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中宗教改革紀念聯合禮拜 談作工的恩典

(攝影/洪泰陽)

【洪泰陽彰化報導】今年是宗教改革後第506年,由彰化中會彰化區會主辦的宗教改革紀念聯合禮拜,於10月27日晚上假彰中中山教會舉行,邀請了七星中會濟南教會神學與教育牧師鄭仰恩主禮,帶領區會內近70位的兄姊,在禮拜中再思宗教改革的意義。

鄭仰恩引用馬太福音20章1至15節的經文,以「讓人工作的恩典」為題證道表示,耶穌的這段比喻讓一般的讀者、會友感受到同工不同酬的狀況,十分疑惑為何耶穌會用這比喻教訓門徒。鄭仰恩表示,我們自小被教導公平的重要性,因此這樣的價值觀會讓我們很難接受。

鄭仰恩表示,當人們安靜思考這些與世俗觀念截然不同的價值觀時,才是人們「受教」的時候。事實上,了解這個比喻的前提,就是要好好對照經文內上下文的關係。由此可知,這段比喻是前面耶穌談到的「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的延伸。鄭仰恩強調,這個比喻是耶穌對上帝恩典運作法則的說明。

鄭仰恩表示,這段經文用了6個時間點來強化比喻的內容,也強調後來被招進葡萄園的工人屬性。對第一批進來的人來說,愈早進來工作就是恩典,但他們卻不感恩與珍惜,甚至眼紅他人。鄭仰恩表示,宗教改革強調每個人都需要上帝的恩典,超越我們的想像,因為所有的恩典都來自上帝。在比喻中,耶穌就是跟門徒強調這個觀念,我們能夠進入上帝國工作都是因為「恩典」,而這正是上帝國運作的模式。

鄭仰恩表示,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透過羅馬書的內容,表達只要通過信心就可以領受恩典,成為與上帝和好的人,而這樣的恩典沒有附帶任何條件。鄭仰恩強調,領受恩典的人們要好好地尋求上帝在自己身上的計畫、與需要扮演的角色,在個人的工作上盡忠。正如這段經文的提醒,當時的文人經士與猶太人就彷彿第一批進園工作的人,雖然最早擁有這份信仰,但如果不繼續精進努力,那在前的,就要在後了。

最後,鄭仰恩提醒與會者,每個人都是被上帝恩典「呼召」來的,而被呼召領受恩典的地方,就是要好好工作的地方。

(攝影/洪泰陽)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