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文字建造心靈:給大人讀繪本 了解本土宣教歷史

 陪你閱讀美好腳蹤
許多教會以美好腳蹤系列繪本,作為事工推動的一環。透過繪本閱讀,不僅能深入認識台灣,也把前人帶給這塊土地和人的愛,透過繪圖和文字娓娓道來。

採訪◉洪敬慧

「我們教會成人會員18人,平時主日禮拜也大約18人。」這間沒什麼青年和小孩的新埤教會,是屏東中會的支會,非堂會。傳道師陳賦安笑說,教會沒有青年,只有中壯年。會友幾乎都是45歲以上,卻涵蓋各行各業。因新埤歸在六堆鄉裡,客家人居多,教會裡也多為客家人,僅有少部分自稱福佬人。看似書生樣的陳賦安,非常年輕。他娓娓道來,自2022年8月從神學院畢業,到新埤教會的觀察。

(相片提供/陳賦安)

陳賦安說,本來收到一套免費的美好腳蹤繪本之後,要運用在社區孩童的兒童營上,但一方面這些孩子才剛到教會,講宣教師的故事,孩童無法進入狀況,應使他們比較熟悉聖經後,再來談基督徒的故事;另一方面,他也發現要讓小朋友體驗閱讀,必須要求家長在旁配合,實在有些困難。

陳賦安重新設想目標受眾,想到教會上一任牧師,常在禱告會播放《台灣演義》、介紹台灣宣教師的影片。他想著也許可以利用會友習慣的模式,在查經祈禱會使用美好腳蹤繪本,介紹宣教師。

廣告/美好腳蹤認購專案

「查經祈禱會大概有三名會友出席,都是第一代信徒,有些受洗不到十年。也許想補進度、更了解信仰,所以都會來參加。」陳賦安說。這三人之中,有一位患小兒麻痺的弟兄,坐在輪椅上。最初是因為來屏東的外國宣教師,多次探訪他,樂意提供醫療資源、花時間陪他考機車駕照,最終信主。另一對夫婦,先生以前開道壇,也賣金紙等。後來因為中風,親戚中有人是傳道人,傳福音給他們,最後來教會。

這些第一代信徒已在教會生活多年,對聖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許他們會對教會歷史感興趣。」這是陳賦安最初的想法。

於是,陳賦安決定在每次查完一卷書之後,以繪本穿插。讓會友能稍微喘息,也反思信仰實踐。他會特別以故事發生的地區挑選繪本,像是李庥過往曾到屏東宣教,他就先講了李庥的故事。陳賦安會先簡單介紹宣教師,再播放線上的繪本影片,最後詢問會友的想法,讓整場聚會有開放式討論的自由氛圍。

(相片提供/陳賦安)

目前查經祈禱會分享過李庥、孫理蓮、蘭大衛的故事。三名會友過往不知道有這些宣教師,當他們聽到外國宣教師攜家帶眷來台,面對艱難只為傳福音,總是很感動、佩服。然而,也許是文科訓練出身使然,陳賦安說,每每聽到類似的回應,他都會再三提醒會友,時代已經改變,不需要像過去大英雄時代的人物,用很大的犧牲顯明自己的虔誠。

陳賦安繼續解釋,因時空背景不同,教會若一直靠很有能力、恩賜的同工推動,未必健康。現今,也不該再期待強人出現,不必鼓吹或期待另一個巴克禮或孫理蓮出現,教會應該著重於傳承和保留宣教師傳福音的精神。

除了查經祈禱會,陳賦安也積極地想方設法,讓其他會友聽到美好腳蹤的內容。「有時候預備講道,我也會拿繪本的故事來當例子。」有次,陳賦安講到八福中,憐憫人的人有福了,他便以井上先生的故事為例子,讓會眾能一同參與。

以美好腳蹤繪本開啟會友對教會歷史的眼界,陳賦安說,他不希望會友覺得基督教只是西方的宗教,只能用西方的思維及文化理解。這套繪本讓教會知道,台灣早已發展出自己本土脈絡和宣教歷史,不要覺得信仰、宣教很遙遠。

延伸閱讀

【特別企畫】文字建造心靈:促進信仰具體化與品格教育

【特別企畫】文字建造心靈:梅子園下的互相陪伴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