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樂台語演繹張聰明故事 《蔥仔開花》7月登場

(相片提供/台北市立國樂團)

【林宜瑩台北報導】原定在2021年7月就要開演的國樂台語歌劇《蔥仔開花》,因疫情延宕到今年7月8、10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11月4、6日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登場;《蔥仔開花》描述馬偕牧師娘張聰明的生命故事,透過名作曲家李哲藝作曲與指揮,尚和歌仔戲劇團團長梁越玲編寫劇本,躍演藝術總監曾慧誠擔任導演,搭配台北市立國樂團磅礡的現場演奏。

由左至右馬偕(孔孝誠)、年少張聰明(蔣啟真)、年長張聰明(陳美玲)、陳塔嫂(林孟君)、嚴清華(李增銘)。(相片提供/台北市立國樂團)

《蔥仔開花》創意總監、名導演魏德聖在宣傳片上坦言,原本是想把張聰明的生命故事以電影來呈現,可是真要在淡水找景還原19世紀的情境似乎有點艱難,因此與上述作曲家、劇團團長分享張聰明的故事後,發現以國外歌劇形式來呈現台灣在地故事,反而是最好的選擇,也呼應張聰明能從一個目不識丁、卑微的小女生,逐漸蛻變成往世界去為台灣發聲的角色。

魏德聖。(相片提供/台北市立國樂團)

馬偕牧師娘張聰明原名張蔥仔,小時候是受盡欺凌的童養媳,卻在人生關鍵時刻奮力、為自己做出最佳選擇,不畏流言大膽嫁給馬偕,跟著他走遍台灣;她堅持不纏足,只為跑得更遠;爭取到教會識字,甚至邁向世界,成為第一位踏上環球之旅的台灣女子,更在加拿大以英文進行演講。魏德聖認為,在台灣落地開花的就是「蔥仔」,卻能往世界去從「蔥仔」變成「雨燕」,將台灣推向國際,張聰明這角色很有魅力,他希望大家都來看這齣劇。

由右至左馬偕(孔孝誠)、年長張聰明(陳美玲)。(相片提供/台北市立國樂團)

台北中會淡水教會牧師鄭浚豪表示,1878年,張蔥仔被馬偕牧師改名為「張chhang-mia」,事實上聖經也有提到改名字的記載,簡單來說改名等於改變身分命運,並且賦於新任務;而張聰明後來確實也成為眾人的祝福。《馬偕的孩子講故事》提到,當時候加拿大外國婦女宣道會寄送物品給台灣,其中包括絲襪,而張聰明在書信回覆時提醒加拿大女士們:請記住,平埔族不會穿絲襪、漢人則是纏足也不需要,台灣人所珍惜的是加拿大姐妹的代禱和關心。

(相片提供/台北市立國樂團)

從張聰明寫給加拿大外國婦女宣道會的書信中,可看見她不卑不亢想要表達台灣人的尊嚴,同時也希望加拿大外國婦女宣道會可以做對的事情;藉由這樣的表現誠如馬偕學生對張聰明的評價:「聰明,有知識」。鄭浚豪說,張聰明無論對教會或者對社會,都是積極、勵志和正面的角色:女性被看見、被解放,甚至可以出頭天。

鄭浚豪介紹,今年適逢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同時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事工100週年,基督福音要成為盼望的記號,不是只有history,也有herstory,從兩性平權發展到性別平等,從性別中活出上帝的尊嚴是何等美善的事情。他特別謝謝台北市立國樂團的製作,與基督徒導演魏德聖擔任創意總監、梁越玲劇本創作、李哲藝音樂設計、曾慧誠執導,以及台灣最優秀的聲樂家陳美玲、蔣啟真、孔孝誠等攜手獻演,他深信:「蔥仔開花,有妳才有好香味!」

《蔥仔開花》台北場次在7月8日晚上7點、7月10日下午2點於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屆時該劇導演曾慧誠及作曲兼指揮李哲藝會進行演前導聆;相關演出與購票資訊請洽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