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千萬風浪雕蝕的瑰寶

和平島地質公園

自海蝕平台望見基隆嶼。

文圖◎靈行

走訪基隆和平島,從建築遺跡仍依稀窺見當年造船業的面貌。1937年,台灣第一家現代化造船廠在此設廠,耆老說,鼎盛時期曾有上萬人登島工作。

和平島昔稱「社寮島」,位於基隆港的東北方,與台灣本島僅以一條狹窄的水道相隔,是台灣的海防要塞。1935年,與台灣本島相連的和平橋(昔稱「基隆橋」)完工,雖只有75公尺,仍是台灣第一座跨海大橋,只是今日所見橋體已經過重建。

等嶼亭。

風雨生敬畏

和平島地質公園位於和平島北端,走進入口即可遠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只是天有不測風雲,我們正欲進入千變萬化的地質藝術世界,竟遇到東北季風發威,瞬間大雨滂沱。

風雨聲與海濤聲相應時,我們在等嶼亭等候放晴,看著蕈狀岩、豆腐岩、千疊敷遭受風掃浪打雨淋的洗禮,稍稍體會是什麼樣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些特殊地景。明明立於壘壘岩石間,卻彷彿置身洶湧海面;明明時間臨近正午,卻彷彿已墮入黑夜。放眼望去,遠處的基隆嶼在驚濤駭浪中更顯孤單了。

豬腳岩。

幸而風雨急來也驟收,我們繼續沿環山步道前進,只見海蝕溝、海蝕崖、海蝕凹壁奇景處處,豬腳岩、海兔岩、彈塗魚岩似有生靈萬頭攢動,萬人堆更是充滿各種想像。冷硬的岩石堆間,瓊麻、棕櫚樹、林投樹長出柔軟的枝葉,台灣特有種台灣蘆竹也搶到一席之地,盡展強靭的生命力。

台灣蘆竹。

遊客如織,但留夏沙灘、親親水池與藍海水池因天冷而乏人問津。藍海水池映照著灰暗的天空,令我望之興嘆,盼望下回得天候許可,在游魚如織的海中與魚共舞。被雨淋過的八哥與我蜷縮在風中觀浪,近處的造船廠顯出頹疲老態,遠方的燈塔在浪濤滾滾中佇立。惡劣的天象中,我試著駐足欣賞大自然,不由得對造浪者──上帝生出敬畏之心。

八哥。

在這片山岩的半山腰,約1664至1667年間,荷蘭人在一海蝕洞穴內刻有文字,被後人稱為「蕃字洞」。但因日久年深,風化侵蝕與遊客破壞,如今已殘缺模糊。神與人之工,豈是僅有永恆與短暫的區別?

狂浪中堅立的燈塔。

走到廢棄雷達站改造而成的禾口丘咖啡廳,有著名的石花菜當伴手禮。休息整頓一番後,我們又來到星光草原。這裡遍地開滿了蟛蜞菊,喜鵲、白頭翁、麻雀、灰鶺鴒、白鶺鴒在大樹下吱吱喳喳,忙碌地覓食,好不熱鬧。將離去前,我被看起來只開一半的花吸引,本以為是被風雨摧殘,卻發現沒有一朵是「完整的」。原來是台灣原生種草海桐,不對稱的花本是它的特徵。

喜鵲。

擁有珍貴地質景觀、生態環境、同時見證大航海時代歷史的和平島地質公園,於2022年得到國際景觀建築師協會景觀大賞(IFLA AAPME Awards 2022)文化傳統類傑出獎(Outstanding Award),著實讓人讚嘆連連。

草海桐。

逼迫生信心

今日的和平島隨著造船業沒落而歸於平淡,但上帝親手以千萬風浪雕蝕的的特殊地景卻被視為瑰寶。誰能想到險惡的環境反而雕琢出岩石的風情呢?

我想到基督教會兩千年來遭受各種逼迫與壓制,看似無比艱難,卻仍在叫萬事互相效力的上帝手中,成就了榮耀祂的美麗。我祈求上帝,日間在雲柱中引領教會的道,夜間在火柱中光照教會的路,使祂的百姓日夜都可以前行,叫和平早日來臨。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