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彩見證】記念梁炳元長老,他因這信仍舊說話

拆除舊堂前梁炳元與許春菊夫婦合影。

◎鄭淑蓮、康文榮

台南中會新化教會自1915年設立以來,弟兄姊妹胼手胝足走過篳路藍縷的成長歲月,一路走來,路徑滴滿恩典的脂油,如今已逾百年。這段歲月每個階段都留下屬靈前輩的美好腳蹤,其間梁炳元長老、夫人許春菊長老及梁家子女的忠心服事,自1946年開始長達半世紀之久。他們長時間敬虔擺上,竭力開展主工,服事人、榮耀神,是新化教會發展過程中重要且影響深遠的歷史。

1920年代,梁炳元母親吳曰與子炳元(中立者)、女金蓮合影。

梁炳元長老生於1913年,卒於1982年,出身於新化望族。他的父親梁道醫師開設道仁醫院,日治時期歷任台南州協議員、新化街長等要職。梁道醫師對地方事務非常熱心,雖然不是基督徒,然而1922年新化教會建堂時,他慷慨解囊,且奉獻數額居冠,裨益工程順利完竣。而後他受邀擔任新化教會顧問,每逢聖誕佳節,都特地奉獻給教會。

1930年代,梁炳元(右一)與弟妹在中國遼寧撫順的北城關合影。

梁家最早信主的人是梁炳元長老的大姊梁金蓮醫師,梁長老受其影響,也於17歲時受洗成為基督徒。1940年蒙主賜福,和同為基督徒的許春菊長老締結良緣,成為同奔天路的人生伴侶。

1940年,新化公會堂舉行婚禮,證婚人為原忠雄牧師。

◆ 以神的事工為念 ◆

梁炳元長老曾於中國東北日本人創辦的滿洲醫科大學習醫,並獲博士學位,於遼寧撫順行醫數年。1946年他返回鄉里後,克紹箕裘,繼續經營道仁醫院,懸壺濟世、造福鄉梓。

梁炳元長老也戮力投入新化教會的事工,幾乎任何攸關教會發展的重要事工,梁長老夫婦均扮演重要的角色。譬如1956年教會成立育英幼稚園,許春菊長老任董事長,為對外代表,董事劉瑞仁牧師夫婦和梁炳元、梁淑兄妹處理園務,梁淑任園長。此外,梁長老、許長老與葉李憫長老娘於1949年發起婦人會,即婦女團契的前身,也是梁長老夫婦擬定章程。

從1948年至1982年,梁炳元長老歷任戰後青年團契第一任會長、聖歌隊隊長、聖歌隊指揮、兄弟團契會長、教會博愛基金會會長、建堂委員會主委、教會幼稚園董事等,忠心擔任長老三十餘年。任教會長執多年的李敬生對他深感欽佩,認為梁長老心中的那把尺絕對是以聖經的教導為準則,是非分明,無灰色地帶。長執會在梁長老的領導之下,開會議決事情時,原則很清楚,就是依照聖經的真理而行,「他單純而堅定的信仰,為教會的發展樹立了明確的方針。」

戰後教會為推展社區福音工作,歷來多有設立幼稚園,然而為教會會友規畫墓園者卻罕見。梁炳元長老眼光遠大,奉獻400多坪土地闢為墓園,提供已受洗的新化教會會員回天家後安置之用。而且梁長老尊重教會規章,即使後來有非本教會會員的梁家族親逝世,被婉拒入葬墓園,梁長老也無怨言。

歷史檔案館出資委託修復的墓園贈與書。

1922年新建的會堂,時隔四十多年後,已陳舊不堪,空間亦不敷使用,改建刻不容緩。改建期間經歷新化鎮實施都市計畫限建政策,又因石油危機而建材價格高漲,教會長執因而出現信心危機。蕭鴻輝長老回顧說,於此關鍵時刻,梁炳元長老攘臂而起,率先慷慨奉獻,鼓勵長執們踵繼於後。當時梁長老還慨然允諾,最後若有不足,他再想辦法解決。眾人同心協力興建神的殿堂,新堂終於在1971年落成。

梁炳元長老十分尊重教會體制與牧者的位分,劉瑞仁牧師父子曾多次說,1950年代國民黨黨部有意提名許春菊長老參選省議員,梁長老夫婦兩人猶豫不決,於是連袂向劉牧師求教。當年劉牧師甫從神學院畢業即被差派到新化教會,只是不諳世事、社會歷練不足的年輕傳道人。梁長老夫婦念茲在茲的是神的心意為何,因尊敬牧師仍向他諮詢,沒有小看他資淺,也沒有捨近求遠跨區或越級尋問其他牧師。是時劉牧師覺得茲事體大,回答將請教前輩後再回覆。之後徵詢南中議長謝再生牧師,他認為既然有機會從政服務社會人群,就當把握機會盡己恩賜榮神益人。後來許長老從政四十年,貢獻社會良多,榮耀主名。

1942年,家族合影於撫順煤都賓館前,前排左起梁母、妹妹、妹婿、叔梁宰、堂弟、堂妹婿,後排左起許春菊抱長子昭真、梁炳元、堂弟媳、堂妹。

◆ 如同牧人溫柔慈悲 ◆

1946年12月5日新化發生芮氏規模6.1的大地震,震央就在新化,災情極為慘重,整個新化地區滿目瘡痍,處處瀰漫著悲悲切切的氛圍。當時新化教會會友也有多戶慘遭重創,房屋倒塌、親人罹難,面臨人生之死蔭幽谷。是時梁道鎮長、劉華義牧師和甫從東北烽火中歸來的梁炳元長老,如同牧人般以溫柔慈悲的心盡心竭力扶助與安慰受苦的會友。劉牧師和梁長老更是以神的信實和應許激勵會友,不斷重申主是盼望與拯救,是堅固保障,是患難中隨時的幫助……,穩住所有會友驚惶的心靈,陪伴受創者以信心和盼望勇敢向前行。

1948年,新化教會牧師劉華義率長執與聖歌隊隊員合照,前排左三為隊長梁炳元。

1953年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梁炳元長老毫不猶豫配合政府政策,以極優惠的價格售予先前承租土地的農民,幾戶會友自此有安家立業之處。

此外,梁炳元長老十分憐憫家境困難的會友,自家診所的藥局生與幫傭及幼稚園的員工,優先任用教會弱勢家庭的婦女和年輕人,希望藉此幫助他們。

值得一提的是,長年在新化高中、國中及國小擔任義務校醫的梁炳元長老,也被推舉為新化鎮早覺會的首任會長。每天早上6點在新化高中與30多位成員一起跑操場、做晨操,也因此被當時的黃金龍校長視為學校一分子,每年學校運動會必邀請他們參與。

1966年,梁炳元夫婦與母親(前排中)、八個子女(後排)於麗景相館合影。

◆ 懷抱對聖詩的熱情 ◆

梁炳元長老音樂造詣很高,曾擔任聖歌隊指揮多年,在那個沒有影印機的時代,找譜、刻鋼版、印譜皆是他親力親為。從國小五年級就參加聖歌隊的會友李英雅印象最深刻的是,常常聖歌隊練習中,診所的護士匆匆趕來說有患者求診,梁長老便趕快回去,待看完診又趕回來指揮。後來返鄉擔任國中老師的楊淑燕進入新化教會,梁長老知悉她對音樂的天分和熱情,鼓勵她挺身出來指揮聖歌隊。楊淑燕深受感動勇敢承接託付,也因此發掘她在音樂方面的恩賜,成為優秀的聖歌隊指揮,後來更成為出色的音樂老師及牧師娘。

自1948年起,台南中會第二、三小區每年舉行詩歌觀摩聯誼,參加的教會非常踴躍,前後持續十七年之久。如此輝煌的音樂盛宴,起初是由劉華義牧師及梁炳元長老合力策畫,五年之後,劉牧師轉任台南神學院老師,梁長老本著莫大的使命感和熱情慨然承接。有一次,梁長老還和四子揚善登台合唱他很喜愛的詩歌〈祢真偉大〉。及至後來他因中風無法言語,每次做禮拜時,他依然坐在第二排的位置,手捧《聖詩》,凝神注目,彷彿詩歌在他心中迴盪!

1958年詩歌觀摩會,梁炳元長老(左一)指揮,他的子女也參與合唱。

◆ 投入醫療傳道事工 ◆

此外,梁炳元長老也以醫療專長投入福音的關懷工作。國民黨來台後,新樓醫院因經濟和人力因素停業多年,為推展醫療傳道事工,南中於1961年成立新樓醫療團。是時擔任南中幹事的劉瑞仁牧師兼負責醫療團事工,梁長老因此和劉牧師配搭投入醫療部的服事,並曾任部長之職。

與梁炳元長老同工多年的已故卓秀紅姊妹曾以懷念的語調表示,她接觸到的梁長老是一位心思很單純的基督徒,始終以神的事為念,信仰上的追求不斷精進。常見他利用行醫閒暇,在診所裡手捧著聖經,邊踱步、邊讀經。發起成立國際基甸會新化支會是他在世最後重要的貢獻。之後其四女梁望惠牧師,更接棒投入聖經公會的聖工。

梁炳元長老一生行誼,如同雲彩留在長子昭真的心目中,他說父親是「遵循聖經教訓、日日以上帝的事為念」的基督徒,給子女留下美好的典範。梁長老一生都在用生命寫見證,直到重病在床時,仍然奮力執筆寫下〈我的見證──在患難中從聖經得到安慰〉,足見他肉體雖然軟弱,心靈卻有從主而來的平安。

1970年,新化教會附設育英幼稚園舉行畢業典禮,後排右一為梁炳元、右二為梁淑。

◆ 子女熱心服事主 ◆

梁炳元長老夫婦非常重視子女的屬靈教育,讓他們從小參加主日學,1950年代起,梁家的八位子女即是主日學的中堅分子,學習聖經真理及在教會服事。長女信惠的見證文曾提到,她六歲時就學到耶穌隨時與她同在;長子昭真也曾撰文感念新化教會是他屬靈生命的搖籃;四女望惠甫念初中,即當主日學老師,教孩童白話字。

根據目前教會尚存的1959年《主日學日誌》記載,當時主日學的學生約70位,每個禮拜的服事表必見梁家子女的名字。那一年投入最多的是次女光惠,擔任司琴,偶爾也講信息。及長負笈外地,只要返回新化,禮拜天必到教會做禮拜,其他時間他們的身影也常出現在教會,他們把教會當作另一個家。直至今日,次子梁明義夫婦仍每個月固定為新化教會奉獻,流露濃濃的情感。

1974年洗禮合影,第三排中間為梁炳元長老,二排左四為梁淑,前排左一為本文作者鄭淑連、右四為周文昇牧師。

後來梁炳元長老的四子揚善(已故)踏入政壇,立志為社會服務。與他熟識的敬生嫂回憶,梁揚善當縣議員期間,有一次她到他的服務處辦公室,赫然發現案前擺了好多本聖經註釋書,可見俗事纏身之際,他猶不忘追求聖經真理。當加利利祈禱院經費面臨窘境,他爽快捐助大筆經費,認獻一間木屋,卻堅辭董事之職。

此外,梁望惠與母親許春菊長老為勵馨基金會發起人,後來梁望惠精研希伯來文,多年來在聖經翻譯上竭盡心力,參與香港聖經公會和合本修訂版的翻譯,以及台灣聖經公會現代台語聖經譯本的翻譯,在弘揚神的話語上做出極大貢獻。而她的次子王道仁醫師也獻身傳道,現為壽山中會德生教會主任牧師,也在高雄基督教醫院兼職看診,實踐醫療傳道。

1981年,國際基甸會新化分會成立,前排左三為吳森璧牧師、左五為首任會長梁炳元長老。

◆ 典型在夙昔◆

梁炳元長老生平最喜愛的經文是:「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言3章5~6節)他的一生就是定睛仰望神,一心一意以神的事工為念。聖經有言:「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哥林多前書4章9節)梁長老豐盛的一生,如同一齣精采的戲,雖然回到天家,「卻因這信,仍舊說話」(希伯來書11章4節)。


相片提供/新化教會歷史資料館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