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大專事工後援會中區座談會 再思新世代的牧養關懷

(攝影/洪泰陽)

【洪泰陽台中報導】因應大專事工面臨的挑戰與困境,由不同大專學生中心畢業契友及有志之士共同組成的PCT大專事工後援會,於8月5日在台中中會東榮教會舉辦中區座談會。主題包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專事工的挑戰、因應台灣社會變遷的大專事工新模式、以及畢業契友在大專事工中的角色。並由台北市立大學副教授吳杰穎長老、台灣大學兼任教授陳亮全長老以及環球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張子見長老等擔任主持人。

關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專事工挑戰,吳杰穎指出幾項重要議題:首先是大專中心的定位,是事工中心還是學生關懷中心?其次,大專事工推動中輔導與陪伴的工作應該引用大量的學校教職員、畢契與地方教會,但目前這三者的參與度偏低;再者,大專工作者應該專注於資源串聯和人才培養,而不僅僅局限於陪伴學生等方面。

對此,台中大專工作者蔡恆偉牧師表示,為理解高參與度的長青團契學生對大專中心的期望,他在會議前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於地方教會的服事狀況是:因對於聖經不熟所以不敢勇於服事、教會的敬拜讚美並非專長而僅是被賦予的工作。

蔡恆偉指出,學生們也期待在中心內可以提供包含認識自己、情感與性別教育以及生涯規畫建議等。他認為這世代從18歲以上學生到30歲的青年,可以說是晚熟世代,仍處於尋找人生方向、建立情感與信仰觀的階段。蔡恆偉強調,此外,站在大專工作者的角度,受限於教會體制因素,工作者的不安定感也一直存在;這些因素不被看見,則事工的困境仍將存在。

身為東海畢契的東榮教會長老宋偉峰,分享自己在大專階段認識基督教的經歷,描述學生所面臨的困境和疑惑,並提到離開台中前往他處就業時,對於尋找地方教會充滿不安,促使他回到東榮教會投入學生輔導工作。宋偉峰強調,大專階段的學生工作重點應該是福音建造,讓這些學生在團契的時間內建立對信仰的正確觀念,才會有利於他們未來人生道路上有更美好的信仰依靠。

(攝影/洪泰陽)

中會大專部部長宋承祐牧師表示,讓年輕人回歸教會或進入教會一直是地方教會的關注重點,但這涉及到了人與人關係的建立。他認為,「合一」應該是一個方向,但不同教會和大專中心在面對大專事工時的態度和方向可能不一致。試想,學生要如何委身在教會中?教會願意投入資源牧養這群學生或畢契嗎?換言之,宋承祐認為工作者的不安、變動中的新世代以及宣教新策略形成三角關係的變化與互動。但重點仍然應該是宣教,也就是如何透過工作者、教會和策略在學生心中建立基督教信仰。

宋承祐進一步指出,面對諸多問題,首先要理解學生的社會化速度比成熟度更快,社會階級化也嚴重迫使學生需要工作。其次,在教會內部,不同的觀念和做法可能會阻礙合作推動事工,以及何謂「做得好的大專牧養事工」,例如教會同工願意在半夜時接受或傾聽學生打電話傾訴感情問題之苦嗎?他認為,大專中心是培養下一代工作者的重要場所,其重要性不亞於神學院的教育。

曾長期擔任高雄大專工作者、現任總會大專幹事謝惠娟牧師提到,目前大專教育環境的急遽變化,包括高等教育機構的併校和改制趨勢,使得教職員和畢業契友感到不安;同時,大專工作者人數受限,因此保持學校團契和關懷學生都成為挑戰。她期望未來,大專中心和教會能夠共同認識現實的變化,思考更好的方法,並發揮在大專事工中的重要角色。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