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另類的病歷表──台灣文學中的疾病

寫字療疾──台灣文學中的疾與療特展
3月24日~10月29日 台灣文學館展覽室D

◉黃偉誌(台灣文學館研究組研究助理)

疾病與文學

生病是人類生命不可避免的事情,小至感冒發燒,大到致死疾病,每個人多少都有身體不適的時候。生病有時候不只是一個人的事情,更可能波及全人類社會。人類歷史也常常因為疾病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例如肆虐歐洲幾百年的黑死病(鼠疫),都大大改變人類社會的樣貌。

歷史上也處處留有人類對抗疾病的痕跡,造就醫療技術的發展,例如對抗天花而生的疫苗技術,已是現代公共衛生不可或缺的防疫手段。但即使對抗疾病的手段越來越多,仍有更多新的疾病冒出,人們開始探索與疾病共存的方式。醫學發展也逐漸從如何「治療」,轉而探索如何「照護」。

疾病的成因、治療、預防等,都與醫學、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緊密相關,與文學卻看似沒有太多關聯。然而文學卻能精確捕捉疾病帶來的變化,描寫患者、醫者、照護者之間的幽微心情,成為另類的病歷表。疾病是文學的重要主題,作家們以不同手法描寫疾病,呈現疾病的多種樣貌。有些作品直面書寫疾病帶來的威脅與身體不適,有些則將疾病化作隱喻,指向在社會中隱隱作痛的問題所在。

楊逵(1906~1985年)〈無醫村〉講述一位醫生應診,病人因無錢就醫,濫用藥草而延誤醫治時機,醫生到場僅為了開立死亡證明書。楊逵以此批判政府對一般大眾的忽視,以及貧富不均的現象。

台灣文學中的疾病

台灣自歷史記載以來,便與疾病緊緊相依。「瘴癘之島」或「鬼界之島」等稱呼,在不同時期的歷史文獻上到處可見。例如在17世紀荷蘭來台時期,當時的《熱蘭遮城日記》便有多處紀錄,許多荷蘭士兵因罹患當地的「熱病」而倒下。清領時期來台採硫的郁永河,在其遊記《裨海紀遊》中詳述自己因台灣氣候因素而罹病。日治初期,日軍出兵來台時,多數兵力也因為台灣特有的風土病而折損大半。隨後,日本總督府便大力整治台灣的公共衛生。戰後台灣隨著醫療技術提升與醫療人才逐漸增加,也度過許多疾病風暴,例如盛行一時的烏腳病、小兒麻痺等。

疾病叢生的台灣,也讓治病的技術隨之發展。在西方現代醫療進入台灣之前,原住民族運用部落智慧與儀式,發展出特有的傳統醫療,漢人族群則仰賴悠久的漢醫學理來醫病療傷。隨著1865年馬雅各醫生來台,也開啟台灣接觸西方醫學的門窗。1895年開始,日本總督府為了整頓台灣的公共衛生,頒布一系列的法律命令,配合各項行政措施,試圖消弭台灣的傳染病。爾後成立台灣總督府醫學校,開始培養台灣醫師人才。諸如杜聰明、賴和、蔣渭水等人,都畢業於該校,也對台灣後世的醫療體系建立有深遠的影響。戰後則隨著美援的挹注,台灣的醫療技術始終不斷更新。直到現在,台灣的醫療成就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台灣疾病文學因應著這些歷史背景而生,將疾病巧妙融入於文學敘事之中。需要注意的是,文學中的疾病不一定等同於現實生活或醫學認定的疾病,有時作者會因為情節設計或是故事發展的原因,而讓疾病有不同的表現。因此當我們閱讀有關疾病的文學作品時,未必需要拿生活經驗來對照,而是需要觀察文學如何呈現疾病。

觀察台灣文學中的疾病書寫,大致上可以歸納出五類常見的疾病書寫:傳染病、精神疾病、心理創傷、慢性病/癌症以及近年常見的照護議題。台灣文學在這些不同疾病的書寫上都有豐富且深刻的作品,作家們不把疾病視為令人畏懼的存在,而是細膩觀察疾病帶給人類的影響及變化,並試圖提出療癒的方式或是對於生命的思考。

1. 傳染病

傳染病是透過不同途徑而將病原體感染至他人或其他物種的疾病。當大規模傳染病出現的時候,都會對社會產生劇烈影響。政府需要採取嚴厲的措施阻斷傳播鏈,一般民眾也需要嚴守相關防疫措施。在這種緊急狀態下,傳染病的出現也突顯社會既有的不平等,引發各種限制適當與否等討論。

日治時期的台灣新文學經常描寫貧病交加的情景,藉此批評當時政府對人民的漠視與社會不公。例如賴和〈一桿秤仔〉中的秦得參,便因為罹患瘧疾以致花費過甚,才需要上街賣菜。戰後,描寫傳染病的形式更加多種,例如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便用性病來隱喻美軍對台灣的進駐;王湘琦〈沒卵頭家〉則以神祕的班氏絲蟲疾病開啟有關鄉土與性別的討論。新興傳染病的出現也引發大眾的誤解,進一步汙名化患者。文學作品不僅要描述這些患者如何被貼上標籤,更會嘗試扭轉觀念且撕下標籤。

2. 精神疾病

不同於傳染病所引起的身體變化,精神疾病難以從外在觀察,需要仰賴相關專業來診斷與治療。隨著精神醫學的發展,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的認識也逐漸增加。以往民眾對於憂鬱症、精神病等患者,可能會因為恐懼而加以排斥,但如今已對於疾病有較多的認識,也能夠取得相關資源。

精神疾病是台灣文學書寫的大宗,但文學敘述未必直書醫學詞彙,而是藉由語言的表現手法或故事角色的行為描述,來呈現瘋癲、憂鬱等異於他人的表現。文學內的瘋癲有時也突顯社會的不合理之處或是壓迫,尤其女性在文學內經常表現瘋癲的形象,原因就來自於父權社會的欺壓。例如李昂著名的《殺夫》,林市遭受長期的家庭暴力及性虐待後,最終精神崩潰,將丈夫當作豬一樣宰殺。而文學中的憂鬱,則是因深入思考個人生命意義而浮現的憂慮。也有因為與憂鬱症長期相處書寫下的思考。如詩人朵思、葉青便以許多詩作來闡述憂鬱症所帶來的痛苦。

壓迫,是一種傳染病嗎?性傳染病泛指藉由性行為傳播的相關疾病,與性相關,而更容易被加以道德審判。性病亦成為女性苦難的象徵,成為父權壓迫的隱喻。

3. 創傷

創傷指的是經歷心靈無法承受的重大事件之後,所留下的傷痕。而因創傷而生的症狀,如失眠、焦慮、出現幻覺等,經專業判斷後,則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過往台灣歷史發生許多重大的事件,而使許多事件過後的倖存者都因此出現類似的症狀。例如九二一地震、八八風災,甚至是戒嚴體制下的白色恐怖、太平洋戰爭底下的各種傷痛經驗等,都在許多人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痕跡。

文學經常以創傷患者的病症發作為引,帶領讀者回到事件發生的現場,藉此回頭省思歷史意義,並與患者共感。這些多半是在事件過後,透過文學的筆來闡述,大多以報導文學的形式來呈現。戰爭或政治迫害所遺留的創傷,隨著解嚴與歷史研究紛紛出爐,讓許多人更加理解。而像葉石濤《台灣男子簡阿淘》或是當代小說家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吳明益《複眼人》和《單車失竊記》等作品,都以各式文學手法來讓讀者體驗到這些重大事件所留下的傷痕。

4. 慢性病/癌症

內分泌相關的慢性病以及癌症都不是短時間內可以「痊癒」的疾病,而需要藉由不同的醫療手段控制病情。患者的生活會因為疾病,而讓「控制病情」改變原本的生活模式。原本習慣的生活圈也增加固定回診的行程。

作家杏林子因罹患類風濕關節炎而使關節難以行動,並不斷發痛。但是她提筆寫下了《生之歌》,抒發對於生命的頌讚與體悟,也因為信仰而獲得生存的力量。以小說聞名的平路,因罹癌後而寫下《間隙》一書。她將罹癌視為生命中的「間隙」,也在這段間隙之中思考生命及寫作的意義。

▲李喬(1924年~)《V與身體》描述主人翁何碧生的「我」(V)與體內諸器官之間的故事。

5. 照護

近年來,台灣邁入高齡社會,長照議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隨著照護需求逐漸增加,許多人也都面臨到照護帶來的壓力,因此重新思考患者與自己之間的關係,並成為作家們書寫疾病時的另一個重要面向。

隨著許多作家開始照顧自己年邁的父母,近年來也越來越多相關作品出現。鍾文音以《別送》獲得2021年台灣文學獎的年度大獎,小說內容詳述照顧病重母親與主角走上旅程的兩相呼應,為近年來照護議題的重要作品。其他也有像是醫療人員從自身專業發出的省思,例如田雅各所寫的《蘭嶼行醫記》便記錄許多現代醫療與傳統部落的矛盾。移工看護也藉由文學來吐露在異鄉工作的心聲,如「移民工文學獎」便有許多相關作品描述。

文學中的疾病與療癒特展

由上述的介紹可以看到,各式疾病在台灣文學中呈現出不同面貌。疾病帶來的不僅個人身體的變化,也牽涉到社會發展與歷史背景。疾病的發生不單是一個人的事情,也影響到家人、醫護乃至於全球社會。台灣文學細膩刻劃疾病帶來的威脅,卻從中提煉出對於生命的思索,讓讀者可以更加珍惜當下。國立台灣文學館於3月24日到10月29日展出「寫字療疾──台灣文學中的疾與療」特展,結合文學與藝術裝置,呈現台灣文學中的疾與療,邀請你一同來觀賞。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