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普世組織在世界洪流中的角色

◎鍾曉芬(世界基督徒學生運動亞太區區域幹事)

世界基督徒學生聯盟(WSCF)第37屆大會於6月23日至7月1日在德國柏林慈運理教會(Zwingli Church)舉行。這次大會因疫情延後了兩年,雖然疫情尚未結束,但考慮比較穩定後,WSCF迎來事隔七年的大會。筆者準備亞太區域的報告時,整理了過去幾年一些有關運動的觀察,在此簡單跟大家分享。

第一,政治的兩極化。很多國家都有,特別明顯的是美國和歐洲。在亞洲也是,觀看南韓、台灣和香港,再到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再往南亞的印度、斯里蘭卡和巴勒斯坦,政治的兩極化引起不同層面的衝突。在兩極化的影響下,只會有更少的空間,讓討論和協商時,人人都必須「選邊站」。我們可從各地的選舉看出這種結果──全球的民主大倒退。

第二,青年帶領改變。例如香港民運青年黃之鋒、瑞典環保少女葛雷塔.桑柏格(Greta Thunberg)到巴基斯坦的維權少女瑪拉拉.尤蘇夫塞(Malala Yousafzai)。他們開始參與社會運動時都只是十來歲的年輕人。再看一下這幾年亞洲的運動,從2014年台灣的太陽花運動、2014和2019年香港的民主化運動、到2020年泰國要求改變的示威和2021年緬甸的民主化運動,無一不是由年輕人和學生主導和參與的。他們有勇氣爭取公義、民主和自由。

第三,運動的形式已在數位時代改變。上一點提過的各地運動全都是從網路上發生、組織、宣傳和參與。人們從網路世界能極快地得到消息和資訊,這代表過去由傳統的社運領袖或機構帶頭的方式已經過時,新的社運方式讓整個運動的能動力及參與度大大加強,也跨越邊界,每人都可以自發和直接參與在不同運動的角色,也就是去中心化,如香港最近常說的「無大台」,是直接民主的一種體現。特別是疫情下及後疫情時期,這種的運動方式將會發展得更蓬勃。

最後是兩大勢力──美國和中國──在主導亞太區的地緣政治,威脅區內的和平與奪走不少國家的話語權。兩韓關係的起起跌跌(請記得韓戰仍然未簽署和平條約); 台灣、香港、緬甸、泰國和斯里蘭卡等多國的政治、經濟均受兩大國的高度影響。美中的角力令亞太地區軍事威脅每天都發生:中國軍事的擴展以及美國在南韓、日本、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和澳洲的海外美軍基地。

處身於世界的洪流中,作為普世機構一員的WSCF,該如何去理解、反省和回應這些改變?期待在柏林大會中有更多更精采的交流。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