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遊記」跨國展 歌謠乘載勞動與遷徙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北當代藝術館(以下簡稱當代館)推出「非遊記」展覽,由跨國際的11組藝術家團隊共同展出,歷經2年的前期研究、記錄、展演與策劃,擴延台灣及泰國間歷史與族群的交流對話,於5月10日至7月17日在當代館展出。

當代館館長駱麗真指出,主視覺雖然非常歡樂,但是「非遊記」本身在探究的並非是旅遊愉悅的議題;在與策展人討論的一開始,是從歌謠切入,因為歌謠乘載了人的互動與遷徙的過程,而遷徙過程裡有更多關於人權的議題。

駱麗真表示,當代館位置靠近台北火車站,而車站在假日時候,是台灣各地的移工、新住民及來自世界各地旅人選擇相約聚集的首要地點,在這樣前提下,當代館思考要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自然地邀請他們來到當代館,甚至是他們想要靠近藝術的時候,第一想到的是當代館;這就是當代館促成這次展覽非常重要的前提,也是當代館多年來想要達成的境界。

駱麗真說明這次「非遊記」展覽,看似跟地理移動有關,但事實上,包含的不僅是移動這件事情,還包含了人與人之間彼此對待的方法,以及,遷徙過程產出所有跟藝術與音樂相關的所有一切、都還在流動且還未定型的事物,所以這個遊記的展覽不會是終結,而是遊記的開始,但並不是一個歡樂的遊記。駱麗真希望「非遊記」是當代館跟來到台灣的旅人們,共同一個很好的藝術溝通的開始,而且「非遊記」是台灣能夠朝向人權更進步的一個方法。

策展的主視覺有中文、泰文、越南文,展出內容呈現在台移工的現況,並且跟台灣原住民的「林班歌」與泰國東北的摩蘭(Molam)歌謠交疊,然而要討論的是關於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深層議題。

策展人鍾適芳指出,遊記在文學跟影像上是常民孰悉的類型,但透過「非」這個字所要提醒的是,有很多移動的旅程並非愉悅或浪漫,很多是被淹沒的漂泊流浪聲音。

「非遊記」採集散落於社會邊陲的被淹蓋的聲音,透過11個藝術團隊,用不同媒材去把這些聲音轉譯成為裝置藝術作品,透過這樣的路徑去回應「非遊記」這樣的主題。

鍾適芳表示,主題下有兩個聲軌,第一軌是「我們不是來玩的」,第二軌是「再等我三年」,兩軌相互交疊。她特別提到「再等我三年」,出現在很多流浪的歌謠裡面的一句歌詞,因此策展探究「誰在流浪,又為何流浪」,討論的是勞動者的漂流,然而對於漂泊的人來說,「語言是他們的居所,歌謠是他們勞動生命跟活力非常重要的養分」是這次展覽的概念。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