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自由紋理|持續記憶與價值對話

 探索在地Nylon足跡

|一位導覽員的工作筆記|

◉劉璐娜(鄭南榕基金會執行長)

這份書寫是還在進行中的筆記,提醒自己關於「自由紋理」策展的過程和初衷,也試著記錄持續進行的社會對話和情感的連結。希望透過這個筆記分享,邀請您到自由紋理的展場,或前往鄭南榕紀念館,也就是自由時代雜誌社原址,來走走、來看看。值得一記的還有,這次自由紋理巡展從發想到執行,都由基金會的年輕夥伴主責,有屬於年輕世代的特質,和他們對台灣民主的珍惜與思考,讓文件和物件本身述說歷史。如果自由紋理還有什麼期許,就是希望經由認識鄭南榕的生命故事和經歷,透過這個視角和量尺,去認識和看見台灣民主背後那些人事物,還有更多未被書寫的台灣群像。他們不只是屬於大歷史的,也是平凡的個體。

自由紋理巡展台南場在「胖地─台南數位文創園區」展出。

透過更立體和完整的鄭南榕,了解台灣民主化歷程

為讓鄭南榕的理念與更多人對話,鄭南榕基金會希望透過「自由紋理:探索在地Nylon足跡」全台巡展,邀請大眾走入展間,試圖揣摩過去台灣人所面對的極權監控與箝制。從中也可看見,鄭南榕曾經是個平凡人,有家人、朋友、愛人,有夢想,也有生活日常。從遺留的歷史碎片中,拼湊出鄭南榕多元立體的面貌,看見他最原始的初心,是為了他所愛的人,為了他所愛的世界。

不少人對鄭南榕的印象,多數停留在「我是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爭取百分百言論自由」,或是在三大運動遊行現場,慷慨演說、高喊口號、抽菸沉思或安靜舉牌遊行、和軍警打交道的形象。其實,有更多時候的鄭南榕,並沒有被認識。他是自學功夫很強,專業且有策略思考的媒體人和黨外雜誌經營者。鄭南榕為抵抗黨國壓迫,以自囚自焚明志,啟發了後續的台灣民主進程。在自焚的決定和行動背後,有鄭南榕畢生信奉非暴力和平抗爭、愛與和平的意志。這需要多大的力氣和決心啊!才知道,這是他為避免台灣再度發生二二八,以爭取台灣活路的思辨。這些過程,我們看到了慣於抽象哲學思辨,到把知識轉譯成更為大眾所理解和暢銷的新聞內容,鄭南榕下了哪些苦工。而35歲的鄭南榕與朋友往返的書信,在2022年開箱整理出來,清楚揭露他自己的不安和投入自己所擅長的工作,包含民主行動的初衷。在他離開時,並未留下隻字片語給女兒,而他離世34年後,這封書信得以安慰女兒與妻子。

自由紋理藝術總監李文政以盾牌呈現包圍和反包圍的衝撞概念。

在這過程,我們看見爭取和嚮往民主自由新國家的集體意志和群像。其實,台灣的民主從總統直選算起,至今還不到30年,算是新興的民主國家,面對內外嚴峻的挑戰,還在匍匐前進中。若沒有民主前輩對自由民主的爭取和堅持,我們無法順利走到今天。回顧這段歷程,鄭南榕的《自由時代》系列週刊,是台灣歷史上時間撐最久和發行量最多的黨外雜誌。從1984年創刊,到鄭南榕離世後將近七個月後終止,共歷時五年八個月。鄭南榕和夥伴力推的三大社會運動(兩次反戒嚴的五一九綠色行動、二二八和平促進運動、新國家運動),走過了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由於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期的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讓當時台灣的有志之士再也無法置身事外。

台灣人今天所享有保障民主自由和人權的制度,背後就是由這些事物和民主前輩所共同打造。我們在開箱資料的同時,也像在進行遺跡考古,看見一層一層的紋理,構築成自由的樣貌。在大時代的年輪裡,鄭南榕和無數為自由民主奮鬥的台灣人所鑿下的痕跡,不該被抹去,也不應被遺忘。

《自由時代》週刊雜誌牆。

跨世代跨族群對話,關於台灣民主的複習與練習

誰來看自由紋理巡展?有我們各地的親友團或啦啦隊,和許多初次見面的朋友。在台南時,一位女孩告訴我們,家裡有討論政治和時事的習慣,讀政治系是因為從小喜歡和阿公討論政治。當她順利考上政治系後,阿公送給她捲起來的神祕禮物,打開竟是阿公典藏將近40年的黨外雜誌。阿公把視為珍寶的記憶,傳承給孫女。一位對民主和理想幾乎想放棄的老師,則透過閱讀鄭南榕,知道民主的進程和社會,了解這一路的不容易。還有全家一起來看展的、攜伴前來的、個人安安靜靜看展的,甚至有人連續幾天來看展、看雜誌和出版品。從回饋單中,我們知道有人邀請人生伴侶前來看展,他們是即將結婚的年輕人,女孩帶著未婚夫前來。年輕的孩子和學生,有他們對民主和言論自由抽象意義的理解,是清晰有力具思辨的,有高度同理心和正義感。

同時有不少參與募資的朋友,他們跟著我們南征北討,在台灣各城市小旅行。「眾志成城」也充分體現在這次群眾募資上。從基金會原來規劃的台北場,透過募資而能在彰化、台南、嘉義等城市登場,隨後又增加了苗栗和宜蘭,並透過募資支持者票選,加碼到高雄巡展,讓我們得以展開為期一年七個城市的巡展。另一個令人感動的亮點是,本次募資支持者,將近一半是20歲以下的年輕人,年輕世代以自己能力支持小額贊助,是台灣公民社會力的展現。

民眾熱烈參與自由紋理巡展。

自由紋理巡展,並不是要述說鄭南榕的偉大,而是看到台灣走向民主、力爭自由的共同足跡。當今視為理所當然的民主自由,為何而來、會走向哪裡?關於更多探索台灣民主和歷史,守護台灣民主和國家存續,這些都是進行式。

延伸閱讀:【特別企畫】自由紋理|編輯力:鄭南榕與《自由時代》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