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憶的競爭與排他性 從德國思考台灣紀念空間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現正展出「土地傷痕:二二八事件遺址——南部地區」特展,展期至7月21日。該特展於6月29日下午舉行「遺址中的記憶敘事:從德國經驗看向台灣紀念空間的更多可能」專題講座,邀請《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作者鄭安齊分享見解。

鄭安齊強調,紀念空間應該去中心化,以避免資源集中造成排擠效應。他以德國聯邦政府在城市中心建立紀念碑的經驗為例,指出分散紀念工作的必要性,讓各地的紀念工作都能有效進行。

鄭安齊詳細解釋空間與轉型正義的關聯。他指出,轉型正義需要依賴具體的物件來建構記憶,因為人類無法直接感知時間的連續變化。雖然空間和物件是儲存歷史的重要媒介,但這些物件本身並不是歷史。記憶與遺忘存在對立關係,即使在忽視轉型正義的時代,記憶依然存在於物件中。

鄭安齊以中正紀念堂為例說明紀念實體的排他性質,這種排他性在不同歷史記憶形式中具體顯現,如無殘留建物、部分損毀建物或完整建物的紀念空間等;而二二八紀念館作為完整的歷史建築,具有多層次的歷史記憶,但同時也存在排他性。他另也談到空間與記憶的排他性,不同事件的歷史記憶會在同一位置上相互排擠,在同一社會中的不同歷史事件也會競爭關注度;他以台灣歷史博物館為例,說明了日治時期與戰後不同時期的歷史記憶疊加在同一空間上,導致對詮釋權的競爭。

(攝影/邱國榮)

鄭安齊還提到不同形式的歷史記憶,如紀念牌、紀念碑、紀念館及負面遺址(或稱暗黑遺址)等。他以德國的「奧托・魏特盲人作坊紀念館」為例,強調類似辛德勒名單的善舉分散在各地,即使是小規模的庇護行動也值得被記憶。

關於如何利用藝術與文化來進行空間記憶標記?鄭安齊指出,紀念牌和紀念碑是基本的方法,但有時無法完全反映事件的脈絡,因此發展出當代藝術形式。例如,德國的「灰巴士紀念碑」是一種可以移動的紀念碑,能引發後世更多面向的理解,讓人更接近歷史事件的真實情境。

鄭安齊強調,藝術與文化在轉型正義中非常重要,不僅是物件的實踐,更是面對分歧與衝突時的有效工具。他呼籲利用這些方法來促進公共對話,並指出空間本身具有權力和階級的意味,可以透過積極介入達成改變。

(攝影/邱國榮)

在回應民眾關於中正紀念堂轉型正義的提問時,鄭安齊強調應該鼓勵更多人參與,而不是因為意見分歧就停滯不前。他表示,過去十幾年來,民間團體已經舉辦了許多活動,包括展覽、演講和音樂會等。他認為,不應因短期內未達成最終目標而氣餒,否則容易陷入失敗主義。他指出,雖然目前還無法完全移除中正紀念堂內的蔣介石銅像,但已有很多努力正在進行,並取得不少進展。他認為,透過大家一致討論達成共識,將是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法。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