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海島核事 長達40年的未竟抗爭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與春山出版社合作,於去年底出版台灣首本記錄反核運動歷史的專書《海島核事:反核運動、能源選擇,與一場尚未結束的告別》,並陸續舉辦新書講座。1月20日下午在高雄三餘書店以「跌宕起伏與落地生根:反核作為社會運動」為主題,邀請《海島核事》主編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賴偉傑、作者王舜薇、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李根政、台灣人權促進會執委邱毓斌副教授與談。

《海島核事》並沒有直接拋出要反核還是擁核的結論,而是帶領讀者看見反核脈絡,以及當初如何從地方抗爭擴及到全國運動;而20日這場講座則特別聚焦「社會運動」,說明反核運動與其他環境運動的異同、反核運動的南方影響力,以及當社會運動陷入低潮時該怎麼持續醞釀。

(攝影/林婉婷)

成功或失敗?反核是持續堅持行動

賴偉傑首先說明《海島核事》的寫作背景:2013年時,台灣社會運動風起雲湧、議題繁多,長期投身社會運動的詩人吳晟認為有必要整理出各運動的脈絡和訴求,作為「公民讀本」,讓大眾更理解這些抗爭的來龍去脈。然而「反核運動」所經歷的時間實在過於漫長,難以三言兩語道盡;加上當時福島核災議題後續影響仍在發展、不同世代的作者們也需要彼此討論與溝通,因此《海島核事》的寫作時間拉長、將近十年,直至2023年底正式出版。

賴偉傑認為寫作與社會運動,都要面臨許多「變動」。尤其反核運動經歷戒嚴、解嚴、首次政黨輪替、國民黨再度執政、日本福島核災、再次政黨輪替等,所以《海島核事》不只是記錄反核運動,某種程度也記錄台灣的近代的政治變化與歷史大事。

(攝影/林婉婷)

接著他娓娓道來新北市貢寮區的反核運動故事,包含當年的坑爭訴求即與鄉土、後代子孫等地方認同息息相關,並結合媽祖遶境來籌募抗爭運動基金,這些都顯示反核運動對地方而言已經不只是呼籲主張,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貢寮民眾也曾經深夜搭車出發、橫跨半個台灣前往高雄市美濃區聲援「反水庫運動」,希望給予同樣在守護家鄉的人們鼓勵與分享經驗;也曾與美濃民眾分享紀錄片《貢寮,你好嗎?》,當時對參與社會運動所背負艱辛深有感觸的長輩們相擁而泣。

賴偉傑說明,社會運動是指出政府應該合法、卻沒有合乎規範之處,也就是「要求政府守法」的運動。不過反核運動的特殊性在於並非核電廠開始動工就結束,而是「持續監督」;以核四為例,當年因為在地居民與公民團體的長期堅持強力監督、推遲興建計畫執行進度,再加上有政治與社會等在情勢的的變動,促成2014年核四封存。

賴偉傑也點出,一場社會運動在台灣持續長達40年,如果最後僅以「成功」或「失敗」來定義這場運動,實在過於可惜,整個過程應該是台灣社會的共有的資產。。他認為台灣的核電議題討論可以更進一步,不只是爭議發電方式,而是探討台灣是否真的需要這麼多電?經濟發展紅利又是誰獲得?等等。


努力或放棄?團結合作才能促改變

邱毓斌提醒,不要把反核運動的「階段性勝利」視為理所當然;因為現實世界並沒有這麼美好,社會運動的成果是背後有許多人團結為「組織」並努力爭取才產生。若沒有「團體」的行動,哪怕有政治的、社會的機會,也難以直接促成改變。

他以高雄在地的「後勁反五輕」抗爭為例,參與的居民都不是坐擁社會資源或聲量的大人物,但因為組成自救會,以及公民團體的專業支持,因此能夠扛起長期抗爭的責任,「不管什麼形式,團結能發揮更多力量。」

(攝影/林婉婷)

他提到,有些人會認為環境運動是「狗吠火車」,好像難見作用與成效;但他強調,不論結果如何,狗若不吠叫,那就是違反天理、連基本工作都沒做到。他特別以2013年「309廢核大遊行」為例;這場遊行可謂台灣有史以來最多人響應的反核運動,光是高雄、當時在凹子底公園聚集七萬人,其中包含各級學校師生、公務人員、工會等。

邱毓斌說明,當時自己負責動員、號召民眾參與;研究勞動權益議題的他特別邀請各工會響應,另也特別加強校園宣傳,因此遊行現場點名時,嘉義以南的高中職、大專幾乎都有學生代表出席。這也顯示「有效傳達資訊」對於凝聚公民力量的重要性。


逆風或順風?保溫工作來避免遺忘

李根政認同邱毓斌的論點,重申社會運動的力量來自團結。

他點出,現代是網紅時代,「有人登高一呼、有人隨之響應」看似是社會運動,實則不然。當年「309廢核大遊行」最終產生如此強大的影響力,關鍵在於組織性動員;除了參與遊行,由上百個環保與公民團體所組成的「南台灣廢核行動聯盟」,也是南部社會運動的重要發聲角色。

(攝影/林婉婷)

在馬英九執政的2014年,當時台灣公民社會的堅持促使核四封存;而2016年政黨輪替、新上任的蔡英文政府確認「非核家園」路線;環境運動的能量轉往關注能源轉型、反核運動能量降低,但這也導致2018年的「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公投經歷一場硬戰。

李根政強調社會運動的主體性在於團體,且不能被政黨收編。事實上,那一年陳其邁在競選高雄市市長的造勢晚會上,曾派人詢問地球公民基金會是否要到台上宣傳電業法公投;但地球公民基金會婉拒,選擇在現場直接向民眾發放文宣與說明。這個決定就是不希望反核運動被認為僅是「與民進黨站在一起的運動」。

雖然因為社會對福島核災的記憶淡忘、對空汙和能源轉型的焦慮更勝反核等種種因素,使得該公投案最終通過,但李根政認為,「書寫」就是避免人性的健忘,並且展現這些社會運動的價值。

他也直言,社會運動的困難是「順風」很容易,但願意蹲下來、為守護社會價值而堅持「保溫」的人們要面臨許多艱難,卻又因為沒有進入主流視野而被遺忘。他邀請眾人支持那些還走在路上、為台灣社會找答案的組織工作者,不要迷信、盲從當前有社會聲量的個人或現象。


希望或絕望?想像與偶然帶來機會

王舜薇回顧,自己是在2008年進入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擔任專職,才親身接觸到反核運動;她與綠盟夥伴們,跟著貢寮反核自救會成員「阿英姊」在海洋音樂祭場合中發放反核傳單。那時是反核運動的低潮期,確實能感受到在音樂祭現場發放反核傳單有多麽突兀。事實上,王舜薇在撰寫《海島核事》時,也曾有人質疑:「現在還有人在反核嗎?」

她點出,這再次顯示「保溫工作」的重要性。當社會的反核風氣沒那麼強烈時,還是有很多「記錄」的工作在進行,且組織需要有熱情的記錄和旁觀者,能夠提出問題並累積成類似《海島核事》的著作;她相信這對現在的台灣是重要的。

(攝影/林婉婷)

王舜薇也分享透過採訪與撰稿過程,所感受到反核運動除了科學知識以外的精神層面特質:反核運動除了受到政治、國際社會等偶然性事件影響,也是「想像力」驅動的運動;她認為海洋與沙灘是貢寮居民每天所見事物,而興建核電廠後恐將改變熟悉景色的不安,或許也驅動他們投身反核運動。而對貢寮居民來說,若要形容反核運動,最貼切莫過於「是絕望與希望交織的過程」。

最後王舜薇補充受限於篇幅等因素,而無法完整收錄在《海島核事》、待後續調查和研究的議題,包含南台灣的反核視野、戒嚴時期核能開發體制的當事人現身說法,例如核研單位、電力公司的參與者,以及反核運動中的女性角色等。

在問答時間,王舜薇分享一段收錄於《海島核事》的反核運動插曲:1996年,為抗議立法院通過核四預算,貢寮居民組成「反核義勇軍」、發起佔領核四廠區行動。抗議民眾與保警在廠區內對峙直到深夜;由於寒冷,義勇軍生起火堆,這時連警察也靠近想要取暖。白天仍對立的兩方,在夜裡的火堆旁居然開始聊天、對話。王舜薇盼望《海島核事》可以成為當年的營火,在高度資訊焦慮的時代提供給社會更安定的慰藉。


【問答與分享】

20日演講中,有多位關心、參與反核運動的夥伴到場。其中,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邱花妹分享自己學生時代就參與社會運動,當時也透過宣傳手冊得知1986年車諾比核災事故、深感震撼。當時反核運動的焦點除了核災、核廢料風險與環境不正義等議題,也會批判背後的黨國資本主義。

她高度參與反核運動是在2011到2014年,那也是台灣反核運動的高峰期;當時她於中山大學任教,有更多機會與青年在校園工作,籌劃反核遊行與教育活動。例如309廢核大遊行前夕,她與學生們發起「廢核行腳」、走入非都會區的鄉鎮與民眾討論反核議題,並在遊行前天抵達高雄市的凹子底公園、與遊行隊伍會合。

(攝影/林婉婷)

她也參與推動「大學教室討論核電的100種方法」學界串聯行動,邀請老師們在校園裡、課堂裡與學生討論核能議題。事實上在2014年,前民進黨主席、長期參與環境運動的林義雄以禁食訴求核四停建時,以及2018年電業法公投時,她亦有發動學界連署聲援。

邱花妹點出,反核運動的高峰旗,公民社會透過許多充滿創意的行動來響應,參與者包含學生、婦女、親子、新住民等。

  • 哪怕核電廠除役,高階核廢料若繼續儲存在廠內,是否對在地居民仍然是「環境不正義」?若是運送到歐洲國家的集中儲存廠處理是否可行?

李根政表示,除役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工程,至少要40、50年,確實是漫長的過程;因此除役過程中,原先因為設置核電廠而發放給在地居民的回饋金/補償金仍應持續發放。台灣目前處置方案是放在燃料池以濕式儲存;待發熱越來越少、就轉變為乾式儲存。而邱毓斌直言要運送到其他國家處理不太可能;一方面別的國家不會接收,一方面也有以鄰為壑疑慮。

  • 2024年總統大選中,藍白候選人皆提到核電政見,如何解讀?

李根政認為,核三廠延役確實可能成為未來核電攻防焦點。但不只中央政府,更關係到恆春鎮、屏東縣對核電的看法,以及南台灣民眾是否確實知道延役或除役的影響。他特別提醒,若對選舉變動而產生絕望感,是因為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少數政治人物身上,而忘記人民本身就有力量。

邱毓斌談到,藍白候選人雖然承諾重啟核電,但就他自己看來都是投機分子,因為兩個政黨都不能真正回答核廢料儲存等問題,「這是政治,不是真的要討論核電。」他強調藍白沒有秉持「反對黨」角色、發言不負責任;但重啟核電的聲音也提醒執政的民進黨必須檢視現行能源轉型政策問題,例如讓大資本圈地、意圖短時間內產生大量光電等。

  • 反核公民運動如何從「街頭」走向「網路」?

李根政坦言,不論是網路或街頭,反核運動都面臨「資訊傳遞」和「社會溝通」的挑戰,當中包含主流媒體不會播報、政治動員過度簡化訴求,政治人物利用民意來打造聲量、做出順風之舉等。

他也提醒,每年都有許多關於「核電進步」的不實資訊,例如核融合技術突破、小型核電廠、中國增蓋核電廠振興經濟等等,以此來形塑「核電沒有問題」的印象;他直言網路世界的傳播需要廣告,廣告背後需要經費,其實也是一種資訊軍備競賽。

邱毓斌則指出,公民團體或許沒有這麼多媒體聲量,但還是要做好研究、出版等基礎工作;尤其社會運動不是選舉,不需要讓過半的民眾都理解、認同才是成功,而是能夠打動社會、掌握網絡、爭取一定程度認同即可。

(攝影/林婉婷)

【核電小知識】

  • 台灣不會有核災?

台灣曾經與現仍運轉的三座核電廠,都有發生不同程度的核能事件。以核三廠為例,除了火災、停機、偽造數據、輻射汙水或蒸氣洩漏等,較為嚴重者是2001年因失去電力而無法循環冷卻事件,以及2013年外電系統長達84天喪失功能事件。

2001年3月18日的凌晨,核三廠一號機在熱機狀態時發生廠用電斷電,緊急柴油發電機A組啟動失效後起火、B組不能激磁導致皆無法併聯供電,全廠失去電力超過二個小時,期間循環冷卻系統也失去功能。這場危機最終以一台久未使用的柴油發電機化解,但此事依照《核子事故分類通報及應變辦法》被列為「廠區緊急事故」,監察院對台電提出糾正。

由於核分裂反應無法停止且不斷放熱,除了吸收鈾來減緩反應速度,還需要大量冷卻水來控制反應爐熱量。一旦反應爐溫度過高、爐水蒸發,恐造成大量輻射外洩,嚴重甚至熔毀爐心。

如前述原因,外電系統被視為爐心熔毀第一道安全防線;然而2013年4月8日到7月1日,核三廠二號機的161KV外電系統喪失功能長達84天。當時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現為核能安全委員會)調查發現,監控系統雖發出故障警示,但運轉員卻以為是變壓器檢修過程造成的假訊號,直到檢修結束測試功能,才發現161KV系統確實喪失功能。原能會除做出裁處和加強監管,也將此人為疏失事件列為國際核能事件分級列的第一級「異常警示事件」。

  • 延役與除役法源?

核電廠就如同其他工業設施都有其使用年限;根據《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台灣核電廠運轉執照有效期間最長為40年,若未於期限內申請延役、換發執照,期滿則不得運轉、確定走向除役。除役計畫應於設施預定永久停止運轉的三年前提出。

《核管法》裡對除役的定義為:「核子反應器設施永久停止運轉後,為使設施及其土地資源能再度供開發利用,所採取之各項措施。」該法施行細則規定除役執行年限為25年,顯示除役並不僅是拆除設施,從停機、核廢料移轉與儲存、設備拆除、偵測環境輻射、到場址修復等,都是除役必經過程。

根據經濟部資料,核一廠於2019年7月16日正式除役;核二廠機已於2023年3月14日停止運轉、進入除役階段。核三廠一、二號機的停止運轉年限分別為2024年7月27日和2025年5月17日;台電已於2021年7月26日送出核三廠除役計畫,主關機關核能安全委員會在2023年4月完成審查,待環評通過再核發許可。

2024年1月23日,多位國民黨立委召開記者會,提出要在國會推動《核管法》修法、取消核電廠延役申請期限;對此台電發表即時說明,表達尊重立委職權,但也強調核電廠延役除需突破法規限制,還要面對嚴峻的安全審查程序及用過核燃料的處置問題。另外針對核電廠延役議題,社會仍有不同聲音,需持續社會溝通、取得共識。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