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班讚美與齊聲吟詩

◎賴信瀚

在公眾的禮拜中一同讚美,具有3個層次的意義。首先,一同讚美能夠喚起會眾共同的信仰體驗,在彼此呼應中,讓自己的心門向上帝敞開,預備自己的心來敬拜上帝,領受祂的教導。其次,讚美的本質乃是訴說上帝的偉大與奇妙。在讚美之中,會眾一同數算上帝的恩典,藉此激起會眾的感恩之情,激發愛心、勉勵行善。最後,在公眾的禮拜中讚美上帝,具有彼此見證的功效,使一同參與禮拜的信徒得著安慰與激勵,信徒彼此的心也因此得以堅固。

詩班或聖歌隊的獻唱,是為了帶領會眾,向施恩的主上帝獻上讚美。因此,詩班不是表演者,會眾也不是觀眾或聽眾,詩班和會眾乃是站在同樣的基礎上,彼此以「口唱心和」來讚美上帝。或許我們會問,參與禮拜的會眾,為什麼不能同聲齊唱讚美上帝?同聲齊唱豈不是更能讓所有會眾都能參與其中嗎?為什麼還得從會眾當中選召人員組成詩班,讓他們來帶領會眾讚美呢?這樣豈不是很容易讓會眾變成觀眾或聽眾嗎?

其實,這2種讚美的方式在禮拜中各有其不同層次的功能。通常禮拜開始前的「會前領詩」,以及禮拜中的第1首聖詩都是「讚美詩」,大多以齊唱來進行。在會前領詩的部分,有時還會加上動作,或以彼此呼應的方式進行,例如男生唱完女生唱。這種形式,一方面是為了喚起信仰群體的共同體驗,加深彼此的連結。另一方面,也幫助會眾預備心,進入和上帝更深刻的相交。

這類詩歌的功能比較近似於猶太敬拜傳統的「上行之詩」,以及在聖殿廣場吟唱的讚美詩。耶路撒冷聖殿建造在錫安山上,會眾從家裡要前往聖殿敬拜,就需要走一段上坡的路,「上行之詩」,就是在這段爬坡路程中所吟唱的詩歌,幫助會眾預備自己的心來朝覲上帝。有時走不同路線上山的人,也會以歌聲彼此呼應唱和,詩篇121篇就是彼此呼應唱和的「上行之詩」。

而「聖殿廣場讚美詩」是當會眾聚集在聖殿廣場時,聖殿的門通常是關著的,此時會眾會同聲齊唱詩歌,聖殿裡的祭司會開門迎接,帶領會眾在讚美聲中進入聖殿的內院。詩篇100篇就是很典型的「聖殿廣場讚美詩」。這些不同類型的詩歌,乃是為了幫助會眾,能一步步的進入敬拜的莊嚴之中。

對於基督徒來說,我們已被父上帝接納,得以進入至聖所與祂親近,詩班所帶領的讚美,就具有這關鍵性的功能。因為詩班的成員經過特殊的預備與鍛鍊,他們所吟唱的詩歌,和會眾的齊聲合唱相較,具有更高層次的美善。藉此,引發會眾對那至美至善的上帝由衷發出崇敬與感恩;緊接著,就是上帝話語的宣講。因此,我們越是能夠積極參與讚美,就越能在禮拜中享受和上帝親密的交通,這也是為什麼詩篇不斷地呼籲「你們要讚美耶和華」了!

(作者為台南中會大同教會牧師)

&nbsp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