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雲霧飄緲日月潭,馥郁芬芳紅玉香

(插圖/米雅)

【莫桑の鐵道四季風物詩】
▲上了高鐵台中站的月台,
▼不是北上,就是南下……

 帶著腰花遊貓囒山 

 Day 1 

高鐵台中站→(南投客運6670)→日月潭水社遊客中心→(步行)→日月潭大飯店

 Day 2 

日月潭大飯店→(步行)→新井耕吉郎紀念碑→(步行)→日月潭氣象站→(步行)→日月潭水社遊客中心→(南投客運6670)→高鐵台中站

文圖◉莫桑

我再一次搭乘捷運到高鐵台中站,但不進閘口也不上月台,改搭「台灣好行」(南投客運)走國道六號及三號,90分鐘後抵達日月潭水社遊客中心,打算在日月潭住一晚。中途會經過九族文化村,若在春天前往,就可以在櫻花樹下野餐,稍稍安撫疫情期間想出國的心情。

想像櫻花在空中飛舞落英繽紛的景象,再對比被霧霾封鎖的市區,雖然沒花多少時間、金錢,卻是奢侈的享受。

新井耕吉郎銅像。(相片提供/日月潭風景管理處)

眺望湖景

住宿仍選擇熟悉的日月潭大飯店,離水社遊客中心、向山遊客中心均不到兩公里。這次住的是映月湖景和洋房,只要不遇枯水期,就可享有漂亮的湖景。

晚上我沿著湖畔散步到街上覓食,最後選定一家碼頭系列飯店的附屬餐廳,在地風味餐令人回味不已。

日月潭的美變幻萬千,需要留些時間細細品味。清晨時,雲霧繚繞,山在虛無縹緲間,充滿詩情畫意。陽光出來後,碧空如洗,湖水湛藍,另有一番明媚風情。到了傍晚,夕陽餘暉隨著水波蕩漾,叫人頓時懷惴詩人吳寬的心情:「短棹載書卷,浩歌水雲間。」

回到飯店,超大浴池讓我猶如置身溫泉飯店。泡完澡後坐在面湖的陽台,一本書、一杯威士忌,生活煩憂盡消。
第二天一早5點半起床,梳洗後揹著水和行動糧,朝海拔高度1020公尺的貓囒山前進。走十分鐘即看到立著指示標誌的叉路口,再走五分鐘就看到新井耕吉郎紀念碑。因著國民政府教育刻意忽略日治時期歷史,台灣人或許都喝過魚池鄉紅茶,卻不一定認識「台灣紅茶之父」新井耕吉郎。

貓囒山山頂。

懷想紅茶之父

新井耕吉郎生於1904年,為日本群馬縣利根郡東村(現沼田市利根町)人,畢業於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根據《民報》報導,1926年新井耕吉郎來台,在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平鎮茶業試驗支所服務。1936年,他在日月潭協助成立「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魚池紅茶試驗支所」,建造全台唯一錫蘭紅茶廠「持木製茶廠」,之後輔導多家民間會社種植紅茶近千公頃。1939年,魚池鄉紅茶種植面積達3000公頃,占台灣外銷紅茶產量9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新井耕吉郎即因感染瘧疾在台灣過世。1949年,試驗支所員工感念他的貢獻,建立了紀念碑。

事隔一甲子,2007年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得知新井耕吉郎事蹟後深受感動,捐款欲替他建立四座銅像。新井耕吉郎老同事竹下貝吉2008年1月到日月潭緬懷當年種茶時光,赫然發現魚池人還持續感念新井耕吉郎,於是提供三張泛黃舊照片供塑像使用。銅像在同年5月完成,分別置於茶葉改良場魚池分場、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奇美博物館,以及新井耕吉郎在日本群馬縣的墓地,又於2022年4月由墓地遷移到同市的園原運動公園。

魚池鄉茶產業曾一度沒落,根據茶葉改良場魚池分場資料,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受災嚴重的魚池鄉為振興地方經濟,又開啟魚池鄉紅茶新的一頁。而同年申請命名通過的台茶18號(紅玉),具肉桂香及薄荷香,是目前最受歡迎之茶品。前人種的茶,至今仍馥郁芬芳。

日月潭氣象站。

一定會再回來

我心懷思古幽情,循著前人足跡到山頂的日月潭氣象站,1.2公里的路程,約莫走40分鐘左右。拾級而上時會路過櫻花林,轉個彎映入眼簾的是橄欖樹林,還有少數柳杉,闊葉林和針葉林混生。在貓囒山登頂時,剛好碰到日出,可以遠眺日月潭,遠處的西巒大山也清晰可見,繞到後方的風力塔眺望,則見集集大山、九份二山、金龍山群峰起伏。

日月潭的空氣既不像台中也不像埔里,單純就是屬於魚池鄉的清晨的清新與冷冽,在此兩天一夜,身心靈無一不得到滋養與滿足。明年,等待櫻花綻開時,我一定要帶著腰花舊地重遊。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