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榮台北報導】在聖經文學當中,撒母耳記被譽為是政治思想的偉大作品;遠流出版社去年底出版翻譯新書《當權力背叛人民》,以政治哲學解析撒母耳記中的權力興起歷程。濟南教會「神學禮拜日」於1月15日下午舉辦該書導讀講座,討論政治權力與神學上的反省。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副教授、台灣大學兼任副教授曾宗盛牧師導讀該書。他指出,作者提出撒母耳記是描寫政治的書,也是對政治的洞見,特別是強調君主制度的黑暗面與負面影響,並且比較掃羅與大衛這兩位政治領袖,前者透明,後者不透明。從解析大衛的政治行為模擬兩可,所以動機不明,可以放眼台灣政治人物其政治行為背後的動機也同樣令人難以臆測。
曾宗勝強調,政治界與教會界的重要大人物,都有光明面與黑暗面,若願意放下政治正確、真實去看待被高舉為大人物的光明與黑暗,對教會與公民社會而言會是提醒,不要重蹈覆轍。
七星中會濟南教會神學與教育牧師、長老教會總會研發中心特約研究員、台灣大學兼任教授鄭仰恩表示,權力被創立的目的,是服務大眾與公共利益,若是變成了魔性,就是忘了被委託目的,這就是墮落。至於該書在談權力鍊的運作,甚至遠端操控可以免責,令他想到台灣在1980年代情治單位的鷹派勢力抬頭,「劉少康辦公室」出現三大失控,發生了陳文成命案、林義雄祖孫命案,以及江南案;後者是竹聯幫在國民黨政權高層授意下,去到美國殺死美國籍的劉宜良。
以及,當年監控人民的政治檔案最近出土,長老教會總會開始研究被監控的檔案,發現其中有許多平信徒也遭到監控;長老教會被監控的檔案數量多到令人無法想像。因此他表示,要勇敢去關心轉型正義問題,神學禮拜日在今年會連續探討這方面議題。
政治有暗黑的一面,鄭仰恩指出,救贖政治的模式有政教分離、進入政治去轉化、用典範社群闡明乾淨政治;不同的模式可以藉由對話,促成更多的交集與激盪,只要繼續願意對政治事件產生影響力,改變政治可以有多種模式,但唯一不要的是「去政治化」的心靈雞湯。
濟南教會主任牧師黃春生指出,若聖經沒有撒母耳記,基督教信仰今天就不會有對權力反省的題材,「聖經不是沉默的,是不斷向我們說話。」人民既然是有權力的,就不能沉默,應站起來直面掌權者,只要公民不願意沉默,掌握權力的政治人物便會更謙卑也更警醒,但當人民不願意將權力展現,卻選擇沉默,將會有人更高舉權力在自己的手上。
黃春生進一步指出,轉型正義至今的不作為與司法改革的遲鈍等,人民不能沉默;從撒母耳記看,上帝不希望人民沉默,既然上帝託付權力給人民,權力目的是服務公眾與公共利益,基督徒與教會就不應該沉默,應讓下一代朝向上帝國的新世紀。
前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執行幹事劉劍玲指出,一間教會有沒有大專學生團體,考驗的是教會有無能力應對社會議題與人民生活處境,也考驗教會有無能力跟大專學生對話。她指出,聖經呈現君權結構,提醒君權結構確實在運行,以支持中共治權的香港牧師為例,他們謬論羅馬書13章、強調教會與基督徒要順福掌權者,但這對於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而言,必須要用自己的版本去解釋羅馬書13章。
劉劍玲表示,香港政府現在設立國安處,多位社運領袖被捕,國安處為了保有其價值,現在連小朋友寫一些國安處認為不當言論也會遭逮捕,「現在的香港不會有人敢談政治了。」所以許多香港人要離開香港、移民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