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勞工陣線談強迫勞動 探討新疆供應鏈與台灣何干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近年來,隨著全球化供應鏈重大強迫勞動等侵害人權事件頻傳,國際社會開始重視消除現代奴隸和禁止強迫勞動的重要性。台灣勞工陣線舉辦五場「強迫勞動」講座,從不同面向探討。5月27日下午在「讀派」舉辦第三場,談「為什麼台灣社會要關注新疆供應鏈?」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強調,全球強迫勞動問題不容忽視,台灣政府及民眾應重視並採取相應行動。聯合國人權辦公室2022年8月31日的報告指出,新疆存在強迫勞動問題,可能觸犯危害人類罪,需要國際關注。強迫勞動的形態已經不同於早期的奴工制度,世界各國對此有相應的指標來衡量。他特別提到,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台商也占據重要地位,當台灣企業在海外生產危害人權和環境權,需要政府與民眾進一步了解和管制。強迫勞動在國際法中有所規範,近年來多個國家通過相關法案防治動。張烽益舉例,台灣一宗囚禁外勞14年的案例,雇主在民事和刑事方面都宣判無罪,「台灣現行法律在定罪上存在困難,需要與國際接軌。」

張烽益提到,美國去年通過《防止維吾爾人強迫勞動法案》,對強迫勞動產品予以貿易制裁。這些措施對台灣造成一定影響,例如台灣的遠洋漁獲被列入強迫勞動清單,可能導致美國發出扣押令。新疆的棉花、番茄等都已被列入美國禁止進口清單,台灣產業是否涉及值得注意。他呼籲台灣政府加強監管,確保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行為符合國際標準,避免涉及強迫勞動。政府應加強與勞工權益相關國際盟友合作,制定防治強迫勞動的政策和措施,以保障勞工權益。他也呼籲民眾關注此問題,消費時注重產品的供應鏈透明度,避免支持強迫勞動產品流通。

(攝影/邱國榮)

台灣東突厥斯坦協會理事長何朝棟則強調,新疆出產的番茄占世界半數,統一番茄汁標註新疆天山一事引起廣泛關注。如果台灣產品的原料或零件來自新疆,或與強迫勞動相關,如何處理成為重要的課題。當他們反映統一將番茄汁標註新疆後,標示的新疆被拿掉,但台灣的法規對此沒有明確規範。目前,台灣僅規定商品必須標明原料產地,例如台灣不生產開心果,產地若在新疆,在台灣加工後仍可標示為台灣產,並未違反法規,但卻規避了強迫勞動問題。因此,他呼籲修訂或提出相關法規,以更符合實際情況。

何朝棟也提到,新疆的強迫勞動問題源於「再教育營」集中營。他承認台灣人沒有深入了解新疆集中營問題,但這個問題與台灣相關。習近平上台後廣建再教育營,估計每六人就有一人被關押。中國利用科技手段掌控新疆的人體特徵,使新疆成為一個囚籠,這問題不僅關乎供應鏈,更涉及種族滅絕和人權議題。關注新疆議題不僅是人權問題,也是保護台灣。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但台灣的人權意識是台灣的護國神盾。

台灣勞工陣線表示,近幾年各國先後完成所謂「供應鏈責任法案」,希望強化跨國公司對其產品原料、生產(含外包)及運送過程的管控,致力於提升企業人權狀況。甚至跨國間的貿易協議都強化禁止強迫勞動的重要條款,無論基於強制或是自發性行為,企業必須依循國際標準進行內部人權調查和問責,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要更加關注的議題。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