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漢文化變遷 認識檳榔與酒的社會意涵

(攝影/Dalul)

【Dalul台南報導】為讓更多人能夠了解酒與檳榔在原住民族文化的意涵,及這些意涵在現代社會脈絡下如何受錯誤刻板印象影響,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於1月9日台南文化中心舉辦「從原漢文化變遷談檳榔與酒的社會意涵」講座,邀請台灣平埔原住民族文化學會秘書長段洪坤專講、分享。

段洪坤表示,台灣的漢人或原住民一直存在著嚼食檳榔與飲酒習俗,彼此之間有著族群差異,但社會對原住民飲酒與嚼檳榔有刻板與錯誤印象,到底這樣的飲食習慣存在哪些差異?該如何來看待原漢的飲酒與檳榔的文化?他期待藉由了解彼此差異,可以得到更健康的平衡,並看見更多背後的意涵。

段洪坤指出,19世紀時,檳榔就已經成為貿易商品,除了經濟作物外,更有其文化意涵,如檳榔樹會做為住家與農田的地界;西拉雅族的住家周圍,會種植椰子、波羅蜜以及檳榔三大作物;排灣族結婚時,更是視檳榔為必要的禮品。可見檳榔在種種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其用途及意義。

(攝影/Dalul)

而早在17世紀初的《東番記》中,就能看見台灣西部有關於酒的記載,並且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及中國移民影響下,也帶來屬於他們飲酒、釀酒文化;荷治時期就已經出現禁酒令、徵製酒稅與發放製酒牌照等等政策,所以酒的文化並不只在於原住民族釀酒,不同地區都有各自的酒文化。

特別是對於原住民族來說,釀酒及飲酒都有其族群的文化規範,是傳統習俗的重要媒介與象徵,如在祭典與禮俗中作為祖先的饋贈,並不是能隨時飲用的日常用品。

然而現代原住民族為何被與「愛喝酒、酒量好、常喝酒」的印象所連結?段洪坤指出,更大的原因其實是出自於酒的商品化,加上政府公權力的介入,導致原住民族在生活型態受到資本主義影響,造成生存上的壓力、生活中的無力感,以及過去所累積的種種歧視下,而產生各種刻板印象。

段洪坤強調,很多的誤解及刻板印象,是因為以自身的生活解釋別人的文化,但實際去了解不同文化變遷的脈絡,並且放下對於酒和檳榔的偏見,就能對彼此的差異有所理解。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