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追尋馬偕行腳|在礁溪,比較基督教義與佛陀教導

頭城▶礁溪

下埔濕地。

文圖◎陳順福

頭城,開蘭第一城。1796年,吳沙帶領群眾來到蘭陽平原,以土圍建立第一個據點「頭圍」,開啟了漢人拓墾的歷史,即今日的頭城。墾荒初期,漢人與在地原住民噶瑪蘭族屢次爆發衝突,加上天災和疾病,殉難者眾。為了超渡這些亡魂,頭城居民在每年的農曆7月舉辦特別盛大的普渡法會,並於7月30日「鬼門關」時舉行搶孤活動。

頭城搶孤。

到了晚上,就是招魂的時候,每個架子都被數十個燭火照得通明,然後數個道士就步上一座架高的台子各就各位,擊掌後敲打大銅鑼。以招亡魂來享用所準備的食物……。(《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120頁)

頭城車站。

馬偕來到宜蘭宣教的時期,漢人已占據平原大多數土地,噶瑪蘭族人被迫逐漸移居到海岸及山邊的貧瘠地區。馬偕造訪這些部落以後,出於對這些族人的愛與憐憫,一次又一次從台北翻山越嶺來到頭城,再前往宜蘭各地部落,為噶瑪蘭族人帶來醫療服務,並傳揚福音及建立教會。

頭城老街街屋。

1873年10月21日
經過山間的小徑之後我們來到海邊,然後我們整日在那裡旅行,直到傍晚到達頭城。(《馬偕日記1871-1901 Ⅰ》,141頁)

每當我在頭城帶團導覽,講到馬偕的故事時,總是會想到那個時代被迫害的噶瑪蘭族人,也想到美國感恩節的故事,那是英國移民為了感謝印第安人而設立的節日。於是我有一個想法,是否有一天,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也可以在中元普渡之時,同步舉辦台灣感恩節活動,對這塊土地上的原住民表達尊重及感謝呢?

慶元宮。

1889年12月12日
在那裡我們發現所有的平埔番已經遷走到新的聚落。我們前往頭城,在教堂裡停了一會兒,在雨中越過到打馬煙。(《馬偕日記1871-1901 Ⅱ》,361頁)

頂埔農村。

從頭城鎮上走到郊外,經過頂埔的田野,來到下埔的濕地沼澤,遠望廣闊的池塘及水上的雁鴨,懷想噶瑪蘭族人伴水而居的生活,不知不覺走到了大竹圍。當年北宜高速公路頭城交流道施工,挖開了大竹圍遺址,考古人員自1999年開始挖掘,發現此處竟包含上下文化層,上文化層為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至現代的文化層堆積;下文化層為「繩紋紅陶文化」,難得一見。

大竹圍。

馬偕當年來到此地,居民都還是噶瑪蘭族人,在大竹圍設立禮拜堂後,幾乎全村都受洗為基督徒。馬偕到這裡時,常常帶領愛唱歌的族人吟唱詩歌,讚美上帝直到午夜。

大竹圍禮拜堂的信徒。(相片來源/真理大學校史館)

1887年3月12日
晚上抵達大竹圍,47位洗禮,70位出席。唱詩歌到午夜。(《馬偕日記1871-1901 Ⅱ》,174頁)

繼續沿著河流往礁溪前行,經過馬偕曾建立教會的奇立丹,噶瑪蘭語意為「燒水」。日治初期各地土匪猖獗,馬偕建立的教會多數被搶劫毀壞,許多噶瑪蘭族人逃離,只餘少數信徒冒死留下來堅守教會,傳承基督信仰至今。

奇立丹。

1900年5月25日
前往大竹圍與奇立丹,兩地的教堂都已毀壞。不過,基督徒仍是熱心且滿懷希望的。炎熱。(《馬偕日記1871-1901 Ⅲ》,458頁)

頭城長老教會。

礁溪在馬偕時期就已是漢人的聚落,最早漢人從頭城、二城前進至此地時,看見溪流終年乾枯,河石堆積,便以閩南語取名「焦坑」,意為乾旱缺水的溪床地。我按馬偕行腳踏查時,發現一座古老的佛寺,站在寺前的大樹下,我忍不住懷疑,這裡就是當年馬偕向群眾講道,比較基督教義與佛陀教導的地方啊!

1888年1月15日
然後我們去礁溪,我比較基督教義與佛陀的教導。(《馬偕日記1871-1901 Ⅱ》,227頁)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