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性別與風土 廖振富談台灣詩

(相片提供/高雄文學館線上講座截圖)

【林婉婷採訪報導】高雄文學館舉辦「召喚島之文學迴聲──台灣傳統文人與古典漢詩」系列講座,第四場次於6月11日下午登場,邀請中興大學台文所兼任教授廖振富主講「時代、性別與地方風土:日治時期台灣古典詩的多元風貌」。廖振富介紹,這次演講所談的古典詩被日本稱為漢詩,是指「漢字寫成的詩」,並精挑細選「南方風土民情」「政治與社會運動」和「女性意識覺醒」等主題作品,帶領與會者們認識台灣古典詩的議題性與藝術性。

廖振富於開場時點出,日治時期的台灣古典詩仍然非常興盛;主要原因是日本本身有漢學背景,日本人也使用漢字,在殖民統治上除了軍事武力,同時透過文化攏絡台灣文人;而這時期的台灣人也擔心在日本統治下被逐步同化,所以組成瀛社、櫟社、南社和全由女詩人組成的香芸吟社等等,並積極發揚古典詩。

後籐新平在1904年創作的〈鵝鸞鼻燈臺〉2首七言絕句氣象雄偉,透過描寫鵝鑾鼻燈塔來展現日本當時向外擴張的氣勢;但在同樣的地點,台南仕紳、南社詩人黃欣的〈登鵝鑾鼻燈臺〉七言絕句,以不休的浪濤和不動的燈塔,傳達出台灣殖民政權和歷史命運更迭的感慨。廖振富也解說林朝崧的〈旗後作〉和黃金川的〈重遊關子嶺〉,說明日治時期的古典詩豐富,很多地方都有專屬的風土詩。

2021年為台灣文化協會100週年,廖振富編寫、玉山社出版為此《文協精神台灣詩》,收錄62篇日治時期台灣文化運動者的古典詩。例如林幼春的〈送蔡培火、蔣渭水、陳逢源三君之京〉,背景為1923年2月7日,台灣人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代表們要前往日本進行第三次請願;而1924年「治警事件」開庭時,日本辯護律師也引用此詩表達台灣人的心聲。

林獻堂在1940年寫下的詠物詩〈石榴〉則展現詩人「柔而不屈」的性格,紅石榴在夏日爭豔,展現「以小博大」的奮鬥精神,也呼應林獻堂推動非暴力抗日運動的堅持。在治警事件中入獄的蔡惠如,則在1925年、下獄之日寫下〈意難忘〉,在詩中傳達不會因牢獄之災而減損反抗心志。賴和的〈出獄歸家〉透露人權意識的覺醒,不是英雄主義的自滿,而是對民智啟發的欣慰和自我惕勵的省思。

(相片提供/高雄文學館線上講座截圖)

女詩人石中英的〈將離緣有感〉4首是1931年公開登在詩刊的「離婚宣言」,詩中訴說女性的才能與平等,無需依賴男性生存,可以追尋自己的前途和理想。蔡旨禪的〈自題小像〉用字淺白但思想深遠,表達不願被物化,而是經營內在修養的自信;〈誓志〉是單身女性憑著自己的才幹謀生、奉養雙親;〈有懷〉也傳遞不願庸碌此生、展現才華的展望。

有「三台才女」美譽的詩人黃金川,1930年由哥哥協助出版首本詩集《金川詩草》;18歲時曾發表〈女學生〉一詩,提到該時代女性追求教育的渴望,最後2句「安得女權平等日,漫將天賦付東流」,則隱含著生不逢時的感嘆。事實上,黃金川嫁入豪門、兒女成材,但婚後並沒有留下太多作品,而〈雜詠〉更表達在婚後的壓抑和身不由己。

廖振富總結,許多台灣的人事物,都可以在台灣詩中看見,邀請眾人去除陌生與偏見,從閱讀「台灣詩」開始認識「台灣事」,也期待有更多人投入相關文學研究。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