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團隊回應挑戰 排灣兄弟團契幹部造就會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屏東報導】今年是Payuan(排灣)中會兄弟事工部設立邁入十週年,在3月16日上午假Pucunug(文樂)教會舉辦的團契幹部造就會中,特別邀請中會總幹事Ljegean Tudalimaw(樂歌安・督達里茂)牧師和兄弟事工部顧問牧師Giljgiljaw Rarangalj(陳明光)擔任講師,分別談「以質帶量的整全宣教-從排灣中會2022年教勢統計中給予兄弟團氣的反思」和「兄弟團契幹部職能訓練與靈性裝備」。

Ljegean Tudalimaw指出,中會屬下75間教會,有61間是中小型教會;而2011年至2022年、這十年來的信徒總數平均約一萬人左右,但禮拜人數從6070人下降到5027人、甚至比陪餐會員少1000多人;若以信徒總數來算,每個禮拜約有六成信徒未參與聚會。

(攝影/林婉婷)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聚會人數下降,但奉獻沒有因而減少。樂歌安認為,有些信徒沒有參與禮拜,但維持奉獻,就像是非原住民族傳統信仰的「香油錢」;這樣的觀念值得好好思考。另一個要檢視的觀念是「參與主日禮拜就足夠」;Ljegean Tudalimaw提醒,長老教會是透過團契來培育、陪伴信徒,藉由團契聚會和服事,成為成熟基督徒和執事候選人。不過她也強調,數字是數字,具體現狀和原因要回到各教會第一線觀察和暸解。

她也提到「教會性別失衡」問題,尤其是男性缺席;她盼望培育男性在教會團契裡成熟、成為上帝的同工,不再是女性參與、男性旁觀。雖然總會目前沒有兄弟事工委員會,無法像婦女事工部那樣承接總會策略、落實在地方教會與團契;但勉勵眾人還是可以將在中會兄弟事工部的領受傳遞回到教會、團契裡,並將需求和實況回應給中會、總會,讓中會、總會調整且提供資源,形成循環。

(攝影/林婉婷)

Ljegean Tudalimaw也點出現在教會面臨的挑戰:後現代主義讓現代人會覺得信仰是迷信;在後疫情時代,信徒很難回到教會,或是去其他更有渲染力的教會、教派;人工智慧的崛起提供許多便利性,但沒有神學基礎、忽略謹慎思辨,可能誤信異端;政治立場仍然影響部落族人參與聚會的意願。文化復振的迷思認為教會破壞文化;由於長老教會歷史悠久而安逸於舒適圈;在知識水平提升、職業選擇多元的現代社會,牧者和長執是否有足夠素質幫助、陪伴信徒等。雖然存在困境,但她勉勵眾弟兄們組成服事團隊,長執負責行政和事工,團契負責牧養和關懷;也要提升生命和靈命素質,建立彼此鼓勵的文化。

(攝影/林婉婷)

Giljgiljaw Rarangalj則在專講時表示,獲選為幹部是被教會肯定、認同,鼓勵弟兄們要用行動回應、承擔責任與使命。他接著說明,團契幹部的職責包含聯絡、宣揚、增進、培養、事奉和關懷;其中聯絡是為了領人歸主,要暸解兄弟團契的現況、潛力和困境;增進是指活絡團契生活,但值得留意的是當對教會事務興致缺缺,卻對外面、例如部落活動反而躍躍欲試,可能要重新檢視聚會內容;培養是指個人的靈性,良好的靈性讓人體會到事工的重要性。

關於靈性裝備,他強調靈修是為了生命轉化,每天與上帝連結,成為生活力量、免於誘惑、找到自己、遇見上帝,並且不與社會脫節、實踐上帝國。Giljgiljaw Rarangalj提供個人靈修的建議:預備好個人時間、筆記本、聖經、新眼光讀經等,並寫下最有感動的經文、禱告內容、代禱事項、當日有哪些言行離開上帝的道。他呼籲要克服忙碌、沒有時間靈修的挑戰,回到上帝面前沉澱下來,也要跨出信心的腳步來開始靈修生活,若沒有頭緒則尋求幫助並持續操練。

(攝影/林婉婷)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