時搭著男孩的肩,彷彿看見耶穌親近孩子的情景。

 信 仰 實 境 

我的朋友樂行與瑞欣目前在東石基督教會服事,他們大學畢業後先後投入鄉村福音佈道團(簡稱「鄉福」)的全職事奉,在東石與其他同工配搭服事,除幫助常來教會的孩子在信仰上有更深的造就,也在教會開設課輔班、籌備大小營會,吸引社區小朋友與青少年走進教會,有機會聽聞福音。20多歲的他們大學畢業後兩、三年,即放下原先舒適的生活與職涯的發展,委身於這個村落服事人、服事神。除了海與天空是湛藍的,看似缺乏年輕人喜歡的繽紛多彩。

(相片提供/洪敬慧、黃樂行)

然而,成立於1971年的鄉福,異象即是「在台灣沒有教會的鄉村建立教會」。在大小廟宇林立的鄉村傳福音、建立教會並非易事,鄉福以課輔班、雙語營等事工走入社區。一些青年回應呼召,面對社會經濟變遷,鄉村人口大量流失,在只剩老人與小孩的村落,持續陪伴生命,傳遞主的好消息。

樂行和瑞欣在這裡大多陪伴青少年和孩童,這些孩子在民間信仰的背景成長,原生家庭有喪失功能、經濟弱勢等多重問題。不只村落需要主,到村落服事的青年也需要主,在服事中回應主的愛。

(相片提供/洪敬慧、黃樂行)

我從教會往海邊走,爬上堤防,遠眺那片藍色的大海。海面漂浮的蚵棚一片片,似乎要蔓延到天邊,靠近堤防處有幾艘船隻停靠。腥味令人有些難以忍受,但我任由風強力不斷撲過來,感受大自然難以抵抗的力量。我轉身望向村落,看著遠遠的地平線有兩處突起,教會與廟對峙著,我想像著金碧輝煌的廟堂及人氣鼎盛的廟埕,相比之下,十字架是那麼不顯眼。我還在懊惱地比較著,突然堤防下傳來那位弟弟和樂行玩耍的笑聲。我突然明白,不必看這世界的勢力,主啊!祢一直都在,一切都在祢的攝理之下,我們不過與祢同行。

(相片提供/洪敬慧、黃樂行)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