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泰陽台中報導】7月29日下午,台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台灣中社與群島藝術園區合辦2023好國學院系列講座,邀請現任奇異果文創創意總監、台灣師範大學台文系兼任教師劉定綱以「土豆之爭?從用字而來的文化統戰」為題專講。
主持人、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理事黃意淳表示,今年4月因某出版社的國中生物課本寫著:「馬鈴薯、花生都常被稱為土豆,但兩者是不同的物種。」在台灣,土豆只代表花生,只有在中國才會將馬鈴薯稱為土豆,「中國用語」竟進入學校課本中,因此引發「土豆」爭議。
劉定綱表示,他現在擔任奇異果文創創意總監,跨領域學習文化創意產業,而且在社會學系擔任文創老師。後來因緣際會,朋友告訴他「台文系也很缺文創老師」,劉定綱義無反顧至台師大台文系擔任助理教授,教學生用台文做文創設計。每次他說起這段過程,就有人立刻猜想他是「正港的台灣囝仔」,但實際上,他是一般人區分的「外省和客家第三代」,小時候因為學校禁止說台語,加上家中耳濡目染,台語的聽說程度根本談不上流利。
劉定綱強調,全世界約有6700多種語言,其中96%的人使用全球5%語種,至於其他95%的少數語言,平均每兩個月就有一種語言消失。語言是、溝通、思考、感受與價值判斷的基礎,而人的腦袋都有一個語言學的腦,會自動整理語言使用的規則。重點是,在同樣使用華語的環境中,如果沒有特別提醒,便無法辨別華語在台灣使用的差異,這也牽涉國民黨長期教育下台灣語言使用的問題。
劉定綱表示,國民黨政府的國語政策施行下,台灣人失去文化主體性,讓台灣人感到自卑而模仿,重要轉折點是1976年,台灣通用語正式轉為華語。目前會流利聽、說台語,約僅剩三成的人口,南部的台南女中學生某一個班級能流利使用台語的僅有二成。1980至90年代,使用母語意識抬頭,但也僅是小眾。如今,台語文場域有一個相對自主性,例如在好民的場合中,有自行運用的規則與邏輯,有生產自己文化資本的能力,如果要更改場域規則,會在場域內進行象徵鬥爭。就如同年金曲獎頒獎時,鄭宜農引起鄭順聰不滿。此外,近年來社群媒體帶來了流量資本,更讓這種衝突成為議題,反而模糊了外來語言與文化入侵的焦點。
劉定綱表示,對照1300多條中國用語與台灣用語可知中國文化入侵的情況,台灣人的日常生活已充斥許多中國用詞,如「視頻」、「質量」、「立馬」、「走心」、「社牛」、「學霸」等,如果僅是單純增加生活的詞彙,那並無不妥。但不少人開始擔心這些用詞奪去原先詞語的地位,讓人們遺忘原本的用詞,甚至進一步奪去原詞的語感與概念。「我們有可能創造一個語言的防火牆嗎?」他認為語言是一種無意識的使用,要對抗語言與文字使用的入侵,只能有意識地注意而儘量防止。
劉定綱表示,語言不僅是溝通方式,更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提供藝術與文學創作的養分。更重要的是,每個人的母語都是最美的存在,沒有任何一種語言應該被消滅,「每種語言背後都代表著一個獨特的族群與文化,台灣作為多語言社會,任何一種語言消失,就意味著某些文化就此失根、藝術創作失去載體,而我們的下一代也就失去認識與認同自身文化的寶貴機會。」劉定綱強調,面對外語入侵,需要重視母語使用與保存,這不僅需要政府政策與經費投入,更是每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