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文字建造心靈:促進信仰具體化與品格教育

 陪你閱讀美好腳蹤
許多教會以美好腳蹤系列繪本,作為事工推動的一環。透過繪本閱讀,不僅能深入認識台灣,也把前人帶給這塊土地和人的愛,透過繪圖和文字娓娓道來。

採訪◉洪敬慧

「小朋友,聽完王金河醫生的故事,你會想要當什麼樣子的人?長大後,想要做什麼工作呢?」Pi Isnangkuan Palavi(碧・伊斯南冠・巴拉菲)師母講完故事後,問她身旁這群兒童主日學的小朋友。

Nanpu(南布)中會Ma–ngacun(民權)教會位於高雄市那瑪夏區,這個山上部落約有400至500人,平時聚會的居民為90至100人,多數為布農族族人,也包含一些排灣族、卡那卡那富、拉阿魯哇、泰雅族人,甚至客家人及平地人。

Pi Isnangkuan Palavi身為兒童主日學主要負責同工,她說來到教會的孩子,主要是布農族的小朋友。有時,主日學孩子多的時候,會高達四、五十人。Pi Isnangkuan Palavi現與另外兩名負責兒童主日學的老師,每個主日過後,都會一同討論、檢討當日上課情形,再一起備課、修正教案。

(相片提供/南布中會民權教會)

疫情期間,Ma–ngacun教會的兒童主日學老師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的教材,透過線上影片,讓小朋友不至於中斷教會生活。然而,因為疫情變化,讓Pi Isnangkuan Palavi體會到,信仰教育應該放慢腳步,尤其在疫情過後,要能把握和孩子實體相處的機會,更專注於紮實的品格教育。老師們持續思索著,如果加入一些真實故事的元素,會不會效果更好?

廣告/美好腳蹤認購專案

剛好4月時,Pi Isnangkuan Palavi參加活動,聽到台灣教會公報社的分享,加上之前讀過孫理蓮的故事繪本,就決定申請並獲贈一套免費的繪本。本身愛閱讀、買書的她,原已向教會申請6000多元預算,要買下整套美好腳蹤故事書。

最近,教會正式於兒童主日學使用這套繪本。第一本開講的故事,便是《憨人王金河醫師》。因為文化不同,師母先與老師討論,如何解釋台語語境裡的「憨人」,如何延伸應用故事。師母在講繪本時,先畫了台灣地圖,告訴小朋友王金河牧師所在的台南實際區域。因聽說民權國小的老師曾帶孩子去台南鹽田校外教學,他便先喚起孩子們對台南的記憶,藉此連結當日的繪本故事,再帶出王金河醫師治烏腳病的故事。

為了配合孩子的理解力,老師決定不細講烏腳病是什麼,而選擇以職業切入,詢問小朋友對於未來工作的想法,並帶出信息——重要的不是做什麼樣的工作,而是你要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相片提供/南布中會民權教會)

Pi Isnangkuan Palavi有感而發地說,部落雖然純樸,不過相比之下,現在的家長因為工作、外出部落,很常因此離開信仰,影響下一代。她表示,自己國中二年級也因就讀升學班,為了顧好功課,假日選擇去補習,而不去教會。後至台北就學、就業,中間十年都不再穩定去教會。她誠實地說,自己重新抓住信仰,是因為急性腦出血,生命被救了回來,加上認識當時還是傳道師的丈夫,信仰的幼苗才開始發芽。

因此,現在看到部落裡的孩子,Pi Isnangkuan Palavi有更強烈的關懷,想把家庭教育沒辦法顧及的面向,包括教養、信仰教育等都補上。她說:「教會的孩子其實因為家庭,很多都沒規矩。」他們一旦來到主日學,就必須遵守老師們的規範,包括服儀、禮貌等。因為「我們不要只教孩子背聖經,我們想要培養品格。」

繪本故事提供民權教會的兒主老師了解,聖經裡所講的故事、合上帝心意的人,就發生在自己身邊。「以色列我沒去過,但台南有去過。繪本拉近我們與聖經人物的距離。」Pi Isnangkuan Palavi欣慰地提及繪本給兒童主日學的幫助,也再次感謝牧長支持,讓老師有很大的自由發揮、設計課程,傳揚上帝的話語。

延伸閱讀

【特別企畫】文字建造心靈:給大人讀繪本 了解本土宣教歷史

【特別企畫】文字建造心靈:梅子園下的互相陪伴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