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按】1992年第4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訂定每年的12月3日為國際身心障礙者日,邀請全世界的國家為落實障礙者的人權與尊嚴來努力。台灣有許多社福團體,長期致力相關議題的倡議,在基督信仰上,亦有「障礙神學」提出諸多省思,期許在身心靈上,將無障礙落實到每個角落。

——總編輯 陳逸凡


勿把身障者特殊化 無障礙關乎每一人

(相片提供/張盟宜)

【Dalul專題報導】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無障礙生活節活動至今已有九屆,活動與市集等主題除了讓民眾與身心障礙者連結,更讓社會大眾理解身障者在社會上的挑戰,藉此激發更多的思考與行動。

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區長張盟宜受訪時指出,無障礙生活節其實是從社會大眾的角度出發,民眾普遍可能認為身障者議題與自己無關,但隨著社會的組成慢慢轉變,如人口老化,也開始發現無障礙議題其實與自己息息相關。當社會逐漸重視無障礙的議題,她認為要透過教育與活動讓更多人進一步理解相關知識,像是人們對無障礙空間的既定印象,可能是電梯、斜坡道等,但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她強調,無障礙的概念可以涵蓋生活種種細節,而落實無障礙的理念,對很多族群都有很大的助益。

張盟宜表示,無障礙生活節是基於以上理念而去設計,期盼多元化的活動體驗,讓民眾有更多的同理心,藉此做更多的事工與幫助。像是看到視障者需要幫助時,該如何去幫忙、給予協助,這需要學習與教導;或是同理其他肢障朋友,了解與他們相處時,該注意什麼事,這些都是無障礙生活節活動設計的核心理念,因此體驗活動從以前就一直是非常多樣化的。

張盟宜指出,身障者的不便存在於日常生活中,從起床、吃飯、行走到工作等,所以活動有體驗視障者如何吃飯,透過別人的引導,才會發現如何用筷子、湯匙等。活動設計也有體驗輪椅的不同,對於普羅大眾,可能輪椅就是輪椅,但對於經常使用的族群來說,不同的輪椅有不同的「鋩角」與功能。她表示,伊甸基金會常與很多單位合作,在上課分享中讓民眾對於空間的認定,有更多的視野,也讓民眾認知到無障礙空間的建立是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盼透過無障礙生活節,讓彼此的心與心之間也能無障礙。

而無障礙生活節的倡議,也可以延伸到社會許多層面,張盟宜舉例,像是近期的台南選舉中,有參選人提議改善對身障者不友善的騎樓,而這樣的不友善不只影響身障者,也包含老人家與孩童的通行等。由此可見,無障礙的生活空間,觸及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人。所以在談論相關議題時,她期盼社會大眾要更多關注,因為友善的空間不單是給身障者,更是為了每位民眾的權益。

最後張盟宜提及,雖然目前有國際身障關懷日,但其實身障者與無障礙議題是每天都要省思與面對的,身障者也享有他們的人權,不要把身障者特殊化,好像他們必須有特權才能好好生活。至於如何落實,也是必須思考的議題,像是近期的選舉,候選人在選舉公報上的政見,有沒有用簡易版的選舉公報,讓心智障礙者也能認識政見,選出他自己思考的候選人,要把這樣的權利還給身障者。她期盼社會各界持續關注身障者的議題,把無障礙的空間落實在每個角落。


空間共享不分你我 通用設計兼顧老小

(相片提供/唐峰正)

【邱國榮專題報導】前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唐峰正本身為輪椅族,生前常為輪椅族發聲,被稱為是台灣「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UD)教主,2020年11月17日因腦溢血過世,享年55歲。唐峰正2006年創立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2014年推動UD標章制度,隔年獲得政府與民間認同,目前已有多個社會住宅與民間大樓取得適合全人生活住宅的UD標章。

什麼是UD?UD其實就是讓空間服務人,而非讓人去適應空間。UD發源於1980年代的美國,讓設計及生產的每件物品都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被每個人使用,而且有設計七原則。唐峰正因本身是輪椅族,2005年積極參與無障礙運動,當從友人聽到UD觀念時,發現UD是真正實現無障礙的精神,從此一頭栽入這個領域。

UD的七個原則:一、公平使用,對任何使用者都不會造成傷害或使其受窘;二、彈性使用,涵蓋了廣泛的個人喜好與能力;三、簡易及直覺使用,不論使用者的經驗、知識、語言能力或集中力如何,使用者都很容易了解;四、明顯的資訊,不論周圍狀況或使用者感官能力如何,對使用者傳達了必要資訊;五、容許錯誤,將危險及意外或不經意動作所導致的不利後果降至最低;六、省力,可以有效、舒適且不費力地使用;七、適當尺寸及空間供使用,不論使用者體型、姿勢或移動性如何,UD提供了適當的大小及空間供操作及使用。

關於UD設計的原則,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解釋,最重要的是同理心,彼此沒有強與弱分別,讓大部分的人都能同時有便利的使用空間,不突顯誰的障礙,考量不同人的角度,創造出最無障礙的環境。

至於在建案上的應用,已經取得UD標章的建築有新北市總圖書館、台北市興隆住宅等多個建案。一個家庭的成員,可能會有嬰幼兒、孕期婦女、成年人、青少年、長者、照護者等數種組合成員,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認為,UD不是特殊化,而是常態分配,所以提出三大精神重點:去除高低差、門及通道合理淨寬,以及預留空間,方便日後改裝成本輕省。目的是讓任何人都能安心使用,而且不會犧牲原有的居住空間或提升要付出的成本。

唐峰正的行動力,就像是他被戲稱的「都市小飛俠」一般,為人津津樂道,而一則他的小故事,即可看到他做事劍及履及的態度。已過世的流行音樂天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於2005年來台灣開演場會,當時他的人道精神在其歌曲中呈現。唐峰正為表達其歌曲人道精神對世界的影響力,決定去見他一面。

根據唐峰正回憶,當時他與麥可・傑克森對談約4分鐘,表達台灣人支持人道精神,但台灣有很多身障人士需要麥可關注。麥可・傑克森則回覆,若有機會,會願意付出。就在道別前,唐峰正從公事包裡拿出隨身攜帶的聖經請對方簽名,麥可・傑克森便跪在地上、簽下名字並寫上「I LOVE YOU」。

 

系列專題報導:國際身心障礙者日


封面圖片提供|Freepik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