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信徒話期勉 委身成中堅

耶穌基督復活讓世人充滿盼望,這份盼望不僅是永生的應許,更有著聖靈澆灌下的現世重生與新造。因此,基督徒在每年對復活節的歡慶與喜悅,應該遠遠超過所有節慶。

重生與新造對個人而言是日日與主同行,敬畏上主、不偏離正道。對自許奉主名設立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呢?那是一份尼哥德慕式熟知非真知的謙卑、是一份老樹新枝的展望。重生與新造讓PCT更有疼惜國家台灣、遍傳基督福音的權柄和力量,唯有不斷感受主復活帶來的新造,我們才不至空虛、與主旨意背道而馳。

本期公報將透過專訪各個領域的第一代長老教會信徒,呈現他們對長老教會的感情、認同與期盼;當中包含神職人員、老中青與不同性別,他們的救贖經驗相對強烈;對傳揚福音也相對熱情。他們讓我們在復活節期中重新檢驗自我是老我或新我。

教會執事張玉旻

培養改革宗精神 關懷社會

【陳韋鑑專題報導】小學時來到柳原教會的張玉旻,在長老教會聚會23年,以不到35歲年紀擔任百年教會的執事,對教會事工有深入理解,也投入中會青年部,目前擔任謝緯紀念營地董事。

身為初代信徒的張玉旻回憶起如何來到長老教會,她說:「父母家族都是傳統信仰,只有姑姑嫁給基督徒家庭,被姑姑帶著參加當時中會舉辦的夏令會。」張玉旻的母親發現,原本內向害羞的她,在教會活動中可以自在地交朋友,於是在姑姑的鼓勵下,來到離家最近的柳原教會。

成長過程中,張玉旻難免會與其他教派有所接觸,一開始也曾有過迷惑,「當時在教會根本沒聽過聖靈充滿,參加某些其他教派的聚會確實會迷惑,」但是長老教會的教導,讓她對自己教會的認同更加穩固,「讀書時根本沒聽過228,當時聽到教會談228時非常衝擊,與學校完全不同!」這讓她深刻體驗到,信仰不是要追求某個特會或是跟隨某個名牧,更讓她看到長老教會做為改革宗的意義。她認為,聚會有各種形式,只是上帝透過不同方式讓我們有機會親近祂。

張玉旻多年來認同長老教會的社會關懷,但是近年卻覺得教會有所變化,「會友們對政治的關懷似乎漸有排斥,與社會連接的範圍也越來越小,雖然總會依然很關心,但是教會間的聯繫卻變冷淡。」不過她也提起88水災時全國長老教會的動員,讓當時投入救災活動的她看到總會與中會的重要性。

從教會服事到中、總會的事工,張玉旻慢慢地對長老教會有更多的認識,她認為最大的收穫是學習到謙卑,一路走來,也面對過教會界的紛爭,她最感歎的還是有人拿教會法規來做違反聖經教導的事情,她說:「會友自己該負責是沒錯,但一般會友根本不可能去了解這些法規,教會只會教會友讀聖經,大家對中、總會的制度根本很陌生,甚至連長老宗的精神都不熟悉。」她認為總會其實可以加強改革宗的精神教育,以及信徒對法規的認識。

神學院長王崇堯

本土與信仰並重 整全宣教

【林家鴻專題報導】台南神學院代理院長王崇堯牧師就讀高中時,受同學邀請前往玉井教會;儘管當時對信仰認識不多,但教會兄姊及牧師的關愛深深感動他,讓他立志成為以愛行事的基督徒,委身信仰。他說,「福音」與「台灣」是台灣教會必備的特質,除了信仰,更要與在地連結,宣教才能整全,使土地健全發展、同享福音好處。

王崇堯表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00多年來,兼顧「福音與台灣」,深耕本土、關懷社會,這就是其可貴之處及存在價值。然而,當今卻有許多奉行個人主義的宗派,宣教內涵往往「只有福音,而無台灣」,注重教會增長、個人靈命,勝過信徒與本土的連結,導致對民間及國家苦難冷感。

話鋒一轉,王崇堯接著指出,中產階級化的長老教會也深受影響,不少擁有較高政經地位的教會長執、幹部,因缺乏本土關懷的神學素養,經常不是熱衷權力內鬥,就是隨其他教派起舞,耗資發展靈恩、醫治特會路線;而對教會外受壓迫、歧視的弱勢窮苦人視若無睹;「有福音、無台灣」的走向,影響教會發展。未來如何喚醒中產階級對關懷社會的使命、深化青年對長老教會的認同,已成當務之急;南神將成立教會史料研究中心等單位,強化教會信仰與本土的連結。

反之,台灣人民「雖有台灣,但缺福音」,在宣教上須有智慧地與本土結合。若能秉持愛與公義,持續從事社會關懷,除了可作光鹽,在政治上引導本土派放下對不公義的仇恨、包容異己;更聚焦社會改革,消弭社會對立;也能透過與百姓站在一起,共同打拚、追求福祉,感動更多人到教會。

王崇堯認為,長老教會應堅守福音與台灣的核心價值,本土與信仰並重的「次文化」未來將可望成為「主流文化」,同時引導外教派關注本土,福音才能遍傳台灣。

國小老師郭燕霖

教會可毛遂自薦 發展教材

【林家鴻專題報導】新竹中會山腳教會會友郭燕霖為國小老師、台灣教師聯盟秘書長,從事社運10年。出任苗栗縣山腳國小教師第1年,因地處偏鄉,學生多為隔代教養或單親,致使資淺的他在班級管理、家長溝通上,陷入極大挫折;沮喪之際,他猛然想起學生時期在社運中認識的基督徒,每遇困難,總能凡事交託上帝樂觀向前,學校對面剛好是山腳教會,便開始慕道,2008年受洗成為基督徒,從此以上帝為師。

「長老教會深耕在地,重視社區關懷,本土化做得相當好;對外也國際化,常與普世教會連結。」郭燕霖讚賞長老教會。同時,總會教社委員會在掌握時勢、關注公共議題上,常以信仰角度回應社會,這也讓他在從事社運上獲得一些啟發和引導;每週看《台灣教會公報》是他的習慣。而信仰也讓他在社運路上,擁有不同於其他工作者的思維,且力上加力,持續對抗不公義體制。

郭燕霖重視本土教育,他說,長老教會在本土歷史上具重要地位,但在政府「去台灣化」教育嚴重、公立學校老師囿於自身涉略有限,普遍不知道228事件、巴克禮、馬偕等教會人物的愛台事蹟,及教會對台貢獻,鄉土教學動輒參訪廟宇。他建議教會或相關機構,可主動向在地公部門或學校「毛遂自薦」,藉由提供教會歷史、宣教師事蹟及相關景點資訊等方式,讓校方在本土教育上多一種選擇;對內,他也期盼總會可專為兒童出版教會人物等文學傳記。

「政府不重視母語教育,不論藍綠都只在選舉時講母語。」對此,郭燕霖提出一種教會可因應之道,「長老教會由多族群組成,使用多元母語,或許可多邀請官員到教會做禮拜,」進一步體會母語的重要性。

社會青年林郁珊

資源平均分配&nbsp關心邊緣弱勢

【陳怡萱專題報導】24歲的林郁珊大三時受洗,是家裡第一位基督徒,在讀長榮中學時接觸基督教,考上長榮大學後繼續參加團契,大三當上副會長,並在團契固定聚會的中洲教會受洗。

從長中到長大,林郁珊只接觸過長老教會,但她覺得,長老教會講台語、釘根本土、重視歷史是很重要的特色。林郁珊一開始只參與華語禮拜,但後來覺得「台語是爸媽在講的話,也因為處在長老教會,所以想要好好學習。」此後儘量參加台語禮拜。

「釘根本土」的信仰,讓林郁珊很驕傲能成為長老教會一分子,「長老教會特別關心台灣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這點影響我,我也努力影響朋友。」她說,很多年輕人覺得不關心政治也沒差,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們應該要關心。另外,長老教會重視歷史,例如每年記念228,林郁珊說當朋友考她唐詩的問題,她就反問朋友228等台灣史,因為「這跟我們比較相關吧!」

不過,林郁珊覺得在教會裡不太清楚長老教會有很多機構及事工,例如在她出社會以後,才知道有平安基金會等多個關心弱勢的社福單位,「如果學生時代就能夠獲得相關資訊,就可以利用寒暑假去幫忙。」她說,長老教會各項資源分配不太平均,明明有人力,但需要幫忙的單位還是苦哈哈,十分可惜。

她也希望長老教會可以多關心同志、愛滋病友等社會邊緣人,提供對話討論與接納的空間。

退休牧師陳勝政

勤開拓教會 利益整體宣教

【李信仁專題報導】壽山中會大順教會牧師陳勝政,出身道教家庭,父親是道教師父,他形容自己年輕時有「文藝青年的憂鬱和悲觀性格」,在西子灣看到一群基督徒開心唱歌,感到羨慕而走進教會。18歲在高雄新興教會受洗,19歲開始擔任教會幹事將近20年,後來受壽山中會囑託開拓民族教會,更在1979年「從零開始」,獨自開拓大順教會。

回顧信主、成為牧師獻身傳道的歷程,1941年出生的陳勝政下了一個註解:「以身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一分子為榮。」他很慶幸初信就在長老教會,因長老教會釘根聖經,有整全的聖經與神學教導,對信仰不是「斷章取義」的偏差解釋。

「當年就是因為不喜歡強調超自然或神祕的宗教,所以到長老教會。」陳勝政從小接觸道教的命理、風水和法術,卻無法帶來滿足快樂,在進入教會讀聖經後,深刻明白上帝話語是真理。

陳勝政說,釘根聖經、認同本地、關懷社會、實踐公義和平等,都是長老教會的特點,面對許多新教派的興起,長老教會不必隨波逐流,反而要更加強發揮本身的特性。隨著時代和環境不同,事工推動可以參考其他教會的優點,但不要否定自己。

對於長老教會的宣教,陳勝政說:「眼光放遠,用感謝的心服事。」例如幾乎每個教派都有長老教會的人或資源,有人覺得這是長老教會信徒流失,但用更寬廣的視野來看,代表長老教會對整體宣教的幫助,即使有人轉到其他教派,長老教會仍然穩定成長,要感謝上帝與前人建立深厚基礎。

不過,陳勝政提醒:「長老教會雖有增長,但仍不夠,長老教會要加強宣教,不要使自己變得虛弱。」他主張,宣教就是「攻擊撒但」,與其防守,不如主動出擊,「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就是讓教會與信徒主動參與宣教。

除了領人信主,陳勝政強調開拓教會的重要,教會是「福音的基地」,在社區、部落發揮影響力。依照各中、區會情況,研擬開拓教會計畫,例如平地與原住民教會用「夥伴教會」的概念,合作設立都市原住民教會,人口密集的新社區、大學附近也有開設教會的潛力。

最近總會與《台灣教會公報》拍攝了「新倍加」典範教會紀錄片,首部就以大順教會為例子,陳勝政很樂意分享教會開拓與增長經驗,盼望藉由分享自己的經驗,讓長老教會不斷進步。

助理教授陳文珊

重用平信徒 加強自我反省

【林宜瑩專題報導】出身外省家庭,爺爺、父親都是將軍的陳文珊,現在是玉山神學院宗教系助理教授,她在20多歲就讀東吳大學哲學系唸到存在主義時,對自我生命存在的意義產生疑惑,相信人生是荒謬、沒價值,甚至覺得信仰其實是心靈的麻醉劑,有信仰的人都是弱者,還一度放逐自己翹課70幾堂課,讓學校通知家裡她面臨將要被退學的窘境。

這時,因著大學朋友的引導,讓陳文珊有機會接觸基督教,開始在東吳大學安素堂聚會。一開始,她對信仰仍持嗤之以鼻的態度,總認為世界上那麼多苦難,為何上帝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可是,當她漸漸了解信仰的真諦時,開始相信信仰可以成為生命內在的力量、超越苦難,便決定受洗,成為家中第一位基督徒。

後來,陳文珊讀到有關白色恐怖、228事件受難者的生命故事,開始對自己外省人的認同產生質疑,甚至很驚訝自己的身世,居然與流人血的站在同一邊,對小時候還自認是三民主義的信徒,感到相當的錯愕,因此開始想知道,若從信仰要怎樣回應這問題。

「問題是,國語教會從來不提白色恐怖、228,不過感謝主!因種種因素,讓我最後到長老教會來聚會。」如今,陳文珊已在七星中會文山教會聚會20餘年,教過兒童主日學、做過青少年輔導、也參與聖歌隊、主日事奉等,現在更是培育原住民傳道的導師。「在長老教會中感受不到明顯的階級制度,牧師也只是多了教導職分的長老,因為長老教會相信萬民皆祭司,在制度體系運作上也較為周延縝密,對社會議題較能予以回應,不會只停留在個人靈性、感受上。」

陳文珊說,其實長老教會的優點,有可能就是缺點!也因在信徒靈性更新上著力不深,當遇到教會權力爭鬥時就會產生分裂。事實上,幾乎長老教會所屬教會、機構都有過大小不一的紛爭,「這與信徒靈性生命的品質優劣有絕對關係!」她直言,長老教會是改革宗,很能對社會、政治進行批判,可是面對教會內紛擾,卻又欠缺自我批判、改革的勇氣,「只要涉及權力,都有可能腐化、墮落,教會也不例外!」

「近年來,教會權力運作越來越嚴重。」過去,教會的領導者常被稱為「人格者」,現在牧師們卻爭著坐上位,相對讓平信徒的參與受到很大限制,「從現在總會各事工幹事沒一個是平信徒就可佐證。」陳文珊說,對長老教會有所批判,是因自己有強烈認同與期許,「我認同長老教會的信仰告白!」也因此,陳文珊長年投入女性平權、婦女關懷、殘障神學、廢除死刑、修復式正義等議題。

她也很期望,能有新一代的年輕人站出來決志、獻身,但前提是要先深化自己信仰的內涵與靈性的堅固,在投入各樣服事、事工的實務時,才能有神學素養的反省與更新,使長老教會在下一個世代,也能為上帝作光作鹽。&nbsp

碩班學生張銘祐

行政制度嚴 執行效率要快

【林宜瑩專題報導】因關心台灣政治進而受洗成為基督徒的張銘祐,現在攻讀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曾擔任公投護台灣聯盟執行總幹事的張銘祐坦言,縱使在為台灣民主政治奮鬥過程,難免遭遇人際關係的紛擾而深感軟弱,可是在長老教會總會前總幹事、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羅榮光的關懷與帶領、以及該協會秘書郭貞美送他一本聖經並常常關心之下,讓張銘祐在2007年聖誕節前夕於義光教會受洗成為基督徒。

「信主真的很好,因為自己心中的憂愁都可對祂來訴說。」張銘祐說,當年他懷著滿腔熱血獨自一人從南投老家北上台北,毅然入關懷民主政治之列,沒想到卻在人際關係上頻頻遇到挫折,「你一定不相信,身為男子漢的我,卻常常在自己的租屋處落淚哭泣。」有一段時間,張銘祐便自告奮勇開著車,當羅榮光牧師的司機到處去傳道,「羅牧師的講道內容很有趣,也深深影響我。」

張銘祐出身在傳統道教家庭,決定受洗是因為上帝的愛大大感動他,「當我遇到人生的種種瓶頸,每每翻開聖經,似乎都能找到答案。」張銘祐說,在義光教會聚會的那段時間,也受到已故的黃昭堂等民主先輩的關心與照顧,深深感覺教會內的氣氛很和諧、融洽,所以才會決定自己要成為基督徒。

成為長老教會信徒後,張銘祐也因總會助理總幹事林芳仲的鼓勵,前往美國接受城鄉宣教運動(URM)中性第三者溝通(TPN)等訓練,讓他在投身社會運動時事半功倍,「我覺得我選擇長老教會是正確的,因為相對於其他教派,長老教會比較務實並實際關懷弱勢。」他指出,要從事社會運動,就要先了解人民心中最痛的是什麼,而這一點,長老教會真的是與台灣人民站在一起。

「不過,因為有嚴密的行政體系與制度,導致長老教會像一隻大船,一旦遇到需要轉彎或改變時,總是要多花一些時間,也必須先透過合議制的民主過程,導致決策的傳達與執行在速度上真的比較慢。」這是張銘祐對長老教會運作的個人印象。

如今,張銘祐一方面回到南投老家幫忙父親鋁門窗的事業,並繼續完成未完的學業,「我受洗後第2天曾夢到上帝要我挑一支十字架來揹,可是在夢中我沒挑任何一支十字架。」現在的張銘祐還不知道未來該走什麼樣的道路,正在禱告尋求上帝,希望找到人生的方向,「可是我深知道,縱使周遭一片黑暗,我仍走在祂的光中。」

友誼佈道,培育出色門徒

【李信仁專題報導】本報訪談第一代信徒,對象有牧師、執事、青年、社會運動者、神學院院長與老師等,在教會與社會扮演重要角色。長老教會2010年啟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教會和信徒動起來傳福音,近年來慕道友、洗禮與初信者不斷增加,長老教會推出門徒培育教材與課程,栽培新血,使教會充滿活力。

總會新倍加推動中心執行幹事蔡南信牧師指出,2010年長老教會洗禮人數超過1萬5000人,信徒總數突破24萬,2011年可望達25萬人,長老教會注重信徒培育,今年總會與《台灣教會公報》出版教材,為了未接觸基督信仰、慕道友、信徒、門徒等編寫系統教材,培育每位信徒經歷「靈命培育」、「參與事奉」、「宣揚福音」、「建立關係」4階段,成為門徒宣揚福音。

訪談王崇堯牧師等7人發現,大多因朋友、同學、親人帶領而進入教會,壽山中會宣教研討會主講「一領一與友誼佈道」、鼎金教會牧師宋信樂指出,「一領一」友誼或人際關係的佈道是教會增長的主力,根據美國教會增長研究中心的統計,79%的人是因信徒邀請和個人談道而成為信徒。友誼佈道是「新倍加」策略之一,由建立友誼開始,領人進入教會,造就關懷,建立基督徒生活,進而培育成為門徒,持續傳福音。

有人在社會運動中接觸長老教會,認同長老教會的信仰精神,因而受洗加入教會,與長老教會推動「整全宣教6面向」相符,透過宣揚福音、培育上帝的兒女、愛的服事、社會改造、關懷受造界、福音與文化等,實現上帝國宣教的理想。另外,受訪7人,幾乎都在青年時期領受信仰,突顯在青年、大專宣教上的迫切性。

總會傳道委員會主委莊孝盛強調,長老教會並非「又長又老」,而是「成『長』又『老』練」,有全備宣教觀、深厚的神學與信仰根基,是成熟、穩健、活力與多元的教會,期盼各教會與信徒踴躍響應「一領一•新倍加」,依靠基督復活與聖靈能力,讓教會不斷更新。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