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榮台北報導】教會如何實踐耶穌的命令,成為社會的光和鹽?七星中會雙連教會舉辦了系列專題研討會,探討教會的社會參與,11月18日上午在教會九樓聯誼廳舉行「教會的社會參與」專題研討會。邀請台灣飢餓對策協會秘書長曾正智牧師和門諾會木柵教會牧師廖俊松教授,在會議中談論他們對於教會關注社會問題、特別是貧窮、飢餓、流離、疾病、囚禁等議題的看法及實際幫助的經驗,並分享如何傳揚基督的愛的見解和經驗。這是雙連教會設教110年專題研討會系列的第三場,吸引了不少人參加。
曾正智以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例,介紹了17項涵蓋環境、社會和治理的指標,並鼓勵教會和基督徒要成為好管家,讓上帝創造的世界更美好。他也分享了他在台灣飢餓對策協會的服務經驗,如何幫助貧窮和飢餓的人,以及如何培養志工的動機和能力。他最後以「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來呼籲教會要有憐憫的心,不要單僅以宣教為目的,而要以愛心和行動去幫助真正需要的人。
廖俊松本身也是台灣飢餓對策協會常務監事,有豐富的社會服務經驗,他從聖經的教導出發,指出教會要實踐耶穌的命令,成為光和鹽,發揮正面的影響力,就要關心社會上的貧窮、飢餓、流離、疾病、囚禁等問題,並提供實際的幫助。他舉例了一些教會與教會機構在這方面的做法,如食物銀行、中途之家、探訪工作、更生團契等。他說,這些服務不僅滿足了人的生理需要,也為傳揚福音打開了門路。
廖俊松也提到了SDGs,內容包括終結貧窮、消除飢餓、性別平等、教育、改良生態、和平正義等,並認為這些目標與聖經的價值觀是一致的,教會應該積極參與這些議題,並行公義、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他說,這就是要傳揚神國的道,然而看聖經的歷史,因猶太人不行公義,上帝讓他們亡國。
廖俊松坦承,教會在社會參與上面臨了一些挑戰和困難,例如資源有限、教會認同不足、宣教與服務的取捨、鄰舍的定義等。他鼓勵教會投入社區工作,不僅要有心,更要有意願投入的重要同工,並且有策略地投入社會服務,並培育和支持願意做的重要同工提升相應的專長,或是,也尋求外部的夥伴和資源,讓教會真正成為社會的鄰舍,並且傳揚基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