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走廊】時代的創傷

電影《五月雪》

沉睡的你們,永不知躺在無垠的山丘;
無人探望,連家國也不敢提起的棲息地。 ——〈五月的人〉

◎林婉婷

由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執導與編劇、在第60屆金馬獎獲得九項大獎提名的電影《五月雪》,以悲傷但溫柔的眼光回顧真相至今未明的馬來西亞血色歷史「五一三事件」。

族群對立

《五月雪》敘述的時空分別是1969年的5月13日和2018年的5月13日。1969年的5月13日是第三屆馬來西亞全國大選後三天。該次選舉,以華人、印度人等外來族裔為主要支持者的在野黨總得票率首次超過馬來人支持的執政黨,在野黨支持者因而發起慶祝遊行。

在某間放學後的教室裡,「娘惹」小女孩阿英卻因族裔問題遭到同學欺負,制服被潑墨汁、書包被丟到高處。母親趕到,只能柔聲要阿英忍耐,並為她換上娘惹衫,接著兩人前往「拿督公」神壇。在那裡,父親帶著阿英兄長正在接受拿督公的教訓與庇佑。

「拿督」在馬來西亞語意指爺爺和公公,拿督公類似土地公,常以英雄形象示人,手裡分別拿著寶劍和財寶,是馬來西亞華人敬奉的神明。而「娘惹」(女性稱呼)或是「峇峇」(男性稱呼)指在馬來西亞出生的華人,最早可以追溯至明國後期的中國移民。「峇峇娘惹」經過多個世代傳承,過去被視為在地住民,1960年代後才被定義為華人,法律身分與近代移民的華人相同。

阿英的父親避諱談及峇峇娘惹血統,也不重視阿英這個女兒。因路程稍有耽擱便遭父親斥責的母親,在神壇前拿香祭拜拿督公時,一旁的鏡子反射父親的身影,好似她也在向這個掌管她生命的男人上香——這為接下來的劇情埋下伏筆。

這個晚上在半山芭華人社區,粵劇班「普長春」搭台酬神演出《六月雪》,同時大華戲院正播映台灣電影《負心的人》。阿英與母親看粵劇,兄長與父親看電影。沒多久傳來暴動的消息,慶祝和示威群眾衝突激化。普長春戲班班主「竇娥」直奔戲院,要救出自己的母親與親戚,阿英與母親則因為班主養子力勸而留下,與戲班其他人躲在後台直到深夜。之後幾人趕往戲院,卻沒有找到家人,是生離或死別也無法得知。

歷史傷痛

時間來到2018年的5月13日,馬來西亞國會下議會第14屆選舉後四天。阿英在床上裝睡,哪怕丈夫、即當年的班主養子用不堪入耳的話語咒罵也無動於衷。她與丈夫都是五一三事件的受難者家屬,丈夫可能遺忘了,也可能因為恐懼而噤聲,但阿英與母親始終在找尋家人葬身何處。看到五一三事件義山亂葬崗的相關報導,阿英不顧丈夫阻攔,決定前往祭奠。

阿英忙進忙出準備祭拜用的菜餚、糕點,背景音的電台節目裡,主持人與來賓正討論非正史記載的「漢麗寶公主」如何成為馬來人與華人親善的象徵,緊接著播送選舉結果新聞、國家願景廣告和國歌。阿英前往義山途中,看見蓬勃發展的城市及街道上的穆斯林,一切似乎疾呼多元、共融,但阿英與無數人的時光止步於49年前是不能抹去的事實。阿英抵達義山,在姑號鳥叫聲指引下,看見普長春戲班搭台唱戲時受到公部門阻攔。這一幕和49年前竇娥向官員爭取自己兒女的公民證「藍登記」,並保證戲班有取得搭台演出許可的那幕如出一轍。藍登記是擁有選舉權的公民證,「紅登記」是沒有選舉權的永久居留證。

只是當年許許多多領有紅登記的人們,終究等不來那張藍登記。就像過了這麼多年,有些亡者依舊沒有姓名。阿英選擇一個無名墓作為父親與兄長的墓,完成祭奠。導演以魔幻寫實的手法,讓阿英與生死不明的竇娥席地而坐,談起家族的傷痛,談起時間的流逝,或許當年死者早已投胎,但生者未能言說的傷痛依然無法超脫。

金紙的灰燼飛舞在空中像是雪花紛飛,那年5月的冤情沒有像《六月雪》得到平反,只剩下哭聲飄蕩在風中。

以影喻史

雖是以血色歷史為題材,但《五月雪》敘述歷史時多採用穩定、對稱、中遠距離的運鏡,理性與克制的手法似乎在說服觀眾放下成見,以第三者眼光看待過去。阿英前往義山悼念時,改成手持攝影機晃動、跟拍、正面特寫等更貼近人物心理狀態的拍攝手法,則讓觀眾更能同理受難者遺族的心情。此外,場景細節營造相當用心,充滿煙火氣的半山芭華人社區、隨處可見藍色船舶黨徽或紅色火箭黨徽的單張、旗幟、街頭橫掛大華戲院播放《負心的人》宣傳布條等。

《五月雪》不是紀錄片,沒有聚焦在釐清五一三事件真相,但點出幾個關鍵讓觀眾了解馬來西亞特殊的族群關係。電影裡稍微提到申請藍登記必須有出生證明,但許多馬來西亞華裔在移民、逃難過程中丟失了證明,加上語言不通等面試難題,導致他們終身無法取得藍登記。另一個貫穿電影的是《馬來紀年》裡的一則史話:明國公主嫁給馬六甲王朝的蘇丹,明國皇帝要蘇丹稱臣,因而罹患痲瘋病。原來蘇丹亦為天子,要他向明國皇帝稱臣是觸犯天條,明國皇帝最後飲下蘇丹的洗腳水才痊癒。此後,明國便與馬六甲王朝平等相待。

這則史話出現在電影開頭,以及五一三事件衝突的最高點,前者以字幕方式敘述,後者以魔幻寫實手法表現。阿英搭計程車前往義山途中,司機也點出義山亂葬崗就在吉隆坡雙溪毛痲瘋病院的後山,並直言華人都害怕罹患痲瘋病,這個橋段也讓觀眾聯想到《馬來紀年》那則史話。

黑色符號

五一三事件後,官方將這起事件定調為族群和經濟差異引起的暴動,因此展開系列經濟政策改革。這不但沒有緩和緊張的族群關係,反而更邊緣化非馬來人族群,且難以弭平不同族群間的鴻溝。

2023年11月4日在高雄市內惟藝術中心舉辦的《五月雪》放映活動中,導演張吉安分享,越南、新加坡、印尼都有自己的五一三事件,各與勞權、種族與政治相關,他認為「五一三」就像東南亞的黑色符號。馬來西亞官方定義五一三事件為種族暴動,但也有說法指出背後有政治陰謀成分。事實上,馬來西亞曾經歷英國殖民,當時殖民政權就已有意識比較不同族群的優劣,作為統治工具。張吉安也談到,這部電影從籌備到拍攝歷經十年,自2009年義山亂葬崗被發現開始,透過田野調查和口述歷史梳理這段近代史,且經當地政府認可後重新整理環境,而後於2022年拍攝、2023年問世。

《五月雪》引用多部馬來西亞古老文學和戲曲文本,包含《馬來紀年》的痲瘋病神話、《吉打紀年》的嗜血國王神話與改編電影《狼牙國王》,和改編自元國雜劇《竇娥冤》的粵劇《六月雪》。電影片名「雪」的字體採用康熙字典的古字。張吉安指出,電影裡,五一三事件爆發當天,半山芭華人社區的粵劇班演出《六月雪》、大華戲院放映《負心的人》都是真實事件。竇娥訴冤的戲分因為暴動而中斷,當年沒有在戲台完成的唱曲多年後在大華戲院的天台完成了。電影沒有直接拍攝,但透過隱隱的哀嚎聲、爆炸聲、騷動聲與火光,觀眾可以想像竇娥眼前是怎樣的地獄景象。

飾演竇娥的蔡寶珠,是少數願意出演這部電影的馬來西亞籍演員。她也出席放映座談,提到五一三事件發生時自己13歲,由於父親擔任華人事務官、母親熱愛粵劇,因此她會說華語。拍攝時,她不時會想到自己的母親。

張吉安還談到,自己是音樂和聲音採集工作者,因此很在意聲音的表現,由團隊採集各種環境音,交給台灣音效大師杜篤之團隊剪輯。張吉安曾於2005年推動「鄉音考古」計畫,採集民間童謠、民俗戲曲、口述歷史等,他感嘆因為國家政策與保守風氣,許多民間歌謠被禁止傳唱,瑪詠劇、粵劇等戲曲沒有被好好保存。《五月雪》裡,投票歌、首相廣播等聲音皆是歷史原音重現,而阿英走在墓地間聽到的尖銳鳥鳴,即馬來西亞人視為禁忌的姑號鳥,張吉安強調是拍攝時正好錄到了幾聲,相當巧合且難得。

轉型正義

五一三事件常被拿來與台灣的二二八事件相提並論,若以關鍵字在網路搜尋,會看到許多相關研究文章。筆者想強調,《五月雪》畢竟是劇情片,僅能夠呈現製作團隊對歷史的解讀與詮釋,因此觀影的重點不是透過兩小時的電影認識五一三事件的前因後果,和馬來西亞長期以來的族群、政治問題,而是透過個體的故事看見時代的創傷不是只有在當下,可能延續到許久之後。這一點,對正在推動轉型正義的台灣是莫大的提醒。

筆者最後想談一個親身經歷。在2021年、二二八事件74週年時,中樞紀念儀式移師高雄舉行,活動後開放民眾獻花,筆者目睹有位中年婦人牽著年邁的母親來參與,看著受難者舅舅在紀念碑上的姓名,婦人說:「原來阿舅名字的這個字是這樣寫。」

當受難者的姓名因為恐懼、傷心、憤怒成為家族的禁忌,不只是社會,甚至家人都不太提起,可能就會被遺忘。他們為何犧牲的原因,也可能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裡。

歷史是曾經發生的事,但並非一次性,未來是否還會重演,誰也不能保證。這就是為何要以各種方式記念,並且不斷追尋真相,因為這些看似遙遠的事,其實都與我們相關。


本文配圖為電影《五月雪》劇照。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