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誰才是最惡者

Image by Freepik.

◎吳建德

引用西晉周處除三害之歷史典故的同名華語電影《周處除三害》,上映後即話題不斷。男主角陳桂林陰錯陽差地走上除害之路,以暴制暴,從鬧區髮廊殺到遺世道場。他所代表的私刑正義,單槍匹馬制裁性暴力與邪教組織,血腥又荒誕,卻似乎滿足了台灣觀眾對諸多社會現象的不滿跟宣洩。

電影以不少篇幅鋪陳頭號通緝犯林祿和,他改頭換面,以新興宗派領袖之姿自居,卻讓人不由得打了冷顫:惡的反面不一定是善,惡到走向偏鋒極致,可能用至美至善來偽裝!如同保羅察覺哥林多教會的「超級使徒」後勸勉著:「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詭詐,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哥林多後書11章13~14節)

淺顯易懂的邪教洗腦歌曲〈新造的人〉,對應著電影裡信徒承認罪過而受眾人鞭打的場景,還有林祿和身亡後卻始終執迷不悟的追隨者們。第一次出現,我們當作是洗心革命的喜劇,但第二次,恐怕就是一種毫無希望的悲劇展現。

試問,今天有多少教會為了人數增長、教勢茁壯,悄悄放棄了嚴謹的真理培訓,捨棄了踏實的查經裝備,終日沉溺在歌聲和口號打造出的特會氛圍?或是以「有求必應」的金句來置換「為主所用」的委身?當馬偕、井上伊之助的名字成為基督徒口中「不可能的任務」時,信仰的傳承薪火,危機已然浮現。

「白色的翅膀,耀眼而無瑕。」邪教的靡靡之音,歌詞卻如此熟悉。有些人希望成為周處,但別忘了,周處才是世間最惡之人! (作者為基督徒)

您對教會或社會有什麼看法?歡迎站在信仰角度回應,也歡迎回應本報的文章與新聞。文長勿超過650字。本報有刪改權,恕不退稿。公報廣場文章不代表本報立場。來稿可用筆名發表,但須註明真實姓名、聯絡電話與地址。若投稿兩個月內未通知採用與否,請另行處理或改投他報。投稿請多利用email:write@pctpress.org;傳真:06-237-8882。請勿一稿多投。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