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17章1~9節
◎鄭浚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道師)
 
在馬太福音中,耶穌的變貌是發生在門徒「期中考」之後,彼得的表現非常精采,而且說出耶穌就是基督的正確答案;但隨後在面對耶穌要履行上帝的計畫時,彼得的態度卻是用人的想法來企圖阻止耶穌,可見彼得對於耶穌的真正身分,也就是彌賽亞的認識,是忽暗忽明、似懂非懂。因此,彼得在面對山上的變貌,所關注的並不是「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即彌賽亞的身分。彼得反倒沉醉在自己的想法,想要讓歡樂持續下去,似乎忘記了跟隨耶穌基督是一條十字架受苦的道路。
耶穌基督的變貌也說明了「成就」的意義,因為耶穌基督的出現代表著新存有的臨到。在這裡可以看到,耶穌基督成就了律法的條文和先知的預言,在這個成就的深層內涵中我們看見愛的存在。透過愛的力量,使得我們盡心、盡性、盡力愛上帝,並且愛鄰舍如同自己;透過愛的生命,使得我們與上帝連結,一起同行在十字架的道路。
  順服是成就上帝
旨意的根本
簡單來說,服從意謂著一種人被某種思想、命令或行為所征服的表現,改變原本的立場與本身的主張。比如說在軍隊中,服從是在看得見、聽得到的用詞和要求中表現。相較之下,順服就有所差別了,一樣都有「服」的動作,但是不同的是在「順」。順意謂著人的生命秩序,這是上帝造人的公義原則。當人在宗教和信仰被邀請來順服上帝的同時,特別是基督教,就是要我們活出上帝的形像,用上帝的想法在生命中表現出來或在生活中實踐出來。總而言之,順服乃是要人在生命和生活中按照著上帝的旨意,因為我們是祂創造的。因此,順服耶穌基督,上帝的兒子,用上帝的想法來活出愛的內容,那是關於犧牲、無畏和謙卑,同時也是聖潔和公義的特質。
順服是敬天與愛人的信仰表現
沉冤15年的江國慶事件,終於得到遲來的正義。這當中,倘若社會中有人敬天,就不會違背天理而去傷害他人的生命財產與自由尊嚴;倘若社會中有愛人,就不會殘酷冷血的用酷刑來屈打成招。另外,中部的國光石化和東部的美麗灣,當人為了利益而罔顧天理和人民的時候,破壞的不只是我們與上天的關係,同時也傷害了我們與台灣人民的關係。
當上帝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我喜愛他。你們要聽從他。」不也是告訴我們要順服嗎?敬天、愛人的真理是要我們將信仰活出來,透過愛的意義讓處境可以看見上帝的臨在,讓愛的氛圍重新在對天地、對人際的秩序可以重整。
  順服耶穌建立真實、美善與愛的關係
  順服與上帝的關係更真實
  順服與上帝的關係更美善
  順服與上帝的關係更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