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有道】《天使報信》不要怕!那大喜的信息是關於萬民的

《The Annunciation》

《天使報喜》,亨利‧奧薩瓦‧坦納,1898年。

聽見的人說:「這樣,誰可以得救呢?」
耶穌說:「人所不能的,在神卻是可能的。」

◎荊墨

教會歷史中,馬利亞得到天使報信,得知救主將從她而出的環節,歷來受到重視。尤其在中世紀,本於教會對馬利亞的敬重,這個屬於聖母論(Catholic Mariology)一部分的主題,鼓舞了許多藝術家投入創作,即便16世紀宗教改革興起,仍有許多依據天主教神學立場的畫作問世。這些畫作的特性多數延續中世紀對馬利亞的描繪,賦予純潔甚至神聖的形象,顯出這位少女的與眾不同。

不過,宗教改革家本著聖經檢視聖母論,判定「聖母無染原罪」(Immaculata Conceptio)這個觀點沒有聖經的根據,無罪的人僅有耶穌基督一人,「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有罪的,使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哥林多後書5章21節,新譯本)耶穌基督的無罪,並不是因為母親馬利亞無罪,而是:「祂本來有神的形象,卻不堅持自己與神平等的地位,反而倒空自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腓立比書2章6~7節)

此外,「聖母終身童貞」(Aeiparthenos)與「聖母升天」(Assumption of Mary),也都沒有聖經的根據。信徒可藉著馬利亞向上帝禱告的觀念,更是忽視聖經關於唯獨藉基督代求、基督為中保的啟示,「因為神只有一位,在神和人中間也只有一位中保,就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摩太前書2章5節)
因著神學立場的轉變,同一主題的呈現方式也開始產生區別。美國衛理公會非裔畫家亨利‧奧薩瓦‧坦納(Henry Ossawa Tanner,1859~1937年)的創作多觸及信仰,其作品《天使報信》(The Annunciation)的表現方式卻與天主教的神學大相逕庭。

反璞歸真

坦納童年時經歷南北戰爭(1861~1865年),雖然自小對繪畫有興趣,但是當時畫家普遍不接受黑人作學徒,因此坦納的學習歷程並不順遂。直到1879年,他才進入賓西法尼亞美術學院受教,成為當時唯一的黑人學生。種族主義的陰霾未因戰爭結束而消散,坦納學成之後,並沒有在美國受到肯定,於是他輾轉到了法國發展。1898年,他的創作《天使報信》問世,震撼當時藝壇,讓他得以揚眉吐氣。這幅作品現在收藏於費城藝術博物館,是坦納第一幅被美國收藏的作品。

不同於受天主教神學影響的作品,馬利亞總是衣著整齊、表情恬靜,坦納《天使報信》中的馬利亞,更像一個被驚醒的少女,從略顯凌亂的床上坐起,既詫異又疑惑地看著眼前的異象。如此呈現,更符合福音書對這位未出嫁女子的描述,「她卻因這話驚慌起來,反覆思想這樣祝賀是什麼意思。」(路加福音1章29節)

坦納沒有把榮光加諸馬利亞身上,卻把報信使者描繪得光華四射,以至兩者形成極強烈的對照。坦納筆下的天使沒有特定形象,而是有如火光般照耀女孩的陋室,報告榮耀、大好的消息。這種呈現方式是坦納獨到之處,大膽挑戰天使著白衣、展雙翼的的繪畫傳統。

從一些小細節,也可以觀察到坦納的用心。諸如器皿、紡織品、油燈、石板地等,讓畫面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尤其是左上方的木架,恰與直立的天使光芒形成十字架的形狀,提醒我們天使所說的大好信息,不僅是關於耶穌基督降生,也指向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

福音起源

就福音書的脈絡而言,路加開宗明義說明他的對象是提阿非羅,而且他經過詳細查考,按次序寫下了這卷福音書。換言之,我們素來所稱的聖誕敘事,在路加的觀點中亦是福音的範疇,更具有起頭的意義,其目的是要教我們曉得這道的真確,「我已經把這些事從頭考查過,認為也應該按著次序寫給你,讓你曉得所學到的道理,都是確實的。」(路加福音1章3~4節)

路加記載的福音是從天使報信開始,而天使報信的對象不僅有馬利亞,還有祭司撒迦利亞。天使兩度傳信,表明了兩位先知預言的人即將出生,一個是瑪拉基所指的以利亞,「看哪!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來到以先,我必差派以利亞先知到你們那裡去。他要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擊打這地,以至完全毀滅。」(瑪拉基書4章5~6節)一個正是主應許大衛將永坐國位的君王,「祂要為我的名建造殿宇;祂要作我的兒子,我要作祂的父親;我必堅立祂的國位,永遠統治以色列。」(歷代志上22章9節)

天使對馬利亞說的話帶出基督神人二性的意義,祂既是至高者的兒子,亦是實現大衛之約的後裔(路加福音1章32節)。那個隨著西底家敗亡而看似未能成全的約,因著基督而實現,而祂的國將存留到永遠。

馬利亞驚疑不定地向天使確認這話的意涵,得到進一步的確認。其一,她受孕乃是出於聖靈,這與馬太的記述一致,「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馬太福音1章18節)其次,馬利亞並非不可能之人懷孕的孤例,老邁的以利沙伯亦然,「妳親戚以利沙伯,被稱為不生育的,在老年也懷了男胎,現在已是第六個月了。」(路加福音1章36節)。由此,馬利亞與以利沙伯懷孕,彰顯了上帝的權能:「在神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的。」(1章37節)

這使我們認識到,我們信仰的根基乃是上帝。祂有至高的權能,可成就對人而言不可能的事。正如當人們知道得救的困難時,問:「這樣,誰可以得救呢?」耶穌回答說:「人所不能的,在神卻是可能的。」(路加福音18章27節)

馬利亞的回應頗為動人,表明她的順服:「我是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加福音1章38節)至此,天使的信息暫告一段落。

天使傳信

天使接連傳遞的兩段話,不僅印證過去應許的實現,也預示未來的應許。以利沙伯所生的施洗約翰,雖然不是基督,卻在救贖歷史中扮演著先聲的角色。

這側面說明,主按著祂的時間完成祂所說的話。一如挪亞的年代,審判在人想不到的時候臨頭,救恩也在人想不到的時候降臨。聖誕,始自至高之處,完全操之在上帝,祂定了時間,「但到了時機成熟,神就差遣祂的兒子,由女人所生,而且生在律法之下。」(加拉太書4章4節)祂也設立了地點,「猶大地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的領袖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必有一位領袖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的子民以色列。」(馬太福音2章6節)「伯利恆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雖然細小,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為我作以色列的統治者;祂的根源從太初,從亙古就有了。」(彌迦書5章2節)祂更預備了人選,即撒迦利亞、以利沙伯、約瑟、馬利亞、約翰、耶穌、牧人,甚至他們的名字都帶有上帝拯救的信息。

路加福音關於天使報信的記載,也有助於我們思想天使的角色。因為娛樂媒體的渲染,人們對天使普遍存在一種浪漫卻與事實不符的想像,總認為他們形象可親,又具有神奇的能力。但聖經對天使有明確的定位,「天使不都是服役的靈,奉差遣為那些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勞嗎?」(希伯來書1章14節)我們實不應過於高看他們。

天使報信,重點仍在於向世人表明上帝的旨意,如同歷世歷代先知與傳福音之人的工作。真正有權柄、有能力的,從來都是說話的上帝,而不是代為傳話的使者。

救恩脈絡

《天使報信》聚焦的畫面只是路加福音的一小片段,並非全貌。按著這卷福音書的脈絡,給撒迦利亞、馬利亞報的喜信只是起首,而之後在人子降生的先後,各有兩段頌歌,表明人們相信先知傳講的預言,等候應許的受膏者。路加福音1章46~55節訴說人的卑微及本於上帝權能的拯救:

我心尊主為大,
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
因為祂垂顧祂婢女的卑微,
看哪!今後萬代都要稱我為有福。
全能者為我行了大事,祂的名為聖;
祂的憐憫世世代代歸與敬畏祂的人。
祂用膀臂施展大能,
驅散心裡妄想的狂傲人。
祂使有權能的失位,叫卑微的升高,
讓飢餓的得飽美食,
使富足的空手回去。
祂扶助了祂的僕人以色列,
為要記念祂的憐憫,
正如祂向我們列祖所說的,
恩待亞伯拉罕和祂的後裔,直到永遠。

路加福音1章72~75節表明憐憫的主記念聖約,使人得以坦然無懼地事奉祂:

向我們列祖施憐憫,記念祂的聖約,
就是祂對我們祖先亞伯拉罕所起的誓,
把我們從仇敵手中救拔出來,
叫我們可以坦然無懼,用聖潔公義,
在祂面前一生一世敬拜祂。

路加福音2章10~11節則申明這福音不僅賜給以色列人,更是關乎萬民:

不要怕!看哪!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於萬民的。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而路加福音2章34節看似極不合時宜,預告基督在世將興起爭議,馬利亞將因著祂被釘上十字架而承受椎心之痛:

看哪!這孩子被立,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成為反對的目標。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體會到路加濃縮的基督福音。這福音實現了古時上帝藉著先知傳講的應許,這福音彰顯至高者的能力與榮耀,這福音陳明人子在世上走的不是平順坦途,而是因著順服天父、以天父的事為念而鋪陳的一條捨己揹起十字架的路。

延伸閱讀:《新約引用舊約》(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use of the Old Testament)上、下冊,唐納‧卡森(Don Carson)、畢爾(G. K. Beale)合著,金繼宇、于卉等人合譯,麥種傳道會出版。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