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台中聚奎居:東礎西樓

聚奎居二樓。

文圖◉塵寂

台灣近代是一段交會東西文化的歷史,留下的痕跡有無形的思想,也有有形的建築文物。座落於台中烏日的聚奎居,即是結合東西文化特色的建築,也見證昔時大戶人家的生活樣貌。

古宅風華

聚奎居雖然距離高鐵台中站不遠,但是隱沒於巷弄間的位置並不醒目。我們抱持尋幽訪勝的心情,經過一番曲折,總算找著這座歷經近百年風華、占地400坪的大宅院。聚奎居之名,「奎」為奎星,即文曲星或文魁星,「聚奎」即代表主人家對功成名就的期盼,而這裡也的確成為當時名流士紳聚集之處。古宅堂號「潁川」,則代表陳氏之源。

聚奎居正面。
聚奎居中庭如意池。

聚奎居興建時間在1930至1940年間,為烏日當地富賈、聯芳米行大股東陳紹宗(1888~1952年)的宅邸。建築採巴洛克古典風格,引入當時仍罕見的鋼筋混凝土、洗石子等工法,並因鋼筋混凝土強化了建築構造而搭建為兩層樓,拱門柱廊的立面盡顯氣派。當時陳氏產業不止聚奎居一帶田產,也遍及日本賽馬場(今成功嶺)一帶山地,因而在烏日一帶有俗諺:「無錢找文堂,無米找聯芳。」陳紹宗資產之雄厚可見一斑。

然而好景不常,國民政府來台後,陳紹宗一度被捲入二二八事件,幸得家人四處奔走,始免囹圄之禍。倖免大難的陳紹宗,數年後驟逝,因未留遺囑,引發家族爭產。國民政府來台初期,聚奎居被占用作為軍人與軍眷居住之用達五、六年,爾後1951年實施的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1953年的「耕者有其田」等,俱衝擊以土地為資產的陳家,從此家道中落,榮景不再。

聚奎居後側。
聚奎居正面。

經過風暴的聚奎居,不再由陳家持有,至終歸為劉家產業,一度因年久失修而成為斷垣殘壁,無比荒涼,有如魑魅魍魎棲宿之所而教人退避三舍。所幸2012年核定為市定古蹟後,破敗的古宅得到修復,並於2020年開始對外開放,始重現舊日風采。

聚奎居柱廊。
聚奎居內部。

東西匯聚

如今觀看修復後的聚奎居,東西元素交錯營造值得細細品味的獨特韻味。乍看之下,聚奎居是西式洋房,兩層樓的白色牆面、高聳的山牆、迴廊的希臘式立柱與羅馬型拱門等西方建築語彙,在在說明陳家順應西風東漸的浪潮,樂於擁抱西方文化。

聚奎居二樓柱廊。

但穿梭其中細看,可見整體建築配置仍為傳統建築常見的三合院,中間的主樓及兩側護龍主從有別,為傳統「以中為尊」的觀念。除了結構,一些細節、裝飾更可見到台灣傳統符號,最醒目的莫過於位在內埕中軸線上的池子,狀似如意,名喚「如意池」。護龍上女兒牆利用磚塊推砌的孔洞,遠觀看似外圓內方的古代錢幣,顯明主人家對財源滾滾的企盼。諸此種種,說明主人家的東方傳統價值依舊根深蒂固。

相對交融

聚奎居的東西融合,讓我想到,跨文化的激盪,經常能提供創新的溫床,刺激人們以更寬廣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的多元。然而,凡跨文化皆是無誤嗎?若說到與基督徒切身的福音,我們是否也可以接納各種跨文化模式的結合呢?基督的福音從西方傳至東方,是否也可以適度調整,使之更切合東方的文化呢?

聚奎居西側有水井。
聚奎居後側洗衣窟。

在融合與不融合之間,我們必須唯獨以聖經為信仰權威,分別何為相對領域?何為絕對領域?對於前者,我們可以適度包容接納;對於後者,我們必須持守而無可妥協。我們可以接受建築如此、藝術東西融合,因為此乃相對領域,無關真理,一如聚奎居,雖有西方元素,基礎仍是傳統概念,巧妙融合足以供人瞻仰。但論到絕對領域的真理,「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哥林多前書3章11節)

聚奎居後側圓窗。

若我們把絕對視為相對,可能使教會徒有基督教的外表、符號、術語,根基、核心觀念卻仍是傳統的價值觀、宗教觀。百餘年前,宣教師巴克禮(Thomas Barclay,1849~1935年)對此已有所察覺,《福爾摩沙的巴克禮》述及他稱當時的信徒「真誠但無知」,意即有基督教表象,實質信仰並不符合聖經。在相對領域,為了福音的緣故,基督徒需要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但並非沒有原則地混雜真理,因為上帝沒有改變,真理也沒有轉動的影兒。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