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博館講座 看見台灣礦業勞動史的性別故事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高雄報導】由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生活中心、勞工博物館、猴硐礦工文史館、高雄醫學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性別研究所、台北科技大學礦業與勞動影像行動計畫合作辦理的「末代礦工故事:不分性別的礦工身影,兼談勞工運動發展」講座,於11月21日下午在勞博館登場。此為配合正於場館展出的「末代礦工攝影展」系列講座,邀請猴硐礦工文史館創辦人周朝南、榮譽理事長毛振飛、高醫大性別研究所副教授李淑君主講、導覽。

延伸閱讀:勞博館「末代礦工攝影展」開幕 回顧採煤勞動史

講座開始,首先由周朝南為聽眾介紹礦工職業的樣貌。雖然礦工是純體力勞動、卻也是台灣各產業中傷亡比例最高者;自1950年至2000年,台灣煤礦災變死亡人數將近4000人,而1961年至1985年申請勞保傷殘給付就有1萬4500件。

由於台灣煤床條件不佳,礦工必須長時間在狹窄、高溫、高濕的環境躺臥或半蹲作業,退休後身體多已變形;為避免窒息也無法戴口罩,然而直接吸入石粉也造成礦工職業病「矽肺症」。礦工長期浸在煤炭中、染得全身烏黑,甚至下班時前來迎接的孩子都認不得自己的父親。

(攝影/林婉婷)

而1960年代左右,台灣礦場約有15%的女性礦工;她們領著更低廉的薪資卻任勞任怨。由於有多對礦工夫妻遭遇礦災身亡、留下孤兒無人照顧,直到1964年政府才被禁止女性進入礦坑作業。毛振飛補充,當時政策改變、卻沒有發展適當配套政策,使得公司直接退掉女礦工勞保、強迫資遣,相當不公義;不只是對女性,對原住民族也很虧欠,因為當年將大量族人派去更嚴苛的海底礦坑作業。

周朝南也介紹自己熟識的女礦工「周張謹」女士的故事;她肩負起與男人同等粗重的工作,甚至懷孕時也到礦場,產後則兼顧礦場勞動與家務勞動。而現高齡97歲的「廖呂妍」女士,因丈夫不務正業,只好於礦場辛勤工作、撐起一家生計;懷著第四個孩子時,腹痛的她本想回家待產,但想到家裡還有三個孩子嗷嗷待哺,只好咬牙撐著把運送煤礦的工作完成,才趕回到家裡邊洗澡、邊在浴室裡獨自產下第四個孩子。李淑君在分享時呈現更多女礦工照片與故事。

(攝影/林婉婷)

很多人對礦工的印象是喝酒、賭博、揮霍,但朝不保夕、死亡如影隨形的高危險勞動環境,確實影響礦工的生命態度。周朝南與毛振飛都曾目睹夥伴因事故喪命、也曾經救人與被救,事實上,礦場裡就設有停屍間。周朝南和毛振飛在帶領導覽時強調,礦災發生時,都是由熟悉礦坑環境的礦工們負責救援;雖然危險,但因為在礦坑裡有互相拯救的默契,因此他們都像是在拯救自己生命那樣去救援夥伴、或帶回他們的遺體。

(攝影/林婉婷)

周朝南點出,猴硐礦工文史館是由許多退休礦工捐款、捐贈和動手建造而成。還有很多史料彙整與文物保存的計畫,但是場址租約即將到期,期待文史館能有政府協助經管、永續營運,使曾經撐起台灣經濟的礦業勞動歷史與勞動故事能更為社會所知曉、記憶。

「末代礦工攝影展」系列活動除了本場講座,還有「種子工作坊」將於12月15日下午1點半在勞博館登場,當中將認識末代礦工的故事,並討論相關歷史納入教學現場的可能與方法。該場次限額30人,以教育工作者為優先對象,歡迎感興趣民眾報名。而展覽本身展至2024年4月6日。

(攝影/林婉婷)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